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嚴不嚴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心肌炎是一種治癒後不會留下後遺症的疾病。那麼,心肌炎嚴重嗎?容易治療嗎?接下來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心肌炎嚴重嗎

  大多數患者經過適當治療後痊癒不遺留任何症狀或體徵。

  極少數患者在急性期因嚴重心率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經過數週或數月後病情趨地穩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臟擴大、心動能減退心律失常或心電圖變化,此種情況歷久不變,大致為急性期後心肌疤痕形成成為後遺症。

  還有部分患者由於急性期後炎症持續,轉為慢性心肌炎逐漸出現進行性心臟擴大、心功能減退、心律失常經過數年或一、二十年後死於上述各併發症。各階段的時間劃分比較難定一般可以6個月以內為急性期,6月至1年為恢復期,1年以上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確的慢性患者與心肌病難區分,據當前認識與已有證據,有一部分心肌病是由心肌炎演變而來。

  2、什麼是心肌炎

  心肌炎***myocarditis***是指由各種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層的侷限性或瀰漫性的炎性病變。炎性病變可累及心肌、間質、血管、心包或心內膜。其病因可以是各種感染、自身免疫反應及理化因素。病程可以是急性***3個月以內***、亞急性***3~6個月***和慢性***半年以上***的。在我國病毒性心肌炎較常見。臨床表現通常與受損傷心肌的量有關。輕型心肌炎的臨床表現較少,診斷較難,故病理診斷遠比臨床發病率高。

  3、心肌炎的臨床表現

  心肌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原發感染或原發病的全身症狀,如睏乏、發熱、上呼吸道感染等。與心肌炎本身有關的臨床表現常取決於病變的廣泛程度,症狀的輕重變異很大。輕者可僅出現ST-T改變,無症狀,重者在短期內發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並可能有暈厥或發展至心源性昏厥,甚至可猝死。有症狀者可主訴胸悶、心前區隱痛、心悸、乏力、氣急、腹痛、噁心、嘔吐、頭痛、頭暈等。

  心肌炎的病因

  心肌炎的誘發病因有很多,但主要還是由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物理因素、化學因素這四種引起的。

  1、感染性因素:病毒如柯薩奇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肝炎病毒等;細菌如白喉桿菌、鏈球菌等;真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原蟲等。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黴菌、寄生蟲、立克次體或螺旋體引起的心肌炎則遠比病毒和細菌性心肌炎少見。

  2、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鉅細胞性心肌炎,大多數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感染、藥物及環境等因素有關。

  3、物理因素:如胸部放射性治療引起的心肌損傷。

  4、化學因素:如多種藥物如一些抗菌素、腫瘤化療藥物等。

  心肌炎的治療方法

  1、臥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極為重要,可使發生炎性病變的心肌儘快修復,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一般的心肌炎患者需臥床休息至體溫下降後3~4周,有心力衰竭或心臟擴大者應休息0.5~1 年,或至心臟大小恢復正常,血沉正常之後。

  2、防治誘因心肌炎最常見的誘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預防感冒,防止病毒侵犯機體。因病毒感染往往與細菌感染同時存在或相繼發生,且細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躍,機體抵抗力降低,心臟損害加重,故而適當應用抗生素及時控制細菌感染十分必要。對於一些易感染的患者如扁桃體反覆發炎者,必要時可進行扁桃體摘除術以去除誘因/或注射轉移因子、丙種球蛋白等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復發。

  3、促進心肌修復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氣及應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以促進心肌的修復,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尿道炎的治療
治療黑眼圈有什麼偏方
相關知識
心肌炎嚴不嚴重
中耳炎嚴不嚴重
肺炎嚴不嚴重
急性胃炎嚴不嚴重
三歲寶寶急性支氣管炎嚴不嚴重
乳腺增生結節嚴不嚴重
敗血病嚴不嚴重
頭痛嚴不嚴重
松果體瘤嚴不嚴重
卵巢囊腫嚴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