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按摩手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有名的,精準的穴位經絡按摩,除讓人感覺舒服外,還能治療疾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泰式按摩

  泰式按摩為泰國古代醫學文化之一,擁有四千多年曆史,源遠流長。古代泰國皇族利用它作為強身健體和治療身體勞損方法之一。

  近年來經過泰國政府監管發展和積極推廣的情況下,泰式按摩已廣為人知,成為受中外重視的天然治療。泰式按摩,發源於古印度的西部,創始人是印度王的御醫吉瓦科庫瑪,他至今仍被泰國人民奉為醫學之父。他的傳統醫藥及按摩知識技法由傳教的僧人帶入泰國,並由泰王召集,廣泛吸收他們的傳統醫藥及按摩的寶貴經驗,並銘刻在大理石上,鑲嵌於瓦特波的臥佛寺的遊廊壁上。併成為訓練傳統泰式按摩的基地。

  泰式按摩的功效

  泰式按摩是各種按摩中最激烈的,按摩時無需使用按摩油。按摩師從腳趾開始向上按摩至頭頂結束,其中背部、腰部和關節是按摩重點。按摩師利用兩手、兩臂、兩腳及全身重量滾壓、伸展、拉抻體驗者的身體,刺激肌肉和結締組織。按摩過程中會感到疼痛,尤其是第一次體驗者,可能受不了泰式按摩的大動作,負責的按摩師會與體驗者溝通按摩力度,並提醒其徹底放鬆身體、不要擰著勁。

  主打功效——增強身體柔韌性:

  如果你希望活動關節、舒緩肌肉、增強身體柔韌性,又不願或沒有時間主動運動,不妨試試泰式按摩。這種按摩其實是對體驗者施以的被動瑜伽,利用獨特的推拉蹬搖踩等手法,通過壓足、壓腰、踩脊等方式作用於肌肉筋膜和關節等部位,按摩後如同進行了高強度運動。 ***其他功效——緩解身心疲勞、加速脂肪燃燒、調節胃腸等臟器功能、增強免疫力***。

  特點

  細膩性

  泰式按摩多采用細膩的指壓手法,著重對人體四肢和大肌肉群進行拉伸推捏等,使手掌心的力量均勻滲透到肌肉深處,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

  關節活動性

  指壓後頸部,腰部,四指部的旋轉,扭動反扳背法等手法的廣泛應用。

  治療保健二重性

  泰式按摩具有明顯的消除疲勞,放鬆肌肉,調暢情志,另外對於肌肉損傷,痛風,炎症等有明顯療效。

  泰式按摩

  向心性

  泰式按摩一般從足部開始,並向著人體的中心部位多排點壓按結合的手法。

  步驟

  一、 頭部按摩

  1、 眶下點按 2、 輪推前額正中線 3、 前額分推 4、 推搓鼻頭 5、 抹推口脣 6、 搓耳揉麵

  7、 指壓頭部 8、 前頸旋轉 9、 指端叩頭 10、 反扳雙上肢 11、 抱腰抻拉 12、 分抹前胸

  13、 環狀揉腹 14、 提拉腹肌 15、 切點氣海關元

  16、 震顫腹部

  二、 側臥位按摩

  1、 下肢部後側按壓 2、 足跟蹬壓 3、 抻拉足趾  4、 摟拿股前方肌群

  5、 摟拿小腿後方肌群  6、 屈膝搖髖 7、 抖抻下肢 8、 單膝頂臂抻髖

  9、 膝頂後背肌 10、 掌按肩髖 11、 提拿上臂肌 12、 扣擊放鬆上肢及側胸壁

  13、 旋轉抻拉上臂 14、 頸項拿捏 15、 揉肩胛縫 16、 側旋扳腰

  三、 俯臥位按摩

  1、 分掌按腰 2、 牽拉腳踝 3、 交叉牽拉 4、 拉雙臂 5、 提腿踩背 6、 坐腰扳肩

  7、 頂壓小腿 8、 倒提腿後抻腰 9、 跪壓脛外肌 10、 屈膝坐足扳肩 11、 扳腿搖髖

  12、 提腿敲擊 13、 踩足 14、 踩壓足踝 15、 指壓背脊 16、 掌按背脊 17、 反拉後背

足部按摩手法
面部按摩手法
相關知識
泰式按摩手法
怎麼通過按摩手法治療肩周炎
頸部保養按摩手法
如何去除衰老性眼袋抗衰老面部按摩手法
排毒養生五個按摩手法
腎部按摩手法
美容院常見的手部按摩手法是怎麼做的
中醫養生的按摩手法是什麼
面部排毒按摩手法
最有效的瘦臉按摩手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