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增產的措施有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水稻的增產能提高農民的收入,收益學會讓水稻高產的技術很重要,有什麼高產的措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水稻增產的措施

  施用“免深耕”土壤調理劑,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水稻根系生長髮育和提高水稻對肥料的利用率,從而增加水稻產量。在此基礎上,抓緊抓好以下措施,對水稻增產亦有巨大作用。

  1.增加穗數。

  ①培育壯秧。為植後早回青早分櫱提供良好基礎。

  ②合理密植。根據計劃收穫穗數和對秧苗植後分櫱情況的估計,插***拋***足基本苗數。

  ③促低位分櫱早發,控高位分櫱少發。促低位櫱早發,插夠苗後及時露田、晒田,控制高節位的無效分櫱,使養分集中在早發的有效分櫱,提高分櫱成穗率。

  2.增加每穗粒數。

  ①促進幼穗分化前莖杆粗壯。在壯秧的基礎上,在大田分櫱期要保證稻株穩長必需的養分供應,使稻莖粗壯,稻穗枝梗較壯,使成大穗有良好基礎。

  ②供給幼穗分化有足夠的養分。通常在幼穗分化開始時,若葉色較淡,需要施用“促花肥”,促使分化形成較多的穎花。在幼穗分化發育的中期***約在抽穗前20天左右***,若葉色較淡,還要施用“保花肥”,減少穎花退化,提高穎花的成育率。

  ③以水調溫、提高結實率。在抽穗開花期若遇乾冷天氣***如寒露風***,可潛水保溼增溫,減少低溫和乾燥對水稻的傷害,提高結實率。

  ④增加抽穗前的幹物質積累。抽穗前注意生長所需的養分供給,但生長不要過旺,使光合產物有所積累,保證抽穗後有較多的物質轉移到穀粒中去,提高結實率。

  3.增加粒重。

  ①保證幼穗發育後期有良好的營養條件,使穀殼長得較大,便容納更多的灌漿物質。

  ②灌漿成熟期採取溼潤灌溉,進行養根保葉,形成較多的光合產物,使穀粒充實度好。

  ③在水稻的生長期,結合噴施“碩豐481”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利於促進葉片的形成、生長,增加光合能力,促進灌漿速度,增粒增重,提高籽粒蛋白質和氮基酸的含量,改善品質,縮短生育期,促進籽粒提高成熟,為種植雙季稻贏得寶貴的時間。

  驚蟄期間水稻育苗如何施肥

  水稻秧田施肥管理的目的是培育壯苗。水稻壯苗的基本特點是:秧苗健壯挺拔葉片挺,葉色鮮綠,基部呈“扁蒲”狀,根系發達,白根多,帶有分櫱。針對早、中稻的秧齡期較短,育秧期間氣溫低,土壤養分釋放和肥料分解的速率都較慢的特點,施肥應該重視施用經過腐熟分解而又優質的農家肥,再適量施用化肥做秧田基肥。在化肥施用原則上,要控制氮肥。對於土壤肥力較高的秧田,應少施氮肥,適當提高磷肥和鉀肥的用量,即採用低氮、高磷、中鉀的複合肥育秧,切不可用高氮複合肥育苗;重視施用磷肥***如畝施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30-40千克***和鉀肥***畝施氯化鉀10千克***;在高肥力土壤上秧田基肥可不施氮,在一般肥力土壤上少施氮肥,每畝控制在3千克左右。這樣能夠減少水稻秧田出現爛秧的可能,有利於培養壯秧。在土壤缺鋅的秧田,每畝用1千克硫酸鋅與有機肥混合做秧田的麵肥。鋅肥使用方法注意一定要施均勻。在秧田後期即拔秧前3-4天可酌情施用氮肥作起身肥,群眾稱之為“送嫁肥”。

  晚稻秧田施肥由於氣溫和泥溫都比較高,為了防止秧苗生長過旺,晚稻秧田更適宜用肥效和緩而持久的農家肥,同時磷肥施用量比早、中稻秧田稍少,每畝基施過磷酸鈣25-30千克或鈣鎂磷肥25-30千克。鉀肥對於晚稻育秧是非常重要的。施鉀肥可以防止秧苗的胡麻葉斑、褐斑病等,每畝晚稻秧田以施氯化鉀8-10 千克做麵肥為宜。氮肥施用更要注意,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利於控制秧苗生長。在移栽前4-5天,每畝追施尿素2-3千克或碳銨8-10千克,以保證移植後新根的良好發育和加速禾苗的返青。

  水稻追施鉀肥

  水稻追施鉀肥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鉀素充足有利於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糖的合成和積累,提高植株抗性,還能增強水稻根系的呼吸能力,促進對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使水稻粒大飽滿,高產穩產。
 

  

秋番茄有哪些病害
水稻育苗技術有哪些
相關知識
水稻增產的措施有哪些
家長教育孩子的措施有哪些
支付寶保護賬戶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改善大學宿舍人際關係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中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室內煤氣日常安全的措施有哪些
預防地震的措施有哪些
防禦颱風災害的措施有哪些
地震逃生的措施有哪些
預防工廠火災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