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飼養標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初生肉雛鴨體溫低,其絨毛保溫效能差,調節體溫的能力弱。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肉鴨在生長過程中一般需要飼餵2 一3 種日糧。0-2周與2 一7 周齡鴨對蛋白質的需要分別為22 %和16 %。而3 種飼糧飼養制度即0一2 周、2 一4 周及4 一7 周齡鴨的蛋白質需要則分別為20 %、18 %和16 %。日糧中代謝能濃度對雛鴨的生長速度影響不大,但增加日糧的代謝能水平,將有助於改善飼料轉化率和增加酮體脂肪含量。

  肉鴨的飼養管理

  初生肉雛鴨體溫低,其絨毛保溫效能差,調節體溫的能力弱。體溫常隨環境溫度的下降而下降,並處於“變溫動物”的狀態,低溫***低於25攝氏度***易引起肉雛鴨感冒或因取暖擠壓而造成窒息死亡。肉雛鴨15日齡以後,體溫調節機能才趨於完善,體溫開始恆定。所以,肉雛鴨在育雛期,第一週齡的舍溫應達到30攝氏度以上,然後隨日齡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齡左右,溫度可降至20攝氏度左右,並恆定至出欄。

  肉雛鴨的嗉囊和胃容積小,消化道短,每次採食和貯存的飼料有限,消化機能也尚未發育完全,消化能力弱。但是肉雛鴨生長髮育快,為促進其生長髮育,必須提供高營養和易消化的飼料。由於肉雛鴨消化道小而短***長約60釐米,只有成鴨的40%***,所以對飢渴比較敏感,因此飼料需少喂勤添,飲水終日不斷。鴨口叉深,食道寬大,能吞食較大的食團。鴨舌邊緣分佈許多小乳頭,這些乳頭與嘴板交錯,起過濾作用,所以鴨能在水中覓食。鴨肌胃發達,內壓高,消化能力強,肌胃內常貯存砂礫幫助消化,飼料中應新增0. 5%一1%的砂礫。

  肉雛鴨調節採食的能力差,而且貪食,出殼頭幾天如喂得過飽易發生脹嗦,引起消化不良、拉稀等,必須注意少喂勤添。但是3周齡後進入育肥期,則又要採取自由採食、自由飲水的飼餵方式。

  鴨屬雜食動物,食譜比較廣,很少有擇食現象。鴨的味覺不發達,對飼料的適口性要求不高,對異物和食物的辨別能力差,常把異物當成飼料吞食,所以必須注意飼料和墊料的衛生,防止發黴變質和異物混人。肉鴨喜食顆粒飼料,不喜食過細和豁性飼料。鴨有先天的辨色能力,喜食黃色飼料。鴨喜歡在藍色水槽中飲水,喜歡涼水,不願飲比體溫高的水。鴨有喜水性,但商品肉鴨不宜下水游泳,游泳會消耗很多能量,使日增重下降。鴨喜歡乾燥的棲息環境,潮溼的環境不利於冬季保溫和夏季散熱,而且腹部羽毛常因受潮和糞尿汙染而腐爛脫落。所以,鴨舍墊料的乾燥和衛生很重要。

  肉鴨採食多、飲水多,並有邊食邊飲的習慣,為避免弄髒飲水和浪費飼料,料盆和水盆的距離應在1米以上,中大鴨階段距離應在5米以上,飲水區要求排水良好並遠離墊料。為防止肉鴨嬉水,水盆上應加網罩。

  鴨有合群性,喜歡群居且不論日齡大小。但是,為確保肉鴨生長髮育的均勻,飼養密度不能過大,每群以400-1000只為宜。肉鴨3周齡後生長速度加快,所以前期必須提供高蛋白高能量全價飼料,後期粗蛋白雖可低些,但能量必須提高。3周齡以後,因增重快,腿部發育常跟不上,容易發生腿病,應每隔2-3小時把鴨群趕起來走動一下。

  肉鴨籠養,是繼圈養、放養之後新興起來的一種高效養鴨法。此法將現行的櫻桃谷鴨、北京鴨等優良肉鴨從雛鴨出殼到出籠上市全過程完全在房舍內籠養。

 

肉羊飼養管理有哪些方法
肉鴨的飼養有什麼方法
相關知識
肉鴨飼養標準
肉鴨飼養標準方法是什麼
肉雞飼養標準
肉兔飼養標準
肉牛飼養標準
瘦肉型豬飼養標準是什麼
肉雞的飼養標準是什麼
肉雞育雛階段飼養標準
肉羊的飼養標準有什麼
肉羊的飼養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