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藥補不如食補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有句話說是,那麼冬至時節應該怎樣進補呢?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簡單瞭解一下吧。

  藥補與食補都屬於中醫進補的範疇,但有所不同。食補是應用食物的營養來預防疾病。藥補主要運用補益藥物來調養機體,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食補一般沒有副作用,而且可引起藥物起不到的作用,但必須根據體質情況適當進補。

  哪些人群最需要冬至進補?

  冬至進補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那麼,哪些人最需要冬至進補呢? 冬至進補 “晚補不如早補”對麼?

  陽氣虛弱者時值冬至,天寒地凍,為一年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之季。陽虛的人常會流清水涕、手足冰涼、易生凍瘡、夜尿頻頻。這類人可用乾薑、人蔘、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為需要。同時還可服用金匱腎氣丸等,以期陽氣生髮。

  易患冬病者慢性支氣管炎、凍瘡、尿多症等冬至病,在中醫看來屬腎氣虧虛、陽虛外寒。調治的辦法是溫藥和之。如熟附子、肉桂、海馬、狗腎、人蔘、甘草、枸杞子等皆可使用。除用藥進補,還可以食補之,如生薑肉湯對咳喘療效較好。附子生薑桂枝湯對防治凍瘡有益,以此外洗也有效果。

  養生益壽者養生益壽,冬至進補就是個很好的辦法。原則上說,有不足就要補充。例如,用腦多者應經常吃核桃,體力消耗大者,要及時補充水果、蔬菜等。補多少、怎麼補,要因人而異。

  防春夏病者醫學家們證實,冬天調養得好,春夏發病就少。正是基於這個觀點,冬補應以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為宜。可用各種魚類及牛、羊、狗肉,加放中藥人蔘、黃芪、桂圓、紅棗等,或做湯、或為膳。只要脾胃吸收好,進補後定會使人儲備更多的能量,從而增強免疫抗病能力。

  總之,凡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久病體虛,勞力過度,勞神內耗,產後,術後及虧虛早衰者,均為冬至進補的物件。

  冬至時節的進補食譜如下:

  羊肉燉蘿蔔

  [配料] 白蘿蔔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白蘿蔔、羊肉洗淨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後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換水燒開後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蔔入鍋至熟。

  [功效] 益氣補虛,溫中暖下。對腰膝痠軟,睏倦乏力,腎虛陽痿,脾胃虛寒者更為適宜。

  麻油拌菠菜

  [配料] 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 菠菜洗淨,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炒雙菇

  [配料] 水髮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澱粉、味精、鹽、黃酒、薑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淨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後,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後,放味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 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這道菜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高血脂患者更為適宜。

冬至各個地區吃什麼
冬至湯圓做法大全
相關知識
冬至藥補不如食補
氣血不足如何食補氣血不足食補方法
氣血不足如何食補氣血不足食補方法
冬至養生怎麼進補
冬至節氣吃什溫補
冬至養生吃的食物和飲食禁忌
關於冬至的傳統飲食和計算方法
冬季老人不宜食材
冬至的傳統飲食有哪些
冬至如何食補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