範曾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範曾提倡“迴歸古典、迴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是我國當代非常著名的書畫家,尤其是他的書法作品更是非常的受人關注與喜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範曾精美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欣賞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圖片1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圖片2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圖片3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圖片4

  範曾個人簡介

  範曾***1938.7.5-***,字十翼,別署抱衝齋主,江蘇南通人,中國當代大儒、思想家、國學大師、書畫巨匠、文學家、詩人。現為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南開大學、南通大學惟一終身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文化特別顧問”,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榮譽文學博士。是當代中國集詩書畫、文史哲、儒釋道於一身的文化大家,平生著作等身,已出版一百六十餘種詩、書畫、哲學之著述,國家圖書館珍藏其中119種。 範曾提倡“迴歸古典、迴歸自然”,身體力行“以詩為魂、以書為骨”的美學原則,對中國畫的發展厥功至鉅,開創了“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先河。1984年,日本岡山範曾美術館建立;1986年,捐建並主持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2008年,南通大學範曾藝術館揭牌;2011年,榮獲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有二十四字自評:痴於繪畫,能書;偶為辭章,頗抒己懷;好讀書史,略通古今之變。

  書法小知識用墨條怎麼磨墨

  一、非磨墨不能寫書法

  1、力道曲直:磨墨要輕重、快慢適中,磨墨的人姿勢要端正,要保持持墨的垂直平正,要在硯上垂直地打圈兒,不要斜磨或直推,更不能隨意亂磨。

  2、用水濃淡:要用潔淨的清水磨墨,不可用茶或熱水。磨墨用水,寧少勿多,磨濃了,加水再磨濃。墨要磨得濃淡適中,不要太濃或太淡。

  3、墨的維護:磨畢,要把墨周多餘的水蘸去,裝進匣子存放好,以免乾裂。

  4、練手技巧:磨墨時間比較長,為了避免右手痠累,最好能練會左手磨。磨墨的姿勢端莊,能夠促進書寫手法的平穩。

  二、磨墨的詳細方法及注意事項:

  1、以清水逐漸加入

  研墨需加清水,若水中混有雜質,則磨出來的墨就不純了。至於加水,最先不宜過多,以免將墨浸軟,或墨汁四濺,以逐漸加入為宜。

  墨正:

  柳公權有所謂的筆正,磨墨也是如此,心正墨亦正,墨若不正偏斜,既不雅觀,磨出的墨也不均勻。

  2、勻而急緩適中

  磨墨時用力過輕過重,太急太緩,墨汁皆必粗而不勻。用力過輕,速度太緩,浪費時間且墨浮;用力過重,速度過急,則墨粗而生沬,色亦無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指按推用力,輕重有節,切莫太急。

  3、度適中

  董其昌的淡筆,也是用濃墨寫的,差別是在蘸墨的多寡,而不是墨的濃淡。如果墨汁含水過多,筆一下到紙上便迅速擴散,形成一團團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墨團,怎麼有筆畫可言?但也別矯枉過正了,拿濃到像半凝果凍的墨來寫字也是很可怕的。還需記得用潔白紙,以濃墨為佳,若用有色紙,則可以稍淡。

  4、磨隨用

  用墨必需新磨,因墨汁若放置一日以上,膠與煤逐漸脫離,墨光既乏光彩,又不能持久,故以宿墨作書,極易褪色。而市面上所售的現成墨汁,有些膠重滯筆,有些則濃度太低,落紙極易化開,防腐劑又多,易損筆鋒,不宜採用。

  5、放匣內

  研墨完畢,即將墨取出,不可置放硯池,否則膠易黏著硯池,乾後不易取下,且可防潮溼變軟,兩敗俱傷。也不可以曝放陽光下,以免乾燥。所以最好還是放在匣內,即可防溼,又避免陽光直射,不染塵,是最好方法

鋼筆硬筆書法作品
範曾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相關知識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範曾精選書法作品賞析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欣賞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
範曾精美書法作品
黃庭堅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何紹基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範曾優秀書法作品賞析
胡抗美精美書法作品賞析
範曾精選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