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飼養八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八哥是中國南方常見的鳥類。很多人喜歡養八哥,但是怎樣正確飼養八哥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飼養八哥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飼養八哥的方法

  籠具

  八哥籠有圓頂圓籠、平頂圓籠、拱頂方籠等***直徑和高均為40cm左右***。籠中置跳棍一根,食碗、水碗各一隻。籠底配置一塊盛糞板,一隻夾肉用的竹板。外接一件籠衣。

  飼養管理

  購回的雛鳥待其完全能採食後,用煮熟的雞蛋、饅頭、米飯、豆腐、昆蟲、黃鱔、青蛙、牛肉或瘦豬肉飼餵。可將活的黃鱔、青蛙剁成肉泥。每次喂3~5團,至雛鳥嗉囊充滿為止。喂完後用滴管吸水向其嘴內喂一點水,每隔1~2小時喂1次。絨毛雛可先安置在紙盒內,中間墊些碎布,餵過後放入窩中,將窩置於暗處。最好將一窩絨毛雛一起餵養,以便雛鳥相互取暖。

  已學會採食的幼雛在籠內每天加入蛋黃與飲水,加入量不要太滿,防止雛鳥產生扒料惡癖。每天清晨將鳥籠掛到視窗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1~1.5小時後,收回房內。中午將鳥籠放入水盆中,水面約高出籠底5cm,任其水浴。籠底的盛糞板在水浴前取下,浴後裝上籠底板再掛到視窗或戶外晾籠1~1.5小時。除了餵給蛋黃與飲水外,幼雛還得補喂些餌料如瘦肉、昆蟲等。切勿斷食、斷水。冬季寒冷提鳥外出時,要罩上籠衣。

  如何調教八哥學習說話

  雛鳥品質愈優良,小叫也愈頻繁。當雛鳥出現小叫時,即可開始調訓學人語了。方法是由簡單的發音開始,逐步組合成短的語言。在它小叫時,發簡單的音如啊、八、得、喂、哈、勒等逐步過渡成簡單的語言。如八哥子、貓來嘍、咪嗚、你好等。

  在學習期間,必須對其舌頭進行捻舌,在雛鳥小叫頻繁時,要觀察舌頭繭皮的老嫩,最好在繭皮已長長,但還未長厚長老時捻舌為好。雛鳥第一次捻舌在6月底至7月中旬進行。捻舌以晚上進行為好。捻舌的方法是左手固定雛鳥拉出其舌頭,用右手食指與拇指捻舌。

  為防止舌頭滑動,食指與舌底部要抹上香灰。捻時將舌部墊於食指上,拇指壓迫舌頭,輕輕左右捻壓使繭皮與舌頭分離為止。這一處理的好壞是八哥學語的關鍵。捻舌不當,輕則造成無法學語,重則引起雛鳥不食而亡。9月底進行第二次捻舌,優良雛鳥在10月份即能發出人語。

  雛鳥若在當年春節前仍未能學會人語,則因其發音已基本定型而無法學語了。馴成的八哥,不斷學會新的人語,到第二年秋天可學會3~5句人語。質量好的還可學得更多一些,而且開始與人對語。一般鳥需調養到第三年才能達到講話嫻熟的程度。

  八哥的生活習性

  八哥性喜結群,常立水牛背上,或集結於大樹上,或成行站在屋脊上,每至暮時常呈大群翔舞空中,噪鳴片刻後棲息。夜宿於竹林、大樹或蘆葦叢,並與其他椋鳥混群棲息。

  常在翻耕過的農地覓食,或站在牛、豬等家畜背上啄食寄生蟲。性活潑,成群活動,有時整合大群,特別是傍晚,整合大群在樹上過夜。夜棲地點較為固定,常在附近地上活動和覓食,待至黃昏才陸續飛至夜棲地。善鳴叫,尤其在傍晚時甚為喧鬧。

  野生八哥食性雜,主要以蝗蟲、蚱蜢、金龜子、蛇、毛蟲、地老虎、蠅、蝨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穀粒、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往往追隨農民和耕牛後邊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蟲、蠕蟲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蠅和壁蝨,也捕食像蝗蟲、金龜、螻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數是各種植物及雜草種子,以及榕果、蔬菜莖葉。

  八哥的外形特徵

  八哥通體烏黑色,矛狀額羽延長成簇狀聳立於嘴基,形如冠狀;頭頂至後頸、頭側、頰和耳羽呈矛狀、絨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其餘上體綴有淡紫褐色,不如頭部黑而輝亮;兩翅與背同色,初級覆羽先端和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寬闊的白色翅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尾羽絨黑色,除中央一對尾羽外,均具白色端斑;下體暗灰黑色,肛周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虹膜橙黃色,嘴乳黃色,腳黃色。

 

如何餵養草魚能增產
杜賓犬的飼養方法
相關知識
如何飼養八哥
小貓如何飼養
如何飼養小麻雀的相關方法
小孔雀魚如何飼養
如何飼養龍貓
如何飼養雪納瑞幼犬
如何飼養圈養羊
鱘魚如何飼養
如何飼養空懷期母羊
如何飼養種公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