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文化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茶文化在我國和西方雖屬於傳統文化,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茶文化對外交流與人才培養

  摘要:

  對文化來說,語言是其傳播的載體和途徑,只有消除語言上的差異,才能從根本上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有效交流。因此,翻譯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所承擔的作用和價值就遠遠大於其他形式。所以,需要我們通過體系化的教學活動,培養翻譯人才。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對於茶文化來說,其在進行翻譯和語言轉化時,需要對茶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層次認知,只有全面瞭解這一文化體系,才能實現精準翻譯。本文擬從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及特點分析入手,結合翻譯人才培養的要求,進而從茶文化對外交流視角分析翻譯人才培養的相應思路。

  關鍵詞:

  中國茶文化;對外交流;翻譯人才;培養思路

  隨著人們飲茶習慣逐漸成熟,茶文化對人們的價值影響已經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文化形式,通過對傳統茶文化的研究,能夠讓我們尋找到優化自身價值理念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可以說,中國傳統茶文化作為重要的文化財富,即使在多元文化不斷髮展的今天,也極具學習和應用價值。當然在全球一體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背景下,各種文化之間交流融合不斷加快,茶文化也不例外。

  1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及特點分析

  我國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從神農氏嘗百草開始,我國曆史上就已經有了關於茶的記載,茶在產生初期更多承擔的是醫藥和祭祀的功能。但是自唐朝以來,隨著種茶、製茶工藝水平迅猛發展,茶葉就逐漸發展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元素,越來越多的人將飲茶作為自身一種生活習慣。因此,茶葉對於人們的生活來說,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茶葉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在飲用過程中,與各種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文化———茶文化,可以說中國茶文化的形成不僅詮釋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同時更是對我們的精神世界和價值認知進行的體系化改造。當然在中國茶文化體系中,有很多專屬名詞,這些名詞的內涵和意義轉化就必須在掌握相關翻譯知識和技巧的同時,通過自身對茶文化的全面瞭解,進而準確翻譯。文化形成的基礎是社會發展和生產力推動,任何一種文化形式,其形成和發展都離不開時代特徵,對於我國茶文化來說,其形成更是幾千年中華文明推動的結果。想要有效傳播和交流我國茶文化,就必須對其特徵進行全面有效認知。我國茶文化首先具有融合特徵,其中融入了很多積極向上的內容,尤其是融入了各種積極的意識形態。因此對茶文化來說,在今天仍然具有傳承價值和意義。這些內容大多經歷了幾千年的傳遞和發展,它所包括的內容已經遠遠超過了其表面意思。因此在對這些內容進行翻譯時,就不能依據中英對照來進行翻譯。茶文化傳入西方國家和地區後,形成了各自相對獨立的茶文化體系,而中西方茶文化之間是存在明顯差別的。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的含義都有著實質性差別,所以在對這些內容進行翻譯交流時,不僅要結合我國茶文化內涵,同時還要對中西方茶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有效分析,通過對其差別進行有效鑑別,進而實現茶文化對外交流的理想目的。

  2翻譯人才培養的要求分析

  在世界融合交流不斷深化的當今,不同文化體系之間的交流、融合進一步推進,想要實現各種文化內部資訊有效傳遞,不但需要合理消除不同文化語言之間的差異,更為重要的是要選擇較為合適的文化傳播載體,通過對各種不同型別的文化進行全面認知,進而實現其融合目的。在世界文化交流不斷深化的今天,英語作為主要應用語言,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範圍,同時也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力。可以說,現階段,我們要想準確、全面瞭解和認識世界,就必須合理有效使用英語這一語言工具。從目前茶文化交流傳播狀況看,由於專業翻譯人才的相對不足,已經制約中國傳統茶文化發展融合。因此,我們必須結合實際需求,全面探索翻譯人才培養機制。而想要培養理想人才目標,需要做到:首先,牢牢結合翻譯活動的客觀要求,培養學生掌握翻譯過程中所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巧。翻譯作為一項語言活動,做好該項工作的前提是豐富的知識儲備糧和靈活的翻譯技巧、思路。因此,做好翻譯人才培養的基礎就是引導其形成紮實的基礎。只有這些人才掌握了相應的翻譯技巧和知識,才能對整個翻譯過程進行有效把握。其次,翻譯人才培養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培養其掌握多樣內容,全面提升知識儲備和視野。在多元文化迅猛發展的今天,知識資訊更新的速度已經超出了以往人們的想象和儲備。如果翻譯人才仍然停留在傳統知識體系中,那麼將無法適應迅猛發展的新時代。因此,要積極收集新的知識內容,做好對翻譯人才知識體系的全面儲備,通過更新翻譯人才的知識儲備資源,從而滿足對外交流迅猛發展的客觀需求。最後,當前在翻譯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和不足,從某種程度上看影響了文化對外交流活動的有效開展。首先,翻譯人才在培養過程中,過多強調其技能應用培養,忽略了對這些人才人文素養的有效培養。多數情況下,其人才培養活動都是從功能需求視角出發的,由於缺乏對人文內涵的全面認知,以至於很多人才即使掌握了翻譯技巧和知識,但卻缺乏相關文化積澱,以至於對整個翻譯內容和過程把握不透。其次,實際上,文化對外交流翻譯過程中,很多時候,並不能直接依賴翻譯技巧和理論,翻譯的前提是意思和內涵的傳遞,因此,需要對整個翻譯過程的各個情況進行有效瞭解,通過靈活應用音譯和意譯等各種方式,從而實現對整個翻譯活動的有效表達。對於語言交流而言,其基礎是內容的關聯和認同,因此在翻譯人才培養時,必須注重培養其對各種翻譯情況的瞭解和認知。最後,目前翻譯人才培養過程中,缺乏構建相應的承載機制,也就是說整個培養過程,不能脫離文化機制來開展翻譯活動。隨著全球文化交流程序不斷加快,如今我們在培養翻譯人才時,必須引導其瞭解各種文化,認知各種文化的差異,通過培養其掌握相應的理論技能,從而實現對外交流這一目的。

  3基於茶文化對外交流視角分析翻譯人才培養的思路

  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也是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傳播的核心。而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不僅我國有茶文化內容,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形成了相應的茶文化體系。因此在進行茶文化對外交流過程中,其前提就是理清中外茶文化之間的差異。其核心則是培養掌握翻譯知識和技巧,瞭解傳統茶文化的專業翻譯人才,可以說翻譯人才在整個茶文化對外傳播交流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中國茶文化在進行跨語言交流時,如何才能消除語言上的差異,就需要通過開展體系化的翻譯活動,當然從文化交流需要看,培養體系化的翻譯人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思路。通過培養專業翻譯人才,不僅能夠有效傳遞中國茶文化,更重要的在於能夠讓傳統茶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和發展。但是我們在進行翻譯人才培養時,必須認識到由於文化和語言上的差距,想要做好茶文化有效交流,不能僅僅依靠機械、客觀的翻譯理論和方法,其前提應該是對傳統茶文化進行全面有效的認知和了解。培養翻譯人才應該注重把握三點,一是不僅要教育其掌握必要的翻譯基礎和技巧,同時也要引導其學習和了解茶文化內容。在翻譯人才培養過程中,很多人都能認識到翻譯技巧和理論培養的價值和重要性,但是對茶文化內容的瞭解程度遠遠不夠,事實上,茶文化的內涵極其豐富,如果翻譯人才對其缺乏必要了解,那麼整個語言交流過程很難實現其目標和效果。其次,要構建基於茶文化知識教育的翻譯教學理論體系。茶文化知識是一種知識體系,而翻譯則是一種技巧,如果將兩者割裂開來,不僅無法達到其原有目的,甚至很難讓翻譯人才對兩者聯絡形成正確認知。因此,必須將翻譯教學與茶文化知識教育融合開展。比如針對翻譯教學的相關內容和技巧,要選擇合適的茶文化素材進行示範教學,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瞭解兩者的特點。最後,隨著全球文化交流不斷深化,如今茶文化不僅在我國具有相應形態,在西方國家也有茶文化內容,最典型的就是英美地區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茶文化體系。而在茶文化對外交流活動開展過程中,就必須有效辨析兩者差異,通過有針對性的講解,讓人們瞭解這兩種文化的差別和不同,從而加深對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真正瞭解和認知。當然在培養翻譯人才時,也要讓其認識到中西方兩種茶文化內涵及形式上的差別和不同,從而實現茶文化對外交流的目的。

  4結語

  我國有著成熟的茶文化體系,不僅包含豐富深厚的物質資源,同時也有著極為深厚的精神內涵和價值體系,可以說,我國的茶文化體系就是我國文化的濃縮和精華,因此想要全面深化了解我國文化,其必然需要對中國茶文化進行了解。隨著全球交往不斷多樣化,多元文化交流已經成為文化融合新常態。傳統茶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在其傳播過程中,不僅要認識到其具體價值,同時也要對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進行有效界定,通過培養掌握翻譯技巧、理論和茶文化知識的人才,從而實現傳統茶文化的有效傳播和交流。

  參考文獻

  [1]肖穎.中國茶文化對外交流與翻譯人才的培養[J].亞太教育,2012***15***:147-152.

  [2]孫鶴.淺析中國與英美飲茶文化比較研究[J].教學研究,2013***6***:77-79.

  [3]史芳輝.文化對外傳播與非通用語種翻譯人才培養[J].中國翻譯,2013***14***:322-326.

  [4]廖寧.優秀文化對外傳播與翻譯人才培養[J].教育科學,2014***2***:226-233.

  [5]朱芬.為文化走出去戰略鋪路—翻譯工作座談會側記[J].對外傳播,2015***4***:95-99.

  2

  文學作品飲茶文化研究

  摘要:

  英國的茶文化,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在世界茶文化中享有盛譽。以茶文化見長的英國文學作品也不勝列舉。本文就針對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展現進行幾點分析。

  關鍵詞:

  英國人;文學作品;茶文化

  茶文化對英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眾多形式的英國文學作品中,都能夠領略到茶文化的精彩,看到有關茶文化的描述。從精美的茶具,到精緻的茶點,再到盛大的茶會,這些描寫無不體現著英國人對美好、精緻生活的追求,以及對自己所鍾愛的一切的堅持。研究茶文化在英國文學作品中的應用,對茶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與傳承,具有極大的意義。

  1英國茶文化概述

  英國最初接觸茶葉,要得益於葡萄牙這個國家。葡萄牙的公主凱瑟琳,加入英國皇室,將自己最喜歡的中國茶葉帶入了英國,從這個時期開始英國宮廷以及達官貴族中開始流行飲茶,這個時期茶葉是非常貴重的物品,普通居民是沒有機會獲得茶葉並飲用。在18世紀之後,英國人比較鍾愛喜歡豐富的早餐,而中午食用十分簡單,晚餐則需要在八點以後進行豐富的晚餐。由於早餐與晚餐之間相隔時間很長,一些貴婦就會在這個階段找好友聊天,並喝茶,這個行為被更多的貴婦所模仿,進而推廣普及出去,之後午後飲茶便逐漸成為了上層社會的流行,接著又在禮儀逐漸盛行,並且也開始逐漸普及到平民生活中,英國茶文化也因此形成。英國人與中國人的飲茶存在很大差異,他們並不像中國人一樣喜歡飲清茶,他們飲茶喜歡加入各種喜歡的佐料,比如牛奶、糖等,並且英國人每天都要飲茶。飲茶還具有固定的時間,飲茶的時候會配合鬆餅、零食等一同食用。飲茶是英國人雷打不動的習慣。他們的飲茶時間分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英國人定時飲茶是英國茶文化中的重要內容。英國人與中國人飲茶差異十分顯著,中國人飲茶茶湯略帶苦味,講究體悟和品嚐。而英國人則習慣於喝紅茶,英國人喜歡喝紅茶的最初原因是由於紅茶適於儲存,英國四面環海,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英國氣候常年潮溼,而紅茶性暖,非常適合英國人飲用。

  2英國茶文化形式

  在英國,有多種茶文化形式。這些茶文化形式豐富了茶文化內涵,也提升了英國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的地位。當然如此豐富的茶文化對英國文學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下面對這些豐富的茶文化形式進行幾點分析:

  2.1英國式早茶

  英國人在晨起是要飲“早茶”,又名“開眼茶”即Earlymorningtea。有時在早茶之前還有“床頭茶”,即清晨睜眼就可以喝的茶,具補充水分、暖身醒胃之效;還有一種早餐時喝的茶即breakfasttea,英國人把早餐看的尤為最重要,把在早餐時喝上一口清新濃郁的早餐茶看做是一種享受。早餐茶主要是紅茶為主,正統早餐茶要精選阿薩姆、斯里蘭卡和盛產紅茶的肯亞等地的優質紅茶,加入牛奶精心烹製後會有一種特有的濃郁可口和清香;當然也有一些以中國茶為主茶的伯爵茶類。

  2.2英式上午茶

  英國人很會享受生活,工作再忙也會在中午抽出時間喝一杯上午茶小憩一會,稱“公休茶”morningtea。但是因為時間等條件的限制英國人把飲茶程式簡單化了,因此上午茶的飲用也變的簡單化。正因為這樣的化繁為簡,也把英國的上午茶習慣顯得更為神祕而不為外人所知。而英國人調節工作與休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來一杯上午茶。

  2.3英式下午茶

  所謂的英式下午茶,不僅僅是英國人工作之餘的一種休閒,更是英國茶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於18世紀,而到19世紀末才真正流行起來,那時一般來說喝茶都是英國貴族人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在晚上八點左右進餐。開始只是配甜點用來下午充飢,到最後隨著時間演變為具有英國特色的一種社交文化。正統的英式下午茶又分為Hightea和Lowtea雖然只是一字之差,意義卻有很大不同。後者是上流階級貴族下午茶,而前者則適合廣大普通群眾。英式下午茶在英國承載著英國的文化,象徵著英國典型的生活方式。

  2.4英式晚茶

  晚茶包含晚餐前的餐前茶即hightea、臨睡前的睡前茶即afterdinnertea;下午六點以後的飲茶時間統稱為晚茶,因為用茶時間較晚,還會在甜點之外搭配肉類。晚餐茶是為了增加交流來增進家人間的感情,多為不加牛奶的紅茶,如格雷伯爵茶。開始只是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社會在家中用高階、優雅的茶具來享用茶,後來漸漸演變為同朋友相聚的社交茶會。

  3英國文學作品中的茶文化體現

  英國的茶文化歷史已有幾百年,可以說時間不短,但其對英國的影響程度也遠遠超於茶文化悠久的中國。在英國茶的文化早就與英國文學相結合,並最終融合成為一種英國文化中具有標識性的文化。茶在許多英國文學作品裡其實早已缺一不可,不僅豐富了英國文學作品的內容,還增強文學家對作品的表達方式,讓作品顯現出獨有的韻味,如果你想真正讀懂英國的文學作品,首先要了解茶文化,文學作品和茶文化兩者在英國是密不可分的。

  3.1茶“贊”詩

  自茶走進英國就使其與詩歌結了不解之緣。英國詩人把茶當做是最好的創作素材和靈感之源,茶不僅激發了詩人們的創作激情、還賦予他們的無數的創作主體的靈感。英國傳記家包斯威爾曾把黑裡孔山上的甘泉用茶水來比喻,最早期古希臘神話中黑裡孔山便是可以激發詩人靈感來源的象徵,在英國人還在以咖啡等飲品為主的時候,就有以咖啡和茶進行對比的詩句。以茶為寫作素材的詩人有很多,也寫出了很多以茶贊詩為主的著名作品。《論茶》是英國的第一首贊茶詩,由詩人埃德蒙•沃勒著於1663年。《論茶》中不僅讚美了茶,因茶曾在王后的嫁妝中出現,因此對當時的王后表達了祝福。既能用茶寄鄉情,茶葉又因是綠色帶有祥瑞的美好寓意,因那時的茶極為稀少,所以物以稀為貴。一首首以茶為主體影響英國詩歌創作的贊茶詩也隨著詩人泰勒、文學家鄧肯•坎貝爾和亞歷山大•波蒲等紛紛流傳於世,反過來詩歌也使茶的文化歷史得到了記載。沃勒在《論茶》的內容就已表現出茶在當時的英國還是極為少見的,《茶詩》的作者也在文中表達了當時茶在戒酒運動中的作用。

  3.2散文與茶

  作家觀察與精心描述使茶與散文相結合,藉以茶擬出人物內心的細膩情感;用細緻的描寫來抒發對茶的讚美;通過敘述表達人們對茶的追求,以及對當時社會意識形態的表達;用積累的製茶、品茶的經驗來描述茶的調製過程。1946年英國著名作品《泡一杯好茶》中作者詳述了他自己泡茶的步驟及心得。如泡茶前茶壺的預熱,泡茶後的攪拌方式,甚至對於茶具的形狀都有記述。文章中所描述的泡茶時茶和牛奶哪個先放的問題,在當時還引起過小的爭論潮。作者用文章表達鍾情於茶的同時也描繪出人們在當時社會中對茶的講究與喜愛。

  3.3茶同小說

  在英國茶不止受詩人、散文家的喜愛,也受到了小說作家們的榮寵。《維萊特》為英國女小說家夏洛特•勃朗特著,在文中詳細的描寫了下午茶對體現人物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小說同很多文學作品一樣其創作的部分來源都以茶為主。以女作家凱瑟琳短篇小說《一杯茶》為代表的作品,還對以英國王室為代表的上流社會如何舉辦下午茶作了詳細的描寫。以簡•奧斯丁為例,她從來不會吝嗇在作品中描繪自己對茶的熱愛。當然她的作品中也不乏很多典型的英國女性形象。在《理智與情感》中,範妮•達什伍德炫耀婆婆送給自己的茶具,並說這套茶具是房價的兩倍。這裡的範妮•達什伍德與婆婆都是女性,她們捨得花費如此高的價格購買茶具,恰恰說明了英國女性對茶的喜愛,以及對茶具的重視。在英國文學作品中,除了展現英國女性對茶具的重視,還有很多對茶具美輪美奐外形的描寫。在英國,飲茶不單單是英國貴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民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諾桑覺寺》中,主角凱瑟琳旅行回來之後,看著墨蘭太太為自己沏茶,在這段描寫中,作者將英國女性對茶文化的熱愛,以及豪華茶具、茶勺的描寫非常細緻。比如茶具上繪製花卉團、杯子鑲嵌金邊等等,從簡•奧斯丁文學作品中,能夠感受到茶具多幻化的審美特徵。也展現了英國女性對在茶文化以及文化美學方面的重要作用。藉由茶文學作品中女性與茶的描繪,展現了英國女性獨立、清高、嚴肅以及保守的性格。這些也是英國人一直遵循的文化傳統,成為他們生活的規律以及文化的基礎。英國人應為愛茶,進而十分看重茶具。在下午茶的過程中,不僅是為了品茶,更多的是為了享受那種自由、輕鬆、舒適的氛圍,所使用的茶具都是美輪美奐、協調細膩的,從中也體現了英國女性不媚俗的高貴特徵。以英國作家蕭伯納所創作的《賣花女》中,對伊莉莎與下午茶會之間的對比進行了鮮明的描繪,雖然伊莉莎的外形被精心包裝和打扮,並且也在茶會中展現出了高貴的氣質,但是她的命運並沒有因此而得到改變。她與人們交流的時候,在語句上並沒有出現錯誤,但是她的行為和話語過於做作,卻讓她的本性暴露出來,伊莉莎陰差陽錯的被安排到了上層社會的茶會中,其本身的喜好與上層社會格格不入。這種反差式樣的創作安排,雖然是為了展現貴族階級的虛偽,但是也從側面表現了英茶文化中對女性教養、利益的看重。另外,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貴婦人的畫像》這部作品,通過飲茶,或者是茶的描寫,精心刻畫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想。作品的主人公帕茜小姐十分鐘愛飲茶,對飲茶儀式要十分重視。作者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寫,對主人公是上層社會淑女的這個客觀事實進行了完美展現。

  結束語

  在英國,茶文化早已滲透至人們的思想中,影響著人們生產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眾多的英國文學作品中,都能夠看到有關英國人飲茶文化的描述,通過對日常飲茶的描寫,展現英國人熱愛生活,講究品味的價值觀,同時,在英國的文學中,我們還能夠看到英國人的茶具也十分精緻、考究,這又體現了英國人嚴謹的生活態度,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參考文獻

  [1]王利琳.外國文學作品中的英國茶文化[J].農業考古,2015***5***:12-15.

  [2]張志華.跨文化視角下英語文學作品中隱喻翻譯的策略研究———從跨文化的視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5***8***:35-36.

  [3]譚穎.英語文學作品翻譯中如何處理中西方文化差異[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2***:78-80.

  [4]歐光安,胡毅.從英語文學作品的書名管窺西方文化[J].科技資訊***學術研究***,2011***9***:34-35.

  [5]姜勇,徐卉.透視英語文學作品人物命名的文化內涵[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2***:45-46.

 

中華茶文化的論文
中華茶文化歷史
相關知識
中華的茶文化論文
中華茶文化論文
中國茶文化論文賞析
中國茶文化論文欣賞
中國茶文化論文範文
中西方茶文化論文
中華傳統文化論文參考範文
中華傳統文化論文
中國古代茶文化論文
中國茶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