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欖種植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烏欖用途與橄欖同。根入藥,可治風溼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燙火傷。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定植

  烏欖嫁接苗移栽成活率低,一般採用剛長出2~3片真葉的袋裝實生苗定植,株行距為4米×5米。基肥一般每穴放幹稻草15千克,石灰1千克,鈣鎂磷肥3~5千克和畜禽糞20千克。幹稻草、鈣鎂磷肥、石灰放底層,畜禽糞放在中層, 表土放上層。植時使根頸部平於地表,植後整好樹盤,覆蓋雜草。

  嫁接

  烏欖苗定植後第2年開始嫁接,嫁接宜在“春分”前後***3月中下旬***,即春 梢尚未萌動而枝條充實、芽眼飽滿時進行。嫁接前1個月,不再給砧木苗施肥,以提高嫁接成活率。選擇芽眼飽滿、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作接穗。接穗採下後立即 剪去葉片。在砧木距地面30釐米處採用腹接法進行嫁接,每株接1~2個接穗,成活後再將主幹在離介面上方10釐米處剪斷。

  烏欖嫁接後,要經常檢查其萌芽狀況,抹去砧木上的芽梢,減少養分消耗,保證芽的生長,提高成活率。接芽抽發後施薄肥,促梢壯體,及時解除薄膜包帶並護梢防風折裂。

  整形

  烏欖嫁接成活後第2年要定主幹促分枝,主幹高度一般在40~50釐米,第一層留主枝3~4條,主枝基角60~70度。鄰近枝條均勻分佈,以後各層分佈部位應跟相鄰層主枝錯開,幼齡樹的修剪採用短截疏枝與打頂控梢相結合,短截徒長枝,疏掉內膛枝、重疊枝,並在樹冠頂端打頂控梢開天窗,控制樹體高度。經過3年的整形修剪,可形成矮化、豐產和緊湊的自然圓頭形樹冠。

  烏欖的價值

  經濟價值

  種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業用油。木材灰黃褐色,材質頗堅實,用途與橄欖同。

  食用價值

  果可生食,果肉醃製“欖角”***或稱“欖豉”***作菜,欖仁為餅食及餚菜配料佳品。

  食用方法

  把生烏欖投進熱水中,焗浸數十分鐘,待它的肉變軟,隔去水,另浸入濃厚的鹽水裡,三天後即可以當鹹菜了。如果要作欖角,則用線把它分成兩半,中塞幼鹽醃製。若把它去核舂爛製成塊狀或調成漿狀,則叫做欖糕和欖醬。此外它還可以榨油之用。皮據說可作染料,其色鮮紅

  欖核椎開取其仁,便是“欖仁”,是制糕餅的高階餡料之一,廣式中秋月餅中的“五仁”,其中便有它的一分。所以每年也有許多人利用業餘時間斵欖仁以供餅家之需。欖核取去仁後剩下來的核殼是一種很好的燒料,潮州“功夫茶”功夫之一就是火炭,一般認為最好的炭,是欖核炭,其次才是“楝子炭”,取其火猛耐燒,少燼無雜味。因此欖核炭在舊社會遂成為士大夫們品名***草字名***的寵物了,欖核雕刻是廣東有名的手工藝之一,藝人們用它可以刻成船隻、花籃、人物、動物等等。一粒欖核刻成的船隻,其上有樓閣、人物,甚至器皿服用,應有盡有。這些核雕,是傳統的出口工藝美術品,此外也有人用它治印,只是不流行罷了。

  烏欖的最好品種是“車酸欖”,它的特點是味香肉軟,工夫甚少變壞***帶松香味***,已壞的烏欖,肉硬無味,不宜食用。

  烏欖之被人重視,已不自今日始,早在公元十二世紀時宋人筆記《嶺南代答》中,已有如下的記載:

  烏欖如橄欖,青黑色,肉爛而甘,亦可作蔬茹,核差長,其中仁味鬆美,薦酒泛茶皆珍,相饋遺者獨以核致遠,微暴幹,椎取仁

  廣府人吃欖豉,一般比較考究,起碼要加些油進去蒸熟才進食,但潮州人則非常簡單,只是浸鹽水到了一定程度,即可以拿來佐膳。

 

室內草莓種植技術
臥室種植什麼植物比較好
相關知識
烏欖種植方法
如何種植橄欖_橄欖種植方法
烏梅種植方法
何首烏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首烏種植方法
烏龍茶的功效與種植方法
多肉植物的夏季種植方法
三葉草花語與種植方法
鳳仙花冬天有什麼種植方法
多肉種子如何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