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如何飼養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我國屬於蝟科的動物有6屬7種,分佈最廣的是刺蝟,在我國東北、華北至長江中下游地區都能見到刺蝟的蹤跡。刺蝟的適應性很強,對環境要求不嚴。但刺蝟有喜靜怕光,晝伏夜出的習性,所以我們飼養時要注意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刺蝟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刺蝟飼養方法

  1.刺蝟飼養場地的建造

  根據飼養刺蝟的數量在圈裡壘一間5~10平方米的小房舍,房舍頂部和四周密封,不漏雨水。一旦脫離野生環境被人類當成寵物飼養,也就等於下達了對它的“死亡通知書”。記者曾經採訪過許多養過小刺蝟的人,除了其中把它放生的兩人外,其餘的刺蝟都是很快就死去了。所以,一般情況下,刺蝟會遠離人類的活動區域,喜歡把窩做在郊野荒地的邊緣或溪流邊上。隨著這幾年房地產開發的迅猛發展,大量的市民住到了郊區,強行成為了野生刺蝟們的鄰居。

  刺蝟膽小易驚,喜靜怕光,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因此,飼養刺蝟的場地應選擇在安靜處,儘量避開人為的干擾,應與交通要道、噪聲源及禽畜

  圈舍保持一定的距離。飼養場地分室內、室外兩部分,面積視飼養量而定,一般室內為5m2,室外為12m2場地周圍應以磚石砌成0.5m高的圍牆。室內鋪放一些乾草、樹葉及鍘碎的作物秸稈,以供刺蝟做窩之用。飼養室應有利於夏季遮雨避暑和冬季防風禦寒。室外是刺蝟的活動場所。頂部適當設定遮光掩體物,地面種植雜草和灌木,設定土堆和假山,以模仿刺蝟的野生環境。

  2.刺蝟飼養方法

  刺蝟食性較雜,動物性飼料主要有昆蟲、鼠類、鳥類、魚類、蛙類、蛇、蚯蚓以及動物的內臟等:植物性飼料有碎米***碎玉米、高粱***、麵粉***麥麩、麩面、玉米粉***、瓜果等。飼餵時,將動、植物性飼料按比例拌勻,煮熟並新增少許食鹽,在傍晚一次性投足即可,要求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不低於30%。野生刺蝟在馴養初期,應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以佔日糧的90%為宜。以後酌情逐漸減少動物性飼料用量,提高植物性飼料比例,投喂的飼料必須新鮮、乾淨。瓜果等飼料要清洗乾淨,特別要注意防止農藥中毒;不要投喂己經腐敗的動物內臟、死魚等。飼料最好現煮現喂,以免變質。總之,保持飼料的新鮮潔淨和葷素合理搭配,是人工養好刺蝟的關鍵。

  日糧飼餵量要根據刺蝟不同的生長髮育期和季節而定,一般體重50-150g的刺蝟日糧為50g;體重150-300g,日糧75g;體重300-600g,日糧100g,

  刺蝟在夏季生長較快,應多喂;冬季進食甚少,應少喂;入冬體眠期更應少喂。

  刺蝟為夜行性動物,傍晚前後一次性投喂飼料和清水即可。飼料可人工配合混拌均勻,煮熟。配方:玉米粉30%、麥麩20%、細米糠10%、魚粉5%、蔬菜 30%、骨粉2%、碘鹽1%、土黴素粉1%、氨基酸1%、微量元素適量。如將野外剛捕來的刺蝟進行人工馴養,動物性飼料要佔日糧的 80%,以後酌情逐步減少,增加植物性飼料的比重。投喂的飼料必須新鮮、乾淨,瓜果蔬菜要洗淨後投喂。如從市場買來的瓜菜還要先放在水池內浸泡1小時,再洗淨配喂,以防農藥中毒。同時,飼料要品種多樣化,飼料單一會引起刺蝟間相互咬鬥和拒食。

  刺蝟的日糧標準是:體重50~150克的日料為50克,體重150~300克的日料為75克,300~600克的日料為150克左右。刺蝟夏季食量大,生長快,冬季休眠,進食很少。

  3.繁殖刺蝟方法

  家養刺蝟應一雄一雌同窩,一般在4~5月份自然發情交配,年產1~2胎,2~4歲的刺蝟均有繁殖能力。母刺蝟發1青期躁動不安,陰部有分泌物,孕期為60天左右,每胎產仔4~6只,最多的產8只。刺蝟受精35天后體重增加,45天后行動遲緩,會陰部輕度水腫,臨產前尋草做窩。剛產下的仔蝟有軟刺而無毛,約20小時後軟刺豎起,併發出“吱吱”的叫聲。初生體重13~15克,仔蝟產下3天軟刺變硬,逐漸增多,10日齡睜眼,20日齡長出牙齒並能行走,30日齡左右能吃食,哺乳期 40~50天。3個月的小刺蝟平均體重可達320~350克,平均月增重100克左右,哺乳期和哺乳後的100天之間,是刺蝟生長最快的階段,要精心管理,以保證和提高皮的品質和張幅。

  在2-4歲均有繁殖能力,一般在4-6月發情交配。母刺蝟發情期間,表現為躁動不安,會陰部有分泌物。繁殖採取雌、雄同室混養讓其自然交配。

  母刺蝟受精35天后,體重明顯增加,45天左右行動變遲緩,會陰部出現輕度水腫現象,臨產前尋草做窩。刺蝟的孕期為60天左右,每胎產仔3-6只,多者8只。仔刺蝟成活率較高,一般刺蝟年產1月胎,也有個別的產2胎。初生刺蝟重13-15g,身軀光滑,有軟刺而無毛,3天后軟刺增多並變硬,10天左右睜眼,20天后出齒並可行走,30-40天能夠吃食,哺乳期為40-50天。3個月後,小刺蝟體重可達320g左右。哺乳期及此後的100天以內,是刺蝟一生中發育最快的時期,要精心管理,加強飼養。

  4.刺蝟的疾病防治

  刺蝟抗病力較強,只要平時加強管理,保持飼養場所的衛生,一般很少生病。

  刺蝟常見病有腸胃炎、皮癬和蛔蟲病。

  患腸胃炎的刺蝟,刺無光澤,行走無力,拉稀,拒食。可減少飼料投喂量,喂土黴素,每隻每次1片碾碎拌人飼料中投喂,日喂3次。也可注射慶大黴素,每次臀部肌注2.5萬單位。患皮癬的刺蝟,脫白屑皮,可外擦癬藥膏、膚輕膏。也可用醋浸菸絲24小時後加入敵百蟲藥***碾碎摻人***塗擦患部。患蛔蟲病的刺蝟,食慾不振,睏倦無力,可喂服蛔蟲淨,日喂2次,每次1片,連喂2天。對未患蛔蟲病的刺蝟,也要每年驅蟲2次,以保證刺蝟的健康生長和提高繁殖力。檢查刺蝟是否健壯,一看棘刺的光澤度;二看身軀是否豐滿,三看刺團的鬆緊。要經常觀察檢查刺蝟的採食和生長情況,發現患病刺蝟應及時治療。患胃腸炎的刺蝟,其棘刺無光澤,行走乏力,拒食,拉稀。治療方法是喂服土黴索,日喂3次,每次0.25g,患皮癬的刺蝟臉部、腿部、背部脫白碎皮,可外擦膚輕鬆軟膏或癬藥膏治療。患蛔蟲病的刺蝟食慾不振,表現睏倦乏力,以驅蟲淨日喂2次,每次2片。

  刺蝟的生物特徵

  刺蝟別名刺團、蝟鼠、偷瓜獾、毛刺等;是異溫動物,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

  刺蝟除肚子外全身長有硬刺,當它遇到危險時會捲成一團變成有刺的球,它的形態和溫順的性格非常可愛,有些品種只比手掌略大,因而現在有很多人將它當寵物來養。

  刺蝟有非常長的鼻子,它的觸覺與嗅覺很發達。它最喜愛的食物是螞蟻與白蟻,當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時,它會用爪挖出洞口,然後將它的長而粘的舌頭伸進洞內一轉,即獲得豐盛的一餐。刺蝟住在灌木叢內,會游泳,怕熱。刺蝟在秋末開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氣溫會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刺蝟喜歡打呼嚕,和人相似。因其捕食大量有害昆蟲,故刺蝟對人類來說是益獸。

  在野生環境自由生存的刺蝟會為公園、花園、小院清除蟲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園丁。當然,有時難免也會偷吃一兩個果子,這只是說明它餓極了。齒36~44枚,均具尖銳齒尖,適於食蟲;受驚時,全身棘刺豎立,捲成如刺球狀,刺蝟是一種長不過25釐米的小型哺乳動物,嘴尖,耳小,四肢短。雖然身單力薄,行動遲緩,卻有一套保護自己的好本領。刺蝟身上長著粗短的棘刺,連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當遇到敵人襲擊時,它的頭朝腹面彎曲,身體蜷縮成一團,包住頭和四肢,渾身豎起鋼刺般的棘刺,宛如古戰場上的"鐵蒺藜",使襲擊者無從下手。刺蝟扒洞為窩,白天隱匿在巢內,黃昏後才出來活動。刺蝟的嗅覺靈敏,以昆蟲和蠕蟲為食,也吃幼鳥、鳥蛋、蛙、蜥蜴等,偶爾也吃農作物。刺蝟每年4月開始婚配生育,一年一胎。初生幼仔背上的毛稀疏柔軟,但幾天後能逐漸硬化變為棘刺。入冬後,進入冬眠,要足足睡上五個月,才肯重新出來活動。蝟屬在各地都有冬眠現象。分佈在阿拉伯、撒哈拉沙漠的沙漠蝟進行夏眠;其親緣種印度蝟在斷絕糧水的飼養條件下能活4至6周,大耳蝟在印度也有冬眠期;刺蝟都有忍耐蟄伏期體溫和代謝率降低的能力,以此度過寒冷、炎熱或食物短缺的困難時期。

金錢龜吃什麼
穿山甲飼養技術
相關知識
刺蝟如何飼養
如何飼養非迷刺蝟的相關方法
如何飼養非洲迷你刺蝟
寵物刺蝟應該如何飼養
小貓如何飼養
如何飼養小麻雀的相關方法
小孔雀魚如何飼養
如何飼養龍貓
如何飼養雪納瑞幼犬
如何飼養圈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