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斷奶仔豬如何飼養管理?這是很多飼養人員都想知道的資訊。那麼有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

  仔豬斷奶後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斷奶仔豬易出現的問題

  斷奶意味著仔豬不再通過母乳來獲取食物。仔豬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一般為1周***,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斷奶關”。這期間若飼養管理不當,仔豬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1.1 生長倒扣

  斷奶仔豬由於斷奶應激,斷奶後的幾天內食慾較差,採食量不夠,造成仔豬體重不會增加,反而會下降。往往需1周時間,仔豬體重才會重新增加。

  斷奶後第1周仔豬的生長髮育善會對其一生的生長效能有重要影響。據報道,斷奶期仔豬體重每增加0.5kg,則達到上市體重標準所需天數會減少2-3天。

  1.2 仔豬腹瀉

  斷奶仔豬通常會發生腹瀉,表現為食慾減退,飲欲增加,排黃綠稀糞。腹瀉開始時尾部震顫,但直腸溫度正常,耳部發紺。死後解剖可見全身脫水,小腸脹滿。

  1.3 發生水腫病死亡

  仔豬水腫病多發生於斷奶後的第2周,發病率一般為5%-20%,死亡率可達100%。表現為震顫,呼吸困難,運動失調,數小時或幾天失死亡。屍檢可見胃內容物充實,胃大彎和賁門部粘膜水腫,腹股溝淺淋巴結、腸繫膜淋巴結,腫大,眼瞼和結腸繫膜 水腫,血管充血和腦腔積液。

  2、發生機制

  2.1 仔豬生理特點

  仔豬整個消化道發育最快的階段是在20-70日齡,說明3周齡以後因消化道快速生長髮育,仔豬胃內酸環境和小腸內各種消化酶的濃度有較大的變化。

  仔豬出生後的最初幾周,胃內酸分泌十分有限,一般要到8周以後才會有較為完整的分泌功能。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8周齡以前斷奶仔豬對日糧中蛋白質的充分消化。哺乳仔豬因母乳中含有乳酸,使胃內酸度較大,即pH值較小。仔豬一經斷奶,胃內pH值則明顯提高。

  仔豬消化道內酶的分泌量一般較低,但隨消化道的發育和食物的刺激而發生重大變化。其中碳水化合物酶、蛋白酶、脂肪酶會逐漸上升。

  2.2 仔豬的免疫狀態

  新生仔豬從初乳中獲得母源抗體,在1日齡時母源抗體達最高峰,然後抗體滴度逐漸降低。第2-4周齡母源抗體滴度較低,而主動免疫也不完善,如果在此期間斷奶,仔豬容易發病。

  2.3 微生物區系變化

  哺乳仔豬消化道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可減輕胃腸中營養物質的破壞,減少毒素產生,提高胃腸粘膜的保護作用,有力地防止因病原菌造成的消化紊亂和腹瀉。乳酸菌最宜在酸性環境中生長繁殖。斷奶後,胃內pH值升高,乳酸菌逐漸減少,大腸桿菌逐漸增多***pH為6-8時環境中生長***,原微生物區系受到破壞,導致疾病發生。

  2.4 應激反應

  仔豬斷奶後,因離開母豬,在精神和生理上會產生一種應激,加之離開原來的生活環境,對新環境不適應,如舍溫低、溼度大、有風,以及房舍消毒不徹底,從而導致仔豬發生條件性腹瀉。

  3、仔豬飼養管理措施

  3.1 補飼

  仔豬的生長非常迅速,在2-4周齡時,母乳所提供的營養物質已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同時補飼能減少斷奶後飼料轉換應激。據研究,12日齡開始補飼,21日齡斷奶時胃內鹽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均高於斷奶前未補飼的佴豬,補飼還可防止腸毛和隱窩加深的程度。

  日糧原料的選擇

  選擇適合佴豬消化生理特點的飼料原料,是配製高質量斷奶仔豬日糧、提高斷奶後採食量、提高生長速度和減少下痢的重量條件。這些原料包括脫脂奶粉、乳清粉、乳糖、噴霧乾燥血漿粉、優質魚粉、膨化大豆、去皮高蛋白豆粕等。據研究,乳清粉能明顯改善3-4周齡斷奶佴豬最初2周的生產效能,由於是乳製品,含天然乳香味,既能促進仔豬食慾,提高採食量,進入胃中又能產生乳酸,降低斷奶仔豬胃中pH值,有利於食物蛋白的消化。噴霧乾燥血漿粉含68%的蛋白質,而且含有抗病因子,口味又極好,是斷奶仔豬日糧的理想原料。

  酸化劑的使用

  仔豬消化道酸鹼度***pH值***對日糧蛋白質消化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在3-4周齡斷奶仔豬玉米-豆粕型日糧中新增有機酸,可明顯提高佴豬的日增重和飼料的轉化率。已知有機酸中效果確切的有檸檬酸、富馬酸***延胡索酸***和丙酸,新增量依斷奶日齡而定。

  酶製劑的使用

  仔豬日糧中新增酶製劑的目的是為了彌補斷奶後體內消化酶的活性下降,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改善仔豬的生長率,目前最為成功的酶製劑是植酸酶。

  高銅的應用

  眾所周知,仔豬日糧中新增高劑量銅具有明顯的促進生長的效果,並能提高飼料轉化率。新增量一般為0.02%--0.05%。

  高鋅的應用

  仔豬日糧中新增高鋅具有和高銅相似的作用,除能夠提高仔豬生長效能外,還能防止仔豬下痢。

  3.2 管理措施

  母去仔留

  斷奶仔豬對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很差,尤其是溫度變化。仔豬斷奶後,將母豬趕走,讓仔豬繼續呆在原圈,可以減少應激程度。

  適宜的舍溫

  剛斷奶仔豬對低溫非常敏感。一般仔豬體重越小,要求的斷奶環境溫度越高,並且越要穩定。據報道,斷奶後第1周,日溫差若超過2C,仔豬就會發生腹瀉和生長不良。

  乾燥的地面

  應該保持仔豬舍清潔乾燥。潮溼的地面不但使動物被毛於體表,而且破壞了被毛的隔熱層,使體溫散失增加。原本熱量不足的仔豬更易著涼和體溫下降。

  避免賊風

  研究表明,暴露在賊風條件下的仔豬,生長速度減慢6%,飼料消耗增加6%。

  2

  斷奶仔豬飼養管理要點—斷奶仔豬易出現的問題

  斷奶應激:斷奶後數天內可能出現食慾減退,營養不良,生長受阻,體重不僅不增加,反而可能下降,這個過程大約持續1周時間,是通常所說的“斷奶關”。1周之後才會慢慢適應,體重才會重新增加。

  仔豬腹瀉:斷奶仔豬由於採食飼料的成分完全改變,如果飼養管理不當,常會發生腹瀉症;

  預防措施

  ***1*** 合理過渡:採取“趕母留仔”的方法,以減少“斷奶應激”程度。合理組群,轉入保育舍的仔豬應同窩或個體大小基本一致。保育豬舍要保持清潔乾燥、良好通風,適當提高並保持舍溫穩定,防止賊風,每群20頭左右為宜。

  飼養過渡:仔豬斷奶後10-15天內的飼養管理應堅持哺乳期時的制度,飲水中新增少量食醋,選擇適合仔豬生理特點易消化的高質量的飼料原料配製斷奶仔豬日糧。

  ***2*** 藥物及微生態保健:仔豬斷奶前7天,在飼糧中新增,含有低聚木糖成分的硫酸新黴素粉或在飲水中新增貝立康口服液,可以迅速補充仔豬腸道內的益生菌的含量,促進仔豬對植物性飼糧的消化吸收,而且還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起到預防腹瀉的作用。***3*** 腹瀉症的治療:對於較少的在斷奶後發生腹瀉的仔豬,做到科學診斷,有條件的豬場先行藥敏試驗,選用敏感藥物進行治療。

  常用細菌性腹瀉可用:痢聖+腸炎康***各1支混合後肌注50公斤體重***。或者恩諾沙星+痢聖***各1支混合後肌注100公斤體重***

  病毒性腹瀉可用:銀健或長抗混感+諸欣***各1支混合後肌注100公斤體重***。全群投喂硫酸新黴素粉和利美佳粉。每噸飼料各新增兩公斤。連喂三至五天即可。

  前期補料注意事項:

  1、 仔豬教槽補料時,將飼料放入備料欄內的料槽內,喂乾料,不加水,每日30—50克,任其自由採食;

  2、 仔豬5周齡前,每日飼料分4—5次飼餵,不能一次投料過多;

  3、 換用同系列不同品種飼料時,建議使用者按喂料比例1/3、1/2、在5—7天完成換料過渡。

斷奶幼犬的飼養管理
斷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
相關知識
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論文
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
斷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論文
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視訊
冬季仔豬的飼養管理
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方法
仔豬的飼養管理技術_仔豬怎麼飼養管理
斷奶幼犬的飼養管理
蛋雞的飼養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