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與養生的文章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茶道感悟人生

  喝茶,只有兩個動作——拿起和放下。

  一幾,一壺,一杯;拿起與放下之間,很簡單,簡單到你隨時隨地都能見到。

  一人,一生,一世;拿起與放下之間,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很簡單。

  浮沉時的氤氳,舉放間的動靜,人生百態,盡在其中。

  壺靜而水沸,適則舒適安然,滿則燙人損物;

  盛與空交替,樸與拙相融;茶葉的浮沉升降之間,清香韻律盡顯。

  浮沉時才能品味出茶葉清香;舉放間方能凸顯出茶人風姿;懂得浮沉與舉放的時機則成就茶藝。

  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放得下。

  待這茶盡具淨之後,自有人會記得你是如何的真香滿溢。

  茶若人生,沉寂時坦然,升浮時淡然,炙熱時安然,燥動時靜然;

  守一懷淨土,盈一眸恬淡;拿得起放得下,

  “忙裡偷閒,苦中作樂”才是境界。

  願每個人,在紛呈世相中不會迷失荒徑,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

  2

  茶道品味人生

  茶道由茶禮、茶規、茶法、茶技、茶藝、茶心這六事構成,稱作茶道六事。茶道修習就是通過茶道六事來證悟茶道精神。茶道修習的表面是“技”,但他的重點不是“技”,而是“心”。要修習茶心,又必須從修習茶技開始,所以明白這個道理,才可以談茶論道。

  ***一***茶道之“苦”

  茶是苦的,但苦的有味,品茶的人從茶的味道中品味人生之苦。人生有多苦?佛家認為,有生、老、病、死之苦、怨憎會苦、愛別離會苦、求不得會苦等等,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的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與道家的返本歸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要看透人生,看破生死,才能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體悟做人的道理,節儉、淡泊、以苦為樂。

  ***二***茶道中的虛靜之美

  中國茶道審美文化中的虛靜之說,是指心靈世界的虛靜,而外界環境的寧靜,兼顧即可。只要自我心靈不失虛靜,則茗敘也罷、說笑也罷、聽曲也罷、賞戲也罷,皆無不可。在品茗之前,需放下心中的煩惱、執著,靜下神來,定下心來,開始走進品茗審美的境界,靜靜領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種種美感,從而靜觀、反思人生,陶冶心性、達到心靈的空靜,怡然自得,體會虛靜之美。

  ***三***茶道之“平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通過生活中一點一滴的“修和煉”,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徹悟大道。所以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四***茶道之“放下”

  人生的苦惱,說到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家講“放下”。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那麼放下什麼呢?放下人生的苦惱,放下人生的名利情,放下各種各樣的執著、慾望,放下一切“放不下的心”。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封閉的心靈。願大家都做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3

  茶道與人生

  “柴、米、油、鹽、醬、醋、茶”是中國老百姓一日不可無的“開門七件事”,茶是其中之一,可見茶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與份量之重。茶,神農最初稱之為“查”,即查詢並清除體內毒素之意。喝茶的習慣在我國源遠流長,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現在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國人的養生之道、待人接物之道、休閒之道和修身處世之道。

  茶,這一“天含之、地載之、人育之”的“三才化育”之甘露,巧妙地將淨化毒素、健身強體、陶冶情操、參禪悟道完美地集於一杯香茗之中。它是平凡樸實、清新自然的,可以融入百姓生活的日常飲食,為解渴為健康而隨意地喝;又是清雅脫俗、意蘊深長的,可以極盡風雅、極盡講究,為解憂為養性而求品位地喝;它可以一個人自泡自飲,淡泊清靜地喝;也可與三五好友,談心熱鬧地喝。

  飲茶之風之所以盛傳不衰,與“茶道”這一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分不開的,而關於“茶道”的見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甚至從中悟出了許多禪機,將茶道與人生之道融會貫通,日本人倉譯行洋在《藝道的哲學》一書中就寫道:“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茶道超出了藝道的範圍,成為了‘人生之路’。”我愛喝茶,並特意買了幾把紫砂壺,學了些功夫茶的沖泡方法,但我喝茶沒有特別的講究,沒有特別的偏好,興致好的時候也在家裡實踐一番功夫茶,一邊與老公喝茶聊天,一邊用茶水養養壺,如果一個人在家,則隨意地泡上一杯,邊喝茶邊隨便抓本書讀,一來二去竟也有了些心得,當然只是個人觀點,還膚淺得很。

  現在提起茶道,很多人以為注重禮儀形式的喝茶方式就是茶道。但我一直認為,所謂的茶道——茶中之道,“色、香、味”應該是茶道的本源,而喝茶方式倒居於其次。喝茶,其實抱持平常心,領略“色、香、味”本質即可,不必要非得那麼講究——非價格昂貴的好茶不喝,非名家手工的紫砂壺不用,非精工泡製的功夫茶不飲。我一直認為,品茶是一種自我內在感覺的體驗,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別人的感受,有人喜愛鐵觀音的醇而我獨愛日照茶的綠,有人愛品龍井茶的清而我喜歡普洱茶的烈,有人享受碧螺春的雅而我鍾情烏龍茶的韻……不要跟著潮流走,不必在乎別人愛喝什麼,你儘可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口味的茶葉,用自己中意的茶杯或壺沖泡開來,坐在讓自己舒適的環境,選擇讓自己放鬆的姿勢,或隨意或講究地喝上一通,能從茶中得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品出屬於自己的韻味,已然足夠。這正如人生在世,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信仰不同、追求不同、起點不同、境遇不同,諸多因素決定了每個人的選擇各不相同,因而走出的人生之路也就必然不同。我們沒有必要與別人攀比,也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既然上天發給了我們這樣一手牌,我們就盡最大努力打好自己的牌,既然命運讓我們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我們就盡最大努力讓生命更加精彩,古語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間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英雄又豈是以成敗輸贏來論的呢?心靜神怡地品出茗香的韻味,心滿意足地活出自己的幸福,真的就是一種智慧的人生。

  在用紫砂壺泡茶的過程中,我發現,同一種茶泡在不同的壺裡,味道竟有些不同,可見紫砂壺是為茶而生的,又是與茶互動的,當茶性與壺性相匹配時,茶效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茶的“色、香、味”是最醇正的。這正如人與環境的互動、理想與現實的交融,人生是一個不斷追尋個人理想、不斷調整現實定位、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人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自我評價,並能不斷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激勵。善於定位、善於調整、善於抉擇,是一種生存的智慧。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在哪裡——有合理的現實期望,能夠保持清明的理性,堅守自己的原則,無論是擇業、理財、交友還是尋找人生伴侶,都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我以為,人生就成功了一半,至少能讓自己活得清清爽爽、明明朗朗而不會糊糊塗塗、混混沌沌。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人生定位,那麼下一步,就是要學會堅持,堅持不是鑽牛角尖式的一成不變的固守,而是如輕巧地繞過巨石、穿越巖洞後終會奔流入海的潺潺溪流,在明確的大方向之下,能夠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自我,更好地適應環境、適應崗位,最終實現人生目標與自我價值,這種堅持才是一種智慧的堅持。這正如茶與壺的相得益彰,人與環境實現了良性互動,就能獲得更加和諧的生存環境、營造互惠雙贏的利益格局,就能更加遊刃有餘地發揮個人特長、事半功倍創造良好業績。

  細細想來,人生在世,真如清茶入壺。順應個人的天性,選擇鍾情的茶葉,守好適合的紫砂壺,泡出獨特的茶香,我以為,這樣的茶就應該算得上是一壺好茶,清心怡神而韻味悠長;這樣的人生之路就應該算得上是一條人間正道,堅定執著而洞明清朗。

 

茶文化養生知識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
相關知識
茶道與養生的文章
茶道與人生的文章
關於茶道與養生的小常識
茶道與養生的一些知識
談茶道與養生的關係
茶道與人生的範文3篇
茶道與人生的範文
哲學與人生的文章
淺談秋季健康養生的文章
關於健康養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