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內功養生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太極內功是太極拳和氣功相結合,靜動兼練。那麼,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姿勢:太極內功的姿勢很重要,與功法要求、意守部位、呼吸方法密切相關。大致可分為三類,靜練式、動練式、活練式。按練功者的需要選擇。

  靜練式:-練功初級階段時應用,適於治療疾病。可分為臥式、靠式、坐式、站式四種。

  仰臥式:平身仰臥床上,頭頸部端正,枕高 25釐米左右,肩下墊高 5釐米左右。兩臂自然舒伸,十指輕展,掌心向下,放於身側,兩腿自然伸直併攏,兩足相靠,足尖向上。

  靠式:分為靠臥式和靠坐式兩種。

  靠臥式:即採取平時休息的半臥姿勢,半臥床上,枕頭要高,背上墊起35~45釐米,上身成坡形,餘同仰臥式。另一種靠臥姿勢為左腳置於右腳上,壓住解溪穴、或右腳在上,以舒適為宜。

  靠坐式:即平時在躺椅上的姿勢,要求與靠臥式相同。本式坡度適宜,運用方便,感覺舒適,臨床上多采用。本式也分壓解溪與不壓解溪兩種。

  坐式:身體端正穩坐凳上,頭微前俯,軀體端正,含胸拔背,鬆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輕放於大腿膝部,兩腿自然分開,與肩等寬,兩膝關節彎曲成90度,兩小腿平行而垂直於地面,兩腳底踏實地面***如凳的高低不合適,可在凳上墊毛毯或腳下放踏板。如凳腿有調節裝備,則可調節之***。兩肘關節自然彎曲、放鬆。

  太極內功養生的內容

  1.周身一家

  周身一家是傳統太極拳家最為推崇的太極境界之一。周身一家就是時刻保持周身的整體性,不顧此失彼。任何動作都是有前就得有後,有左就得有右,不能光想到一個方面。如何做到周身一家呢?太極拳老前輩們留下了許多方法。

  第一,身如鐘鼎。要求不管坐著還是站著,都要意念像一口鐘一樣把整個身體都罩起採,這樣周身的氣也會整起來。第二,內外相合。傳統的養生法要求周身一動無不動,如何做到呢,主要的方法就是有內三合和外三合。

  內三合要求把神意氣有機地結合到一起,外三合主要是用意念把肩和胯連上,把肘和膝連上,把手和腳連上。意念這樣一連,百會再一提,感覺就不一樣了。

  此外,內外相合的方法有3圈相摞等。第三,千身備五弓。“一身備五弓”的五弓是:脊柱一張弓,上面弓梢是大椎到枕骨,下面弓梢是尾閭,弓背是脊中到陽關***這個弓背較長一點***;上肢一張弓,肩到脊柱和手分別是弓梢。

  肘關節是弓背;下肢是張弓,胯骨到骶髂骨和腳分別是弓梢,膝關節是弓背。每個弓梢都不是一點,而是展開的。如何做到“一身備五弓”呢?關鍵是用五弓之意來代替軀體。

  2.內外相合

  隨著功夫境界的提升,“外三合”和“內三合”有了基礎,還必須做到內外相合。如何做到內外相合呢?可以用意念造型的辦法,假想自己的身體是一個大圓氣球,在球內有一個水平線和垂直線相互交叉的十字,十字交叉處在圓心,好比是自己的中心點。練拳時要求的“四梢平”就是指十字橫豎線的四個端要保持平衡。

  以前的練習是很重要的練習太極拳,我們不光是要注意動作,還要注意正確的要領,自古5000年以來太極拳,流傳都很廣泛也很厲害,太極拳的最高境界是外三合和內三合,有了基礎功以後才可以調身養性,調理身體養生。
 

太極內功養生術怎麼樣
太極拳的養生功能
相關知識
太極內功養生的方法
太極內功養生法有哪些
太極內功養生術怎麼樣
氣功養生的方法
適合老人的氣功養生的方法
內調養生的方法
太極拳內功速成的方法有哪些
太極拳補腎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孫式太極拳內功修煉的方法
太極內功修煉的步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