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蔘的繁殖有哪些呢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丹蔘別名山參、紫丹蔘、紅根、赤參、奔馬草,為醫藥工業的重要原料,需要量大,目前全國各地都有人工栽培。其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之功效。那麼你知道丹蔘是怎樣繁殖的嗎?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丹蔘怎麼繁殖

  1、分根繁殖:四川產區多采用分根繁殖。作種栽用的丹蔘一般都留在地裡,栽種時隨挖隨栽。選擇直徑0.3釐米左右,粗壯色紅,無病蟲害的一年生側根於2-3月栽種。也可在11月收穫時選種栽植。按行距30-45釐米,株距25-30釐米穴栽,穴深3-4釐米,施豬糞尿,每畝1500-2000公斤。栽時將選好的根條折成4-6釐米長的根段,邊折邊栽,根條向上,每穴栽1-2段。栽後隨即覆土,一般厚度為1.5釐米左右。據生產實踐,用根的頭尾做栽出苗早,中段出苗遲,因此,要分別栽種,便於田間管理。木質化的母根作種栽,萌發力差,產量低,不宜採用。分根栽種要注意防凍,可蓋稻草保暖。

  2、扦插繁殖:華北、江浙地區多采用扦插繁殖。一般華北於6-7月,江、浙於4-5月,取丹蔘地上莖,剪成10-15釐米的小段,剪除下部葉片,上部葉片剪去1/2,隨剪隨插。在已作好的畦上,按行距20釐米,株距10釐米開淺溝,然後將插條順溝斜插,插條埋土6釐米。扦插後要進行澆水、遮蔭。待再生根長至3釐米左右,即可移植于田間。也有的將劈下帶根的株條直接栽種,注意澆水,也能成活。

  3、種子繁植

  ①育苗移植:北京地區於3月,進行條播,覆土0.3釐米,播後澆水,加蓋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溼潤,約15天左右出苗。江浙地區於6月種子成熟時,採收後立即播種,復土以蓋上種子為度,播後蓋草保溼,10月移植於大田。

  ②種子直播:華北地區於4月中旬播種,條播或穴播。穴播行株距同分根法,每穴播種子5-10粒。條播溝深1釐米左右,覆土0.6-1釐米,畝播種量0.5公斤左右。如遇乾旱。播前先澆透水再播種。播後半月出苗。苗高6釐米時進行間苗定苗。

  丹蔘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1、鎮靜作用:丹蔘對中樞神經有鎮靜與鎮痛作用,改善神經性衰弱性失眠。

  2、心肌保護: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缺血損傷,可以提高耐缺氧能力。

  3、降血脂:丹酚酸與迷迭香酸有抗脂質過氧化。能降血脂,抑制粥狀動脈硬化。

  4、抗胃潰瘍:能保護胃黏膜,保護缺血性腎損傷。

  5、抗菌作用:丹蔘對敏感及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抗菌作用。

  6、改善學習記憶:丹酚酸對實驗性小鼠記憶障礙有改善作用

  7、改善迴圈:可以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與凝血功能。

  8、保肝作用:能保護肝細胞損傷,增進肝細胞再生,有抗肝纖維化作用。

  9、改善腎功能:丹蔘可以改善腎臟功能,增加尿素,肌酐,鈉與磷排

銀杏樹有哪些繁殖方法呢
淺談多肉植物的服盆養護方法
相關知識
丹蔘的繁殖有哪些呢
娃娃魚的繁殖有哪些
杜英的繁殖有哪些
三七和丹蔘的作用有哪些
三七和丹蔘的作用有哪些
養殖刺蔘的價值有哪些
丹蔘和黨蔘的區別有哪些在哪裡
廣玉蘭的嫁接繁殖有哪些
白牡丹茶的禁忌有哪些
關於紫薇花的養殖有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