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魚怎麼養菠蘿魚的生活習性***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水黴病

  ***1***病原和症狀:病原體為各種水黴菌。傳染途徑:水蚤、病魚。養過2~3年魚的房屋到處有黴菌,新水2~3天就可汙染黴菌。在魚沒有外傷或魚體健壯時不發玻反之,即刻可以發玻雖有傳染性,但發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但病程長***幾個月***,也不容易根治。在魚外傷外長出白長毛或白毛纏身。魚卵更易感染。

  ***2***治療:沒有特效藥,以預防為主。保持水質的清潔,和魚體健壯。日常操作及撈魚時要輕巧,不要造成魚體外傷。

  用0.5%~1%食鹽可以抑制黴菌生長。通風多晒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以及流動的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此外,也可將患魚撈出,把外傷處的白毛用鑷子取下,在患處塗些呋喃西林乾粉,有一定療效。

  癤瘡病

  ***1***病原和傳播途徑:病原體為桿菌。傳播途徑:水蚤,病魚或工具。熱帶魚中有幾種易染此玻如二年的虎皮、一 年以上的小桃核、紅桃核、蔓龍。這類魚特別易因患此病而死亡。但發病率不算高。自然死亡率不高。

  ***2***症狀:魚體從肌肉層長出硬泡,有時能流出大量膿血。

  ***3***治療:待泡熟後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乾淨,塗呋喃西林乾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現身上有鼓包者撈出單獨治療。大型魚可肌肉注射青黴素***4~8萬單位***或用藥液沖洗瘡面。

  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外傷。

  爛鰓病

  ***1***病原:病原體為粘球菌,傳染途徑主要是病魚。從商店購買魚易帶此玻金魚、熱帶魚都易得此病,不易根治。

  常常併發腸炎,有時不出現任何症狀魚即死掉,只有撬開腮蓋或解剖後,才能確診此玻死亡率一般50%~60%,有時高達80%。

  ***2***症狀:腮絲由鮮紅變成蒼白,由外緣開始靡爛,脫落。腮蓋骨內充血,中心骨壞死脫落。腮絲之間粘膜增多,呼吸困難,輕者浮水面,重者沉箱底很快死亡。有的魚併發腸炎,解剖腸出血,亦有潰爛的斑點。輕者有食慾,重者無食慾。

  ***3***治療:個別魚得病撈出淘汰。如普遍患病,全池灑藥,停食4~5天。用紅汞治療,其用量以使水變色即可,能保持3~4天,亦可撒呋喃西林粉劑,濃度為1~2ppm。還可用抗生素***青黴素、金黴素、紅黴素***。90×45×60***釐米***1次用80萬單位,上、下午各1支,3天為一個療程。一般2個療程即愈。

  感冒

  由於水溫突然變化造成的,倒箱最易造成此玻***1***症狀:魚倒入新箱很快夾尾,不愛遊動,或輕度地左右晃動。有個別魚沉入箱底而又馬上竄上來。若不及時發現治療,可造成大批死亡。

  ***2***治療:掌握水溫恆定,停食2~3天,以1%的食鹽灑入箱內,一般1~2天即好轉。

  水螅

  ***1***症狀:水螅尖端有吸盤,另一端帶有觸手的口,吸盤能在玻璃、水草上吸附,身體與觸手在水中晃來晃去,爭吃餵魚的餌料。幾天之間繁殖滿箱,更易傳入其他魚箱。

  ***2***治療:特效藥為硫酸銅,90×45×60***釐米***箱可放綠豆粒大小結晶塊將它們殺死,但對養有水草的箱就不方便了。這種情況在發生初期***數量不太多,可放幾捆紫銅絲,3天左右可將它們殺死。紫銅絲可與水族箱中的酸根作用,生成銅的化合物,殺死水螅。目的達到後儘快取出銅絲,過多銅對魚有毒。

  魚蝨

  病原體為魚蝨,途徑是在餵魚蟲時常帶入魚蝨或有病魚存在。蟲體寄生於魚體表鱗片縫中吸取營養使魚逐漸消瘦,發病率不高,死亡率也不高,較易治癒。

  ***1***症狀:蟲體寄生魚體表鱗片縫之中。病魚表現不安,到處蹭。有的蟲體被蹭掉,有的蹭不掉。傳染較快。如發現幾條魚有蟲體,全箱要下藥。

  ***2***治療:大型魚,把魚撈出用鑷子鑷掉蟲體,患處可塗磺胺、呋喃西林粉劑。小型魚類,絕大部分已得魚蝨,可用1ppm晶體敵百蟲液體浸魚或遍灑魚箱,高錳酸鉀治療也有效,用量可掌握在水稍變色即可。

  水鼓病

  病原體尚不清,發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症狀:魚腹鼓大,最初有食慾,後期無食慾。最後浮水面或沉箱底不動。用手擠腹部流出黃色液體,病程較長,最後死亡。無法治療。

  立鱗病

  ***1***病原體:病毒。誘因是用低於原箱水溫的水,直接衝到了魚體受涼而引起的。

  ***2***症狀:魚的鱗片都豎起來,是因為皮下有水腫而引起。嚴重時鱗片脫落而死。發病率不高,死亡率高。

  ***3***治療:無特效藥。但可用1#3~2#3的海水養浴數日,可恢復健康。也可用抗生素及呋喃林乾粉消炎。有一定療效。

  菠蘿魚的生活習性

  性格較溫順,對水質要求不嚴,要求寬大水體和砂石、水草的環境,愛在水下層遊動。一般情況下性情溫和,但在飢餓或繁殖等需要大量營養時,也會襲擊小魚,宜和體型較大的魚混養。

  繁殖: 雌雄魚自擇配對,不可強迫,因此繁殖較難。6月齡左右,體長13釐米以上的菠蘿魚性腺成熟良好,繁殖期的雄魚體色比雌魚豔麗,並有紅色斑點和菠蘿紋。繁殖水溫28°C,硬度9—11度,寬大水體,但無需砂和水草,有光滑石塊附卵就行。產卵300粒以上,2—3日孵出仔魚,親魚有護幼習性,不用撈出。菠蘿魚屬大型卵生熱帶魚種之一,體形大,體長可達20釐米,眼大,有黃綠帶紅的光澤,口小,嘴端有紅色斑點,從背鰭末端至尾部有一深色橫條紋,豎著與菠蘿紋相似,故名菠蘿魚,又名新藍頭、新藍火口魚、西付羅魚、斑眼花鱸等,變異種有白菠蘿、藍菠蘿、草菠蘿、紅眼金菠蘿等。菠蘿魚的體色多變,隨年齡增長而變成淺黃色、古銅色、橄欖綠等,雄魚較雌魚色彩更為豔麗。

  菠蘿魚平時性情溫和安靜,在植有水草的魚缸中游弋,顯得非常斯文優雅,可是在餌料不足時,也會因爭食等原因襲擊小魚。在繁殖期雄魚變得十分凶殘,會對它不喜歡的雄魚突然襲擊,甚至追咬致死。菠蘿魚與一般觀賞魚不同,在繁殖配對上,要求自由戀愛,先建立感情,如雄雌能親切和睦相處,繁殖成苗有十分把握,如相互間不理甚至發現不睦現象時,應立即撈出,以免發生傷害。所以在菠蘿魚的配對上最好先將十餘尾魚從小養在一起,陸續挑選彼此感情好的配對成親。

  菠蘿魚體質強壯,適應能力較強,可使用較寬大的水族箱飼養,喜有沙石、水草的環境,愛在水的下層活動。食量大,食性雜,愛吃動物性餌料,如小蚤、線蟲、切碎的小魚等。適宜的飼養溫度為20℃,每日換五分之一的新水,並保持充足的光照,以利生長。繁殖期雌雄很好辨認,雄魚體色特別鮮豔,紅色斑點和菠蘿紋特別明顯,背鰭和臀經雌魚尖。繁殖用缸以80釐米×40釐米×30釐米為宜,缸中應放置一塊表面光潔平滑的石頭供產卵用,選用15釐米以上身體健壯的親魚進入繁殖缸。應在缸水中注入小量蒸餾水以促使發情。繁殖期水溫以保持26℃至28℃為宜。每次可產卵300—500枚,受精卵在三晝夜左右可孵出仔魚,再經4天,仔魚可自由活動,20天左右可進入正常管理階段。6月齡體長可達15釐米,開始進入性成熟期。在整個繁殖期親魚的最大特點是不僅不會吞食魚卵,且始終在旁守護,故從孵化到仔魚成長,親魚不必撈出單養。

菠蘿魚的生活習性

室內種植什麼花比較好
雲雀的飼養方法及基本要點
相關知識
可卡犬怎麼養可卡犬的生活習性
富貴竹怎麼養富貴竹的生活習性
垂耳兔夏天怎麼養垂耳兔的生活習性
獅子狗怎麼養獅子狗的生活習性
杜泊羊怎麼養杜泊羊的生活習性
八哥鳥怎麼養八哥鳥的生活習性
垂耳兔剛買來怎麼養垂耳兔的生活習性
豪豬怎麼養殖豪豬的生活習性
西施犬怎麼養西施犬的生活習性
布丁鼠怎麼養布丁鼠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