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仔豬的飼養管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出生仔豬最危險的時期是出生後頭三天,約有60-80%哺乳仔豬死亡發生在這關鍵的三天裡。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止擠壓、預防腹瀉、提高免疫力對提高成活率尤其關鍵。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哺乳仔豬的管理

  1、接產

  接產時,接產人員的手臂應洗淨,並用0.1%的高錳酸鉀消毒,仔豬產出後應用清潔乾布擦乾口、鼻、全身的粘液***一頭母豬一塊布***,增強新生仔豬的活力,有的仔豬產出時呈假死狀態,應急救之。如人工呼吸***將仔豬四肢朝上,兩手分別伸屈兩前肢和兩後肢,促其呼吸***或在仔豬長鼻部塗酒精刺激呼吸。母豬產仔結束後,要用2%的來蘇兒或0.1%的高錳酸鉀水擦洗母豬***和乳房,肌注消炎針以免發生陰道炎,子宮炎和乳房炎。

  2、斷臍

  仔豬出生10-15分鐘內,在4-6cm處用大拇指將臍帶血液向仔豬腹部方向擠壓,用浸泡碘酒的線結紮後,用消毒剪刀剪短,並用2%碘酒塗抹斷端。此項工作在許多豬場會由於較為麻煩而單純用扯斷臍帶來代替,未進行結紮,考慮到鏈球菌病在許多場都存在,進行結紮是非常必要的,否則,開放的臍帶斷端會成為鏈球菌侵入豬體的有效門戶,許多豬場仔豬發生關節炎和膿腫與此有密切聯絡。

  3、剪犬齒

  仔豬初生時有8顆犬牙,由於無任何用處,還經常傷害母豬乳房,因此應剪掉。用一把快剪刀在牙的中部一顆顆剪去,斷面要平滑整齊,並用2%碘酒塗抹斷端,以減少細菌的感染。剪齒時嚴防動作過快,傷及齒齦。

  4、斷尾

  方法1:用專用斷尾鉗在仔豬出生後第二天在補鐵的同時直接在離尾根3-5cm處斷掉,然後用碘酒在斷尾處消毒。方法2:在初生時先用止血鉗用力鉗住尾巴,後用剪刀在止血鉗外方離尾根3-5cm處切斷尾部,後用碘酒在斷尾處消毒。

  5、早吃初乳,固定乳頭

  母豬分娩後頭三天內分泌的乳汁為初乳。初乳含豐富的幹物質、蛋白質、維生素、酸性大且含有鎂鹽及抗體。仔豬吃足初乳,將使仔豬在獲取豐富營養的同時獲得被動免疫,並能幫助胎糞排出和刺激幫助消化,而且初乳的好壞還將直接影響到仔豬的抗病能力和生長速度,因此吃足初乳也是養好豬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為仔豬腸道吸收抗體的水平隨出生時間的延長而呈下降趨勢,所以仔豬出生後6小時內必須全部吃到初乳,並固定乳頭。具體方法如下:仔豬出生後將其放入保溫箱,過半小時左右將仔豬放在躺臥的母豬身邊,讓仔豬自尋乳頭。待大多數仔豬找到乳頭後,對個別弱小或強壯的仔豬再進行調整;將弱小的仔豬放在前邊乳汁多的乳頭上,強壯的仔豬放在後面乳頭上,經過2-3天的人工輔助固定乳頭,仔豬就會自尋固定乳頭吃乳,從而使全群仔豬均勻、健壯、活潑。特別強調吃足初乳後應將仔豬放入保溫箱,以後每隔1小時放出吃初奶一次。

  6、加強保溫,防凍防壓

  初生仔豬的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行動不靈活,所以容易受涼或被壓而死亡。溫度低對仔豬的直接危害是凍死,寒冷又是壓死、餓死和下痢的誘因。要為仔豬創造溫暖的居住環境,如果使整個產房升溫,一則母豬不適應***母豬的最適的環境溫度是18℃左右***,影響母豬泌乳;二則要浪費能源,不經濟。可採用自制仔豬保溫箱,提高保溫箱區域性環境溫度***見表1***。

  保溫的具體措施:

  A、電熱板保溫:在保溫箱放置節能電熱板,根據仔豬對溫度的要求來調節電熱板的溫度,保溫效果好。

  B、紅外線取暖:在仔豬保溫箱或仔豬補料欄內裝設遠紅外線保溫燈,一般用150-250瓦燈泡。將燈泡吊在仔豬躺臥處,通過調節與地面的高度來控制溫度。

  C、厚墊草保溫:在保溫箱鋪上乾燥的墊板或麻袋,然後再墊厚草,一般厚度應在10釐米以上,並在補料間的上方用麻袋覆蓋,既保溫又透氣,但要勤換墊草以保持乾燥。

  D、火坑取暖:在相鄰乳豬保育間合建一個火坑,中間隔牆為火,向兩側地下挖一個25釐米寬的煙道,上面鋪磚,磚上抹***,該法成本低,在北方寒冷地區效果較好。

  7、去勢

  商品豬場一般都在哺乳期間10-15日齡進行去勢,實踐證明:7日齡去勢造成的應激比10-15日齡去勢來的小。去勢時要徹底,切口不宜太大,術後5%碘酊消毒。

  8、寄養

  仔豬吃過初乳後適當寄養調整,儘量使仔豬數與母豬的有效乳頭數相等,防止未使用的乳頭萎縮,從而影響下一胎的泌乳效能。寄養時,仔豬間日齡相差不超過3天,把大的仔豬寄出去,寄出時用寄母的奶汁擦抹待寄仔豬的全身。

  二、哺乳仔豬的飼養

  1、及時補鐵、補硒

  初生仔豬普遍存在缺鐵性貧血,鐵是造血和防止營養性貧血必需的元素,又是細胞色素酶類和多種氧化酶的成分。仔豬體內鐵的貯量僅夠維持6-7天,如不補充鐵,一般在10日齡左右就會出現因缺鐵而導致的食慾減退、被毛粗亂、面板蒼白和生長停滯等現象。因此,仔豬出生後2-3天必須補鐵。一般肌注右旋糖苷鐵或葡聚糖鐵1-2毫升***每毫升含鐵50-100mg***。在15日齡左右時再肌注一次。

  缺硒時,仔豬往往會發生下痢、白肌病等。病豬多是營養中上等或生長較快的仔豬,病豬體溫偏低,叫聲嘶啞,行走搖擺,嚴重者後肢癱瘓。一般在仔豬出生後3-5天肌肉注射0.1%亞硒酸鈉0.5毫升,斷奶前後再注射1毫升。

  2、及時補料、補水

  母豬泌乳高峰在產後3周左右,3周以後泌乳逐漸減少,而乳豬的生長速度越來越快,為了保證3周齡後仔豬能大量採食飼料以滿足快速生長所需的營養,必須給仔豬儘早開食補料。6-7日齡的仔豬開始長臼齒,牙床發癢,常離開母豬單獨行動,特別喜歡啃咬墊草、木屑等硬物,並有模仿母豬的行為,此時開始補料效果較好。在仔豬出生後7-10日齡開始用代乳料進行補料,補料的目的在於訓練仔豬認料,鍛鍊仔豬咀嚼和消化能力,並促進胃酸的分泌,避免仔豬啃食異物,防止下痢。訓練採取強制的辦法:***1***每天3-4次將仔豬關進補料欄,限制吃奶,強制吃飼料,這樣3-5天后就會慢慢學會採食;***2***將代乳料調成糊狀,抹到豬的嘴裡。同時要裝設自動飲水器,讓仔豬自由飲用清潔水。因為母乳中含脂肪量高,仔豬會喝髒水或尿液,引起仔豬下痢。此期,仍然很有必要定期檢查飲水器是否堵塞以及出水量是否減少等。

  三、防止拉稀,提高成活率

  1、引起仔豬拉稀因素

  主要有管理***如通風不良、溫差大、衛生差、溼度過大***、疾病***如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性***主要是球蟲性******等因素。初生仔豬抗病能力差,消化機能不完善,容易患病死亡,對仔豬危害最大的是腹瀉病,最常見的細菌性腹瀉有仔豬黃白痢,最常見的病毒性腹瀉有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性腹瀉,最常見的寄生蟲病腹瀉有球蟲病。同時注意預防脂肪性腹瀉:由於母豬過於肥胖或飲水不足***冬季飲水如果過冷,母豬飲水量減少***,乳脂率過高,初生仔豬難以消化吸收,尤其吃過濃乳汁常感口渴,如飲水不足或飲汙染水、尿液等導致腹瀉。

  2、預防拉稀措施

  除加強以上飼養管理外,還要求保持圈舍的衛生、清潔、乾燥,剩餘飼料、墊草、糞便及時清除,同時加強環境消毒,至少每週消毒一次;注意空氣的流通,空氣流通能及時排出有害氣體,防止呼吸系統及其它疫病的發生,通風時應避免冷風直吹豬體,換氣口設在舍內較高對稱位置,形成空氣對流,根據天氣情況調整通風量。並做好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及保健等。

  仔豬保健

  仔豬保健的時機應在仔豬最需要的幾個關鍵階段,而不是固定的3日齡、7日齡和21日齡。如在仔豬剪牙斷尾、閹割的時候,應激大且留下的傷口也加大了感染的風險;斷奶、轉群的時候仔豬面臨營養、環境、心理等巨大應激,也是極易感染副豬等細菌性疾病的高危期。因此,在這些關鍵階段給仔豬肌注速倍治是非常有必要的,效果也是非常顯性的。

冬季育雛雞的飼養管理
冬季山羊飼養及管理
相關知識
冬季仔豬的飼養管理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論文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視訊
冬季蛋鴨的飼養管理有哪些
冬季蛋雞的飼養管理
冬季孕牛的飼養管理
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
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_仔豬怎麼飼養管理
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論文
斷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