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裁剪圖片構圖技巧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本來拍了一張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照片, 裁切過後卻變得特別起來?下面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的內容,希望對你在攝影道路上有幫助。

  有時候因為 鏡頭焦段、實際距離的關係,只能從遠處捕捉一些景色,後來再透過裁切來「重新構圖 」?對於裁切這件事,每個人看法不同,今天就來小談裁切對攝影構圖的利弊吧!

  :裁切照片

  聽過不少攝影朋友不大樂見照片裁切這件事,畢竟按照一般的思維,構圖應該是按下快門前的事兒,而且這是攝影基本功之一,重要性宛如數學中的加減乘除。的確,培養在攝前構圖力當然是非常重要,如果總是抱持著能透過後來的裁切再來「構圖」,從而忽略按快門前構圖力的培養,這樣是不可取的。但裁切照片是萬惡嗎?也不能這樣一概而論,應該說裁切不應該是構圖的主力,而可是構圖的助力,無可否認的是,還是會出現作品可能本身的構圖不差,在裁切之後又變得更好的情況,尤其是對於一些在器材或拍攝現場有所限制的拍攝來說,更是如此。

 

  :彌補構圖缺陷

  在攝影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意外插曲,有時候在拍攝的當下可能會沒注意到邊邊角角多了某個黑影,或是水平線還是不小心有點歪之類的,這時候還是能透過旋轉和裁切來補救一下。不錯,數位後製似乎給了攝影者比較多的「補救」機會,但這不代表我們就能「心存僥倖」,還是要在下次拿著相機的時候,更加註意拍攝畫面中的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再依賴那些「補救」的花招了,能一次做好的事就一次做好吧!

  裁剪前

  裁剪後

  :彌補無法特寫的缺憾

  外出旅遊、攝影工作、生活紀錄的過程中,常會遇到一些遠攝或近拍的需求,例如在樹上看到漂亮的鳥兒或花叢間採集花蜜的蜜蜂,好想給它們來個漂亮的特寫,但卻沒有焦段適當的望遠鏡頭或微距鏡頭,達成心中理想的構圖和畫面,這時,若沒有印刷需求的尺寸限制,則可先以現有的鏡頭捕捉適當畫面,再透過一定程度的裁切來實現本來的拍攝想法。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拍攝時就要特別注意對焦的準確性,並講求相機的解像力。對焦時可有目的性地選擇對焦點,保證對焦的成功率,拍攝過後可透過螢幕放大檢視,主要檢查被攝體是否拍得清晰銳利,以保證裁切過後的畫面中的拍攝主體依然是清晰銳利的。

  裁剪前

  裁剪後

  :增添故事性

  數位攝影的便利點之一在於數位後製,似乎為每個拍攝下來的畫面創造了更多可能。也許在握著相機的當下,覺得這樣的構圖很OK,但後來回家整理檔案時,又意外發現如果能裁得更近一些效果更好耶!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構圖能帶出不一樣的視覺感,光是直幅橫幅就有一定的差別了,不是嗎?

  裁剪前

  裁剪後

  :構圖練習

  儘管大家都知道構圖能力主要是透過「多拍多思考」來提升,但不得不承認,在裁切照片的過程中,也是另一種構圖的練習。應該這麼說,在拍攝時就要講究構圖,在此前提下可再嘗試其他裁切方式,做出不一樣的效果。

 

  以上是網小編蒐集整理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攝影上有用請收藏吧。

怎樣用色彩營造攝影作品的情緒
怎樣評判優秀攝影作品
相關知識
攝影裁剪圖片構圖技巧分析
攝影構圖技巧分析
風光攝影中題材與構圖的分析
攝影應該怎麼構圖
反光面和倒影創造獨特攝影構圖技巧分析
攝影中有什麼構圖技巧
兒童攝影如何學會構圖
攝影的正方形構圖法則
數碼單反攝影平面廣告構圖設計
攝影的色彩與構圖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