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祛溼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夏天來了,很多人都為溼氣所困擾,在夏天往往需要注意去溼。那麼,祛溼排毒的花茶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祛溼排毒的花茶

  1、辛涼飲

  做法: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後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溼的上品,暑溼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的溼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溼的能力,避免溼氣再次侵犯。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用清水淘淨並控幹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衝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薏仁枸杞茶養肝明目又利水祛溼,宜在春季養生飲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溼,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於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4、五花茶

  做法:金銀花、杭白菊、扁豆花、雞蛋花、木棉花各15克、鮮土茯苓、苡米50克。將上述材料洗淨後***鮮土茯苓宜斬成細塊狀***,加入適量水,煎煮半小時即可飲用***根據口味可以加入適量冰糖調味***。

  功效:選用的均為清熱、解暑、利溼功效之花,使其功效不言而喻,再加入利溼、解毒、利關節的土茯苓,及健脾利水、清熱、舒筋的苡米,使得本茶利溼效果更強。

  5、茯苓薏米薑茶

  做法:茯苓15-20g,薏米20g,生薑3片。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鐘。加入生薑,點火,煮開後,轉小火煎煮30分鐘,水差不多隻有一碗時,關火,趁熱喝。第二次喝的時候,繼續加一碗水,煮開後煎20分鐘。還可以再喝一次,繼續加水,煎20分鐘。

  功效:茯苓不但去溼還健脾胃,再加上暖胃的姜,很適合胃不好、胃寒的人飲用。

  6、木棉砂仁飲

  做法:木棉花10克,春砂仁3克。上2味一同放入杯中,衝入沸水,加蓋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健脾祛溼的功效。適用於春夏季感受暑溼後出現腹脹、不思飲食、四肢困重的人群保健飲用。

  有助於身體祛溼的食物

  1、水芹

  有清熱利水的功效,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帶下等病證。

  2、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

  3、芹菜

  可清肝熱、養血。此外,芹菜還有清胃熱、通血脈、健齒潤喉、明目醒腦、潤肺止咳的效果。因此,體內熱盛、食慾不佳、疲倦無力的溼熱體質者可常食用。

  4、芥藍

  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風、消暑解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等功效,能潤腸祛熱氣、下虛火、止牙齦出血,對腸胃熱重、熬夜失眠、虛火上升、牙齦腫脹出血等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5、茅根

  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的功效。可以用於胃中煩熱不適、噁心、肺熱咳喘、心中煩躁、口苦、口渴、牙齦出血等,其清熱利溼解毒作用較緩和,除溼熱體質之人外,也適合普通人群在夏季桑拿天食用。

  6、荷葉

  有清暑利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荷葉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減肥、降脂、祛痘產品中都含有荷葉。

  祛溼排毒按什麼穴位

  1、祛溼按摩曲池穴

  屈起肘部時出現橫紋的外側段為曲池穴,大腸經的溼濁之氣聚集於此,也就是說血脈之氣從四肢彙集到這裡。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摩,能夠起到調理氣血以及去除風溼的作用。

  2、祛溼按摩委中穴

  委中穴在膝窩的中心點上。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溼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

  3、祛溼按摩陰陵泉

  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處,其主要功能是排滲脾溼。它有運中焦、化溼滯的功效,適當按摩,可以利小便,讓體內的溼邪從小便而出,從而有利於脾的氣機執行恢復。

  4、祛溼按摩豐隆穴

  位置:足陽明胃經絡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點按該穴3分鐘,然後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

  功效:通調脾胃氣機、祛溼化痰。

  5、祛溼按摩足三裡

  位置:足陽明胃經合穴,乃保健要穴,位於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區域性有酸脹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裡除具有調理脾胃、疏風化溼功能,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

  6、祛溼按摩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於穴位,順時針揉按2-5分鐘。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適用於溼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

1.可以祛溼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2.祛溼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3.排毒祛溼喝哪些茶好

4.祛溼排毒茶

5.祛溼排毒茶的配方是什麼

6.排毒祛溼茶

7.祛溼養生茶有哪些

祛溼排毒的湯有哪些
祛溼排毒的菜譜
相關知識
最適合祛溼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夏季可以祛溼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能有效祛溼排毒的食物有哪些
早晨適合清腸排毒的食物有哪些
適合老年人喝的花茶有哪些
適合在秋季喝的花茶有哪些
減肥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有效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排毒的花茶有哪些
祛痘排毒的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