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飼養的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雛鴨是指0~5周齡的小鴨,此時的小鴨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差,不能獨立生活,只有人為地提供適宜的環境,雛鴨才能健康地生長髮育,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喂料關。冬季天氣寒冷,要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同時還應根據鴨群不同產蛋率適時調整飼料配方。此外,飼料中要適量摻入多種維生素,以滿足蛋鴨對各種維生素的需要。飼餵時,每天宜喂3~4次,飲與舍溫相同的清潔水,並每隔15天給蛋鴨喂3天魚肝油,每隻鴨子每天1毫升,這樣有利於提高或保持蛋鴨的產蛋率。

  二、防凍關。鴨的產蛋量與溫度有密切的聯絡。如溫度在0℃以下時,鴨的產蛋量會大幅度下降。冬季欲使蛋鴨保持較高的產蛋率,棚舍內的溫度以不低於6℃為宜。因此,為減少棚舍熱量的散發,防止寒風侵襲,可將棚舍四面通風處封嚴。如果天氣太寒冷,則應在棚舍內增設供熱裝置。另外,棚舍內的墊草應勤換,並保證地面清潔、乾爽,不可讓蛋鴨在潮溼、寒冷的地方過冬。

  三、放養關。冬季每天應根據天氣將蛋鴨放出棚舍外,讓其自由覓食、嬉水、活動,這樣有利於蛋的形成和產蛋。但放養時一定要選擇背風地方放牧,趕鴨時最好逆風驅趕,以免鴨羽毛被風揭開受溼受涼。同時,在蛋鴨下水運動時,一定要先讓鴨子在旱地上運動半小時後再讓其下水,這樣可防止鴨子下水後因水涼而抽筋。

  四、補光關。由於冬季日短夜長,對於產蛋高峰期安排在冬季的蛋鴨群,應注意用人工光照補充天然光照時間的不足。一般可在棚舍內離地面2米處,每30平方米左右掛一個60瓦的燈泡,並加上燈罩。開燈補照時間一般在每天晚上的5~8時及次日凌晨的4~7時。

  鴨飼養管理方法

  一、滿足野生食性需要:雛野鴨開食時,須在飼料中加入少量魚粉,幾天後可飼餵配合飼料,同時加入適量青綠飼料和小魚蝦、蚌肉、蚯蚓等鮮活動物。飼餵1個月後,要將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降到10%,適當減少魚粉、豆餅的比例,逐漸增加粗飼料,比例可達20%。同時,每天喂足100克菜葉、苜蓿、青草等青綠飼料,促使野鴨生長骨架,推遲發育。兩個月後,須減少粗飼料,將蛋白質飼料提高到18%。並繼續增加青綠飼料。

  二、營造適宜的野生環境:建造野鴨場舍,必須符合野鴨的野生習性,應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動場地。活動場地應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動場上可栽些樹木、草叢,在池塘中培植些藻類,營造一個適宜的野生環境。如果採用養放結合的飼養方法,飼養場地必須選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開闊、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時,要建造圍網和天網。天網高度距水面2米左右,周圍加圍網至水底,與天網聯成封閉體,以防飛逃。天網與圍網孔眼3釐米×3釐米,用尼龍網或繩網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鴨飼養面積為60平方米左右。

  三、加強馴化管理:

  1.精心飼餵雛鴨。1~30日齡的雛鴨要嚴格控溫,1~3日齡27~29℃;4~6日齡25~26℃;7~10日齡24~25℃;11日齡以後17~19℃。同時,地面要鋪鬆軟稻草,並隔欄餵養。雛鴨有堆睡習性,須日夜值班,防止壓死、悶死。開食時,要先飲水,保證足夠的飲水。每天飲水5~7次。

  2.馴化管理成鴨。31~70日齡,飼養密度每平方米為10~15只,50天后開始學飛,需嚴格防逃。要安排水盆,提供活動場地和野性棲息物。60~70日齡,要防止野鴨吵棚。野鴨由於體內脂肪增加和生理變化,野性發作,激發飛翔。這時,鴨群表現騷動不安,採食銳減,體重下降,須限制飼餵,增加粗飼料比重,飼養員要穿素色衣服,忌穿花鮮衣服。同時,要避免外人進入鴨舍驚擾群鴨。馴化半個月後,均會轉入正常。

 

鴨嘴魚飼養方法
鴨飼養與管理技術
相關知識
肉鴨飼養的方法
鴨飼養的方法
洋蟲飼養的方法
羊羔飼養的方法
小鹿狗春季飼養的方法
小金魚冬季飼養的方法
麝香龜飼養的方法是什麼
寵物鳥飼養的方法是什麼
獅子兔飼養的方法是什麼
獅子狗飼養的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