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取景技巧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攝影和畫畫一樣,應當講究畫面佈局。通過佈局安排,使照片的畫面表現得章法井然,主題突出。自然界的景物與照片上反映出來的景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自然界的景物是個大世界,人們可以移動視線觀察它的任何一個角度,而照片有限的畫面只能通過你甄選,拍攝到其中的一個。因此,拍攝者應努力在有限的取景框中,進行佈局,創造意境,達到突出主題、主體的要求,使之具有代表性。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吧。

  、全景全景照片,又稱為全景,通常是指符合人的雙眼正常有效視角***大約水平90度,垂直70度***或包括雙眼餘光視角***大約水平180度,垂直90度***以上,乃至360度完整場景範圍拍攝的照片***就像上圖的維港***。隨著數碼相機越來越普及,現在已經有很多產品自帶全景模式,使用者只要按照景物水平方向移動即可。寬廣的全景照片,好像一幅卷軸畫一般展現在眼前。然而如果相機內沒有全景拍攝模式,那該怎麼辦呢?通過分段拍攝和後製合成一樣可以達到全景的效果,並且還有照片長短不受限制的好處。下面就教大家幾個全景拍攝方法: 1.三維雲臺可以保證相機水平移動拍攝。使用三腳架拍攝:全景影像,就橫幅來說,最講求的是平直的水平線。這可以說是全景照片的重要靈魂象徵,絕不能歪斜。對於這樣的要求,當然要有三腳架進行輔助拍攝,才能保證相機拍出水平一致的成功作品。根據想捕捉的畫面寬度,自動將之分為N段。如果可以的話,雲臺應採用三維雲臺,這樣更方便調整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以此得到平直的景物分界。更專業的可以使用全景雲臺,能更好地避免視差產生的問題。

  、特寫特寫主要是反映被攝物件的區域性和細部,於細微處見精神。比方說拍人物照片,就只拍人物的頭部,抓住其最有代表性的眼神和臉形以及五官特徵,乃至面板質感、頭飾中的某些細節,著力揭示人物內在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特有的氣質。特寫與全景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全景取其勢,特寫抓其神,拍攝者可在實踐中細細領會。1. 設法凸顯主題

  1. 要拍好區域性特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將鏡頭聚焦在主體上,這樣可以讓讀者一眼就看出拍攝者想表達的重點。這類手法常見於美食、花卉、生態,甚至是人像或商業攝影,其特色就是以醒目的主體抓住眾人目光。但也因直接拍攝重點,所以按下快門之前要考慮好構圖。這看似簡單的拍攝方式,其實更需要拍攝者仔細思考元素在畫面中的安排,往往差之毫釐的構圖就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效果。如果因器材或現場環境的限制,不能取得最理想的構圖時也不用太擔心,後期可以進行裁切或其它方法***例如加上暗角效果***輔助,以達到心中最理想的效果。

  2.色彩表現情緒  要將區域性特寫拍得好看,色彩運用是不容忽略的一環,它不單純只是顏色上的表現,同時包含了不同的情緒和意義。例如由紅、橙、黃所代表的暖色調,能帶來溫暖、朝氣的感受,在情緒上給人熱情、積極和歡喜的感覺;由藍、綠代表的冷色調,則有一種平靜、安祥、和平的牽連感;如果將這兩種色調一起安排在畫面裡,又能產生對立、矛盾、戲劇性的視覺效果,因此在尋找區域性特寫題材時,除了要留意光線的方向外,色彩也是可以拿來大做文章的元素,只要能在拍攝時善加利用,絕對會讓作品更加醒目有趣。

  像下面這張綠葉和藍天搭配,讓整張畫面充滿朝氣。

  3.留白的美感雖然前面說過,直接將鏡頭聚焦在主體是最簡單的區域性特寫拍攝方式,但這種讓主體佔滿整個畫面的構圖,除非主體本身就具有吸引人的特質,否則很容易讓作品沒有辨識度,淪為過目就忘的糖水照。因此,若想拍出簡單、有感覺的區域性作品,在構圖上不妨試著多些留白的空間,讓畫面不要這麼滿,除了讓讀者的視覺有喘息的機會外,也能製造出空靈感。

  像下面這張圖,只拍攝每顆樹的上半區域性,搭配天空的大量留白,簡單的三分構圖就能讓影像更為吸睛。

  、中景 中景是一種介於全景與特寫之間的畫面形式。中景既有全景的某些氛圍特點,又不失特寫某些細節的妙處,適合表達情節、傳達感情,因此為很多拍攝者經常運用。比如說拍人像,既不是拍人的全部,也不是隻拍頭部,而是拍大半部。這樣,拍攝者可充分藉助被攝者的姿勢,抓住其形態動姿,反映出被攝者,更多的是拍被攝者與周圍人、景、物構成的某些聯絡,揭示人物所處的環境,人與人之間、人與物***景***之間的特有內涵。 我們來介紹一下中景半身人像的攝影技巧。

  1.坐姿的修飾與四肢的變化 人像攝影中,模特的基本姿態分為站姿、坐姿和躺姿等,其中坐姿是除站姿外應用最多、最常見的人物姿態。坐姿分為正面坐姿與側面坐姿兩種。為了讓照片獲得理想的效果,攝影師應當要求模特坐在椅子靠外的部分,保持良好的姿態,不要將整個身體坐進椅子裡去,否則模特腰部和肩部都會放鬆慵懶;同時,在構圖是要注意正面坐姿中腿部的處理,防止雙腿、雙臂的方向與拍攝方向平行,模特的四肢可以適當地運用交叉等各種動作,獲得自然的效果。

  2.為畫面安插生動的前景無論是特寫、半身人像還是全身人像,攝影師都經常採用大光圈虛化背景的方式來營造畫面。其實,在人像攝影中,前景的引入也往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前景在人像攝影中可以幫助攝影師表達某種意味,例如具有遮擋作用的前景,可以表現模特活潑、頑皮的特徵;具有輔助功能的道具作為前景,可以烘托畫面的主題和人物的身份。此外,對前景的處理也可以採用與背景相類似的虛化處理方式,使它們不會喧賓奪主。

  3.抓住生動自然的不經意瞬間模特不經意的美總是轉瞬即逝的,但也往往是最生動真實的。攝影師在創作人像時,不妨採用更靈活的表現手法,例如在運動中連拍、抓拍的方式,獲得更真實、更自然的瞬間。在模特運動過程中巧妙抓拍,還需開啟數碼單反相機的跟蹤對焦功能。在實際拍攝中,攝影師可以為模特預先設計一個運動的路線或活動的方式,然後發出訊號,開始抓拍。為了讓拍攝的效果更加真切,同時還要克服數碼單反相機的快門時滯,因此做好預判提前一點按下快門往往成功率更高。

  最後的最後,特別提示,許多人拍照時喜歡把主體放在中間,大部分情況下,這是攝影取景和構圖的大忌,除非是標準像或者對稱性很好的物體,否則被攝主體最好放在畫面的左邊或右邊三分之一處或接近三分之一處,而且人的臉應朝向畫面的中心,這樣畫面才不會顯得呆板。

  取景時,畫面不要太滿,要給主體留出一定的空間,使作品更具藝術性。

攝影高階技巧
實用攝影燈光技巧
相關知識
攝影取景技巧
人像攝影取景技巧
人像攝影選景技巧
人像攝影取景構圖技巧
人像攝影的取景技巧
風景攝影用光技巧
唯美的婚紗拍攝取景技巧
旅遊風景攝影專業技巧
外景婚紗攝影布光技巧
外景婚紗攝影布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