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飼養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在別弄錯有很多的家庭都會飼養生豬,那麼你們知道生豬】是如何飼養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品種的選擇

  優秀的種豬是創造高效養豬生產的前提和核心,沒有好的品種,就無法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所以生豬管理者必須深刻認識到良種是提高養豬生產效能和效益的基礎,應按生長快、肉質好、瘦肉多、料肉比高、產仔率高、抗病力強的原則來選擇品種。

  目前,我國從國外引進的優秀品種有長白豬、大約克夏、皮特蘭豬、杜洛克、漢普夏等,適宜規模飼養戶引進。

  2.飼養管理的基本原則

  2.1抓“四定” 一是定位,豬具有“吃、拉、住”三角定位的規範行為,初入欄的生豬一定要注意調教和利用;二是定時、定量,保質按量飼餵生豬,不能讓強者過飽,弱者捱餓;三是定溫,要注意防寒保暖;四是定質,飼料質量一定要穩定,不能經常更換飼料品種,並保持飼料新鮮、營養全面。

  2.2抓“三改” 改喂單一飼料為分多階段的全價配合飼料,以滿足豬在不同生長、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充分發揮豬的生長潛能;改喂稀料為溼料,即手抓成團不流水、鬆手即散開,以利於提高生豬採食量;改喂大豬為適時出欄,一般90~110kg出欄為宜。

  2.3抓“兩分” 即“分群管理,分欄飼養”,根據性別、年齡、體重、強弱和生產用途合理分群、分欄。成年公豬、懷孕後期母豬及哺乳母豬宜單欄飼養,斷奶母豬、空懷母豬可小群飼養;仔豬和肉豬飼養密度要適宜。

  3.種豬的飼養管理

  3.1種公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要求品種優良,睪丸大,兩側對稱,體軀健壯而靈活,膘情中等、腹線平直而不下垂;實行單圈飼養,定時定量飼餵,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保障公豬足夠運動,每天驅趕運動1~2小時;選購公豬要在無疫區的豬場選購;配種前要先驅蟲,再及時注射相關疫苗;適度配種,定期採集公豬精液進行鏡檢,評定精液質量,調整飼養管理,合理安排配種次數,保證種公豬正常配種能力;嚴格執行配種計劃,認真填寫配種記錄;及時淘汰劣質種公豬。

  3.2後備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選擇符合品種特性和經濟要求的後備母豬:有6對以上乳頭,發育良好,分佈均勻;體型良好、勻稱,背線平直,臀部豐滿;外生殖器發育良好,無特定病原病;後備母豬要在無疫區的種豬場選購,待豬適應環境後,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蟲的驅除工作;必須飼餵後備母豬專用料,而不能喂生長肥育豬料;配種前一段時期按摩乳房,刷洗軀體,建立人豬感情,使母豬性情溫順,好配種,產後母性良好; 配種前一段時間飼餵優質青綠飼料,可促進發情、排卵;配種:後備母豬初配適齡7~8個月,體重100kg以上。每天早晚細心觀察母豬發情、適時配種,不漏配,配種的有效時間是發情開始後12~36小時。有條件可採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繁殖水平。

  3.3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配種2~2.5個月後改群飼為個體飼養;及時檢測出復發情或未受孕的母豬;母豬在產前7~10天轉入產房適應環境,做好產房消毒衛生工作;預產前7天飼餵量逐漸減量,直到產仔當天停喂飼料。

  3.4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產前將母豬乳房、陰部清洗,再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產後注射一針青鏈黴素,防止產期疾病;準備好仔豬保育箱、保溫燈、5%碘酒、乾淨毛巾、剪刀、結紮線、母豬產仔記錄表等;分娩時,有專人看護,母豬產後做好子宮清洗、消炎工作,以幫助惡露排出和子宮復位,也有利於母豬斷奶後再發情;要及時檢查母豬的乳房,對發生乳房炎的母豬應及時治療;母豬斷奶前2~3天減少飼餵量,斷奶當天少喂或不喂,並適當減少飲水量,待斷奶後2~3天乳房出現皺紋方能增加飼餵量。

  3.5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 將斷奶的母豬小群飼養***一般每圈3~5頭***,有利於發情和配種;做好母豬發情觀察和發情鑑定,並適時做好配種;斷奶後對於發情、異常發情、復發情的母豬要多觀察,可採用公豬誘情和藥物催情。

  4.仔豬的飼養管理

  4.1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抓乳食,過好初生關:一是做好接生,防止壓、擠、冷,降低死亡率。二是消毒剪臍、剪齒、剪尾,防止感染。三是固定乳頭,儘早吃到初乳;抓開食,過好補料關:一是及時補鐵、補硒,防止貧血、水腫病、白肌病的發生。二是及時補水,補充清潔飲水,並稍加酸甜味,防止飲汙水惡癖,引起下痢。三是及早補料,一般5~7天開始補料,以促進仔豬胃腸道發育,解除牙床發癢,降低斷奶後吃料的應激;抓旺食,提高斷奶窩重,過好斷奶關。隨著仔豬快速增長,營養需求增加,應適時增添乳豬料的餵養,以提高斷奶仔豬平均窩重。

  4.2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為減少斷奶、分欄應激反應,斷奶5~6天要控制仔豬採食量,以喂7~8成飽為宜,實行少喂多餐。同時,保持原飼料餵養1~2周,給足飲水,並加入電解多維等抗應激藥物;做好保育室消毒工作。仔豬進入保育室後,要做好通風換氣與保溫工作,預防呼吸道疾病;按程式及時進行防疫、用藥和驅除體內外寄生蟲;強弱仔豬要合群飼養,並保持適宜密度,一般0.24~0.3m2/頭,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異食現象的發生。

  5.育肥豬的飼養管理

  外購仔豬育肥要在無疫區選購品種優良的健康仔豬,調回後,先隔離飼養,5~7日內不能過量採食,待豬隻完全適應環境後轉入正常飼餵,並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蟲的驅除工作;轉欄、並欄時,用3~5天時間訓練定點採食、飲水、排洩和睡覺,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按程式及時進行防疫注射、用藥和驅除體內寄生蟲;每天檢查豬隻採食、飲水、健康狀況,及時處理病、殘、死豬;實行全進全出制管理,消除疾病在豬群之間的傳播;根據市場行情,適時出售。

  生豬飼養方式

  一、仔豬早期斷奶法。

  在我國,母豬哺乳期大都為2個月左右,1頭母豬1年最多產2胎,空懷時間較長,利用效率不高。而1頭母豬年消耗飼料500千克,所以,每年產的仔豬越少,成本就越高。實行仔豬早期斷奶,是提高母豬繁殖力的一項有效措施。

  1、適宜斷奶日齡:斷奶日齡可根據生產任務和技術水平自行確定。從生理上分析,母豬在產後不早於3-4周斷奶、配種,不會導致母豬以後各胎的繁殖障礙。仔豬斷奶時,體重不少於4.5-5千克,生長髮育正常,這時已有一定的適應環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人工培育不會有很大困難。

  2、斷奶方法:可採取一次性突然斷奶,把母豬突然趕走,仔豬留在原舍。母豬在斷奶當天停止喂料***喂水***,然後恢復空懷期的飼料量及配料。仔豬應在7日齡左右開始誘食,並設小水槽,斷奶後就會很快適應吃料,飼料可幹喂,也可溼喂。

  3、注意事項:仔豬的飼料應滿足生長髮育的需要,一般在仔豬飼料內應多配黃豆、豆餅、魚粉等蛋白質飼料,使飼料的粗蛋白質水平在22%以上。可新增適量飼料酵母,有甜味的物質,以提高適口性。黃豆必須炒熟飼餵,以免引起腹瀉。

  人工哺育的仔豬必須加強管理,不適宜的溫、溼度,惡劣的衛生條件、不適當的日糧、無規律的飼餵都有可能導致早期斷奶的失敗。

  二、仔豬離地籠養法。

  離地籠養仔豬是國外的一項先進養豬技術,具有較多優點:

  ⑴可用加溫和通風的方法調節溫、溼度,做到籠舍內冬暖夏涼,有利於仔豬的生長髮育。

  ⑵可獲得較好的飼料報酬,採用自動飲水器、自動食箱,讓仔豬自由採食。尿糞漏到地面,使之不汙染或者少汙染飼料,以保持籠舍和飼料的清潔衛生。

  ⑶便於觀察和管理。

  ⑷有利於防治疾病。

  ⑸能提高欄舍的利用率並節約勞動力。每個面積為5平方米的仔豬籠,可養仔豬8-10頭,1個飼養員可管理400-500頭仔豬。

  離地籠養仔豬籠的設計:每間仔豬舍的有效面積為60平方米,安裝兩排籠,每排3個。每個仔豬籠的面積為5.2平方米,內裝250瓦紅外線保溫燈泡1個,鴨嘴式飲水器2個,飲水器距籠底高度為20釐米1個,30釐米1個。自動食箱用2×3角鋼和鍍鋅鐵皮做成,入料口寬,前高後低易倒料,設有活動擺,當仔豬吃食時,碰到活動擺,飼料即隨之外流。

  廣州市良種豬場曾對40日齡的杜洛克仔豬公母各20頭飼養30天進行離地籠養的試驗,平均每增重1千克只消耗飼料2.1千克。由於籠的面積較小,豬沒有運動場地,仔豬在籠內飼養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80-90日齡,或體重超過50千克時就應落地飼養,否則四肢會出現畸形。

  三、生豬合欄新方法。

  新購進的豬與原存欄豬合欄,或欄舍之間的豬進行調整合並時,須經較長時間的咬鬥,才逐漸適應新環境,這期間生長速度大為降低,使豬安靜地合欄,方法不少,但效果好的不多,這裡介紹一種有效的方法:先把原存欄豬趕出欄外,在新進豬的原欄豬身上噴酒,欄舍也用酒噴一遍,然後將新豬放進欄,再把原欄豬趕回欄。豬相互識別主要憑氣味,由於這時四處均充滿酒味,互相聞不出異味,因而原欄豬識別不了新進的豬。同時,讓新豬先進欄,原欄豬後進欄,會使原欄豬失去霸欄習性,此方法可很大程度上避免咬鬥、不合群的現象發生。

  生豬養殖方法

  一、母豬的飼養與管理

  母豬的飼養比較粗放。以青粗飼料為主,飼料搭配多樣化,起到營養互補作用。在懷胎後期和哺乳期適當加喂精料。配種前瘦弱的母豬,應在配種後補喂精料,使其儘早恢復體況。這種飼養方法成本低,經濟效益高。

  對母豬採取單圈飼養。懷胎母豬有兩個關鍵時期,一是配種後 17~22天,是受精卵在子宮角著床期。如果這個時期管理不善,一圈放幾頭,豬之間互相鬥毆、擁擠,圈舍高低不平,使母豬摔倒或追打母豬,都易造成流產。飼料中應加入食鹽、骨粉或蛋殼粉及維生素、礦物質等。此期過後,可多用青粗飼料,少用精料,以防母豬過肥。二是懷胎90天至產出,是胎兒極度發育階段。尤其是在最後20天內,胎兒的增重佔其初重的60%左右,母豬食慾旺盛,如果飼養管理不好,胎兒發育不全,母豬也會因消耗本身營養物質而消瘦。反之,如母豬喂得過肥,也會造成胎兒流產或生產死胎。

  二、母豬的發情與配種

  母豬是多週期發情動物,可全年發情配種。發情周期為21天。母豬適宜的初配年齡:引進品種為8-10月齡,體重達100公斤左右;地方品種為6~8月齡,體重70公斤~90公斤。配種過早,會影響母豬的生長髮育和產仔初生重及泌乳力。

  配種要掌握好時機, “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間。”配種的適時與否還和品種有關,地方品種發情徵狀明顯,主要表現為:***紅腫,流出黏液,頻頻排尿,舉動不穩,爬跨,食量下降,在按壓母豬背部時站立不動、兩耳豎立等。瘦肉型豬性成熟較晚,發情徵候不明顯,飼養員必須認真觀察和掌握每頭母豬***變化和行為表現。***母豬多在發情開始起的第2天下午或第3天上午配種,按壓母豬腰部位不動,讓公豬爬跨時配種最適宜。為使母豬多受胎,採取重複交配和雙重交配的方式。重複交配是發情開始後20~30小時配一次,然後間隔12~18小時,再用同一頭公豬配種第二次;而雙重配種是用不同品種的兩頭公豬先後間隔5~15分鐘分別各配一次。這樣可提高受胎率,達到多懷高產的目的。

  三、母豬的受胎與產仔

  母豬配種後,20多天不再發情,並且食量增大,毛有光澤,性情變得溫順,疲乏、貪睡,***收縮,尾巴下垂,就可以認為是懷孕了。懷孕到 90天左右,用手輕壓腹部,能觸到胎兒。母豬的懷孕期為112~116天***本地豬妊娠期短,引人的豬種較長;幼齡豬妊娠期較短,經產豬較長***,平均為114天,即“三、三、三” ***三月、三週、三天***。為了做好產前的準備工作,應將每頭母豬的預產期推算出來。

  產前7~10天,要徹底清掃、消毒產圈,墊以柔軟、切碎的墊草,準備接產工具,安排好日夜值班人員。產前3~5天,母豬出現臨產症狀:即乳房膨大、發熱,乳頭髮漲、發紅、光亮、變粗,有時可擠出少量的稀薄乳汁。陰門腫大、鬆弛,顏色發紅或紫紅色,從中流出稀薄的黏液。產前一晝夜或幾小時,多數母豬前面的乳頭中可以擠出或漏出帶黃色較黏的初乳。母豬行動不安,叼草墊窩,站臥不安,時起時臥,徘徊運動,尾根抬起,有時頻頻排尿,開始陣痛,從陰門中流出黏液,則說明馬上就要分娩。接產人員應認真消毒,做好接產準備,讓母豬進入分娩舍,移進分娩床。在母豬上床前充分洗滌、消毒,特別是母豬的乳頭應洗淨。以防母豬乳頭不潔,致使仔豬發生消化道疾病。在分娩過程中,嚴禁生人或小孩在現場看熱鬧或大聲喧譁,以免使母豬驚慌、亂動,影響分娩或壓死仔豬。全部仔豬產完後,接產人員應立即將仔豬口、鼻上的黏膜掏除擦淨,再擦淨全身,立即進行斷臍。排出的胎衣,要馬上清除掉,嚴禁母豬吞食胎衣。給產後的母豬喂些溫豆餅、麩皮或米糠水,並適當加些食鹽。分娩後2—3天,不要喂得太多太稠,飼料調製成稀粥狀,喂量逐漸增加。

  母豬有5~6年的經濟價值,好母豬有8年的經濟價值。老齡母豬應該淘汰,否則出現產仔少、產弱仔、產死胎等現象。母豬受胎率高低還與初產母豬配種過早、過晚、體況過肥、過瘦和生殖系統疾病等有直接關係。對屢配不孕的母豬,則要考慮到生殖系統疾病***如子宮內膜炎、陰道炎等***,應及時治療。


鵝的飼養管理方法
水牛飼養方法
相關知識
生豬飼養方法
香豬飼養方法
野豬飼養方法
特種野豬飼養方法
長白豬飼養方法
肉豬飼養方法
種母豬飼養方法
三元豬飼養方法是什麼
蠶寶寶剛出生的飼養方法技巧
蠶寶寶剛出生的飼養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