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工夫歷史淵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白琳功夫也是有其很特別的歷程,你知道有很多歷史淵源你知道多少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白琳工夫的歷程歷史,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白琳工夫歷程

  白琳工夫經過發端興盛、由盛轉衰、由衰轉盛和興盛式微等四個時期。清代至民國之前為發端興盛期。據相關資料記載,清光緒年間,福鼎出境紅茶2萬箱,每箱50市斤,遠銷上海等地。民國初期,茶業由盛轉衰,年產值不到百萬元。

  民國中期至解放前是由衰轉盛時期,福鼎工夫茶主產區白琳、點頭等地茶業十分興旺,茶商貿易繁榮,茶棧茶館林立。茶商向洋行或大茶行承包精品工夫茶在指定港口、碼頭交貨,再由洋行、茶行外銷港澳及歐美各國。在白琳本地,已經出現不少資本雄厚的茶館,擺脫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將工夫紅茶水運至營口,轉運滿州里銷往蘇聯。解放後至六七十年代是工夫紅茶興盛式微期。五十年代末,國際形勢發生變化,國外對紅茶需求下降。七十年代初,紅茶改制。

  白琳工夫歷史

  工夫紅茶發端於福鼎白琳,工夫紅茶製作技藝傳承至今有250多年的歷史。據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寧知府李拔編撰《福寧府志》載:“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

  可見,至少清乾隆時期,白琳就以產茶而著稱,並受到地方主要官員的關注而載入史冊。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記載種茶的史料,唐代陸羽《茶經》記載:“永嘉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考證,這裡所稱白茶山即指福鼎為白茶產地,主要分佈在白琳、點頭、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其中白琳、磻溪和點頭是福鼎境內三大茶葉主產區,自清代以來,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為原料,產製紅茶,取名“白琳工夫”,名聲大噪,遠銷東南亞及西歐各國。

  白琳工夫淵源

  工夫紅茶發端於福鼎白琳,工夫紅茶製作技藝傳承至今有250多年的歷史。據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寧知府李拔編撰《福寧府志》載:“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見,至少清乾隆時期,白琳就以產茶而著稱,並受到地方主要官員的關注而載入史冊。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記載種茶的史料,唐代陸羽《茶經》記載:“永嘉東三百里有白茶山。”據考證,這裡所稱白茶山即指福鼎為白茶產地,主要分佈在白琳、點頭、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

  在光緒年間就開始有了紅茶的加工,當年加工技術上有可能是從安徽或是武夷山傳來的***還需進一步證實***,生產白琳功夫主要是在福鼎市的白琳鎮茶廠和相鄰的點頭鎮,當年的“翠郊古民居”的主人就是加工、出口“白琳功夫”發家的。那時的出口主要集中在福安賽岐碼頭、福鼎的沙埕港碼頭、福州馬尾、廣州的13個口岸。其中廣州的13個口岸的商人11個是閩南人,因此出口時的“白琳功夫”紅茶的名稱就成了現在閩南語的“白琳”銷往埃及、蘇丹、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英國及愛爾蘭、加拿大、智利、德國、荷蘭及東歐各國。
 

  

安化黑茶的選購方法
毛蟹茶的歷史淵源
相關知識
白琳工夫歷史淵源
中國第一副勵志對聯的歷史淵源
春節拜年有什麼歷史淵源
薰衣草的花語及歷史淵源
五行有什麼歷史淵源
日本茶道來源與歷史淵源
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淵源
冬至的起源和歷史淵源
西湖茶文化的歷史淵源
白琳工夫的品種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