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怎樣養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抱”***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艇鮁魚”。不過河豚怎麼養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河豚的養殖技術

  小規格魚種養殖

  ***一*** 池塘選擇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質無汙染,週年水溫變化較小。若用半鹹水或淡水養殖,應選擇提水方便、路線短、揚程低的地方建池。池底基本不漏水、滲水,築堤建閘較容易。另外,要求交通、供電方便,池塘周圍無高大建築物,同時不易受風暴或洪水的衝擊。

  ***二*** 池塘清整、消毒

  在冬季或農閒時將池塘中水排幹,挖出池底淤泥,然後自然曝晒。魚種下池前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消毒。生石灰每畝用量為100~150kg,漂白粉用量為30~40ppm,一星期後蓄水放魚,並施足基肥,以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

  ***三*** 魚種放養

  魚種在室內培育到1.2~1.5cm,畝放1~2萬尾。運輸距離較近可用塑料桶帶水運輸,若運輸距離較遠則應用塑料袋充氧運輸,每袋裝800~1000尾,運輸時間在7~8小時內可保證成活率,運輸用水最好為3~5ppm的鹽水,放養時溫度應在18℃以上,注意袋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四*** 餌料投喂及水質控制

  魚種全長3cm前每畝池塘每天投喂1kg黃豆漿,以繁殖浮游生物,為魚種提供充足餌料,同時注意透明度,一般30cm左右;水色綠豆色,水中浮游生物數量豐富,但不成團或成群,不能在水中聚群施轉。若餌料生物過多,則應注入新水,降低生物密度,保持水質清新。通過有效調控溶氧和水質,多數魚種下塘20天后規格可達3cm左右,此時在投喂豆漿以控制餌料生物的同時,用鰻料做成黃豆大小的軟顆粒,間隔1m投喂一粒在灘上,以馴化魚種吃食鰻料的習慣,此時應分稀進行大規格魚種培育。

  大規格魚種養殖

  ***一*** 魚種運輸及放養

  為保證魚種質量,暗紋東方魨應為正宗魚種。選擇體質健壯、無病無傷、規格整齊、溯水性強的個體作為放養物件。運輸一般用塑料袋充氧運輸,3~4cm的苗種每袋裝100~150尾,可運輸5~8小時,成活率95%以上。苗種放養前最好用5ppm漂白粉或1ppm孔雀石綠消毒10分鐘,放養時應注意溫差不宜過大。暗紋東方魨應稀養,3~5cm的魚種池塘放養密度為2000~3000尾/畝,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水體交換量大的池塘可以適當加大放養密度,可每畝3500~4000尾。隨魚體生長,逐漸捕大留小,分稀養殖。

  ***二*** 馴養

  暗紋東方魨經馴化後可投喂碎雜餌魚肉、蝦、螺肉、蚌肉等。苗種放養一週內,用新鮮適口的魚肉、蝦肉、貝肉等作為開口餌料,進行馴化,使之逐漸適應養殖環境和餌料組成。待河魨魚習慣吃食後,逐漸在餌料中拌入人工飼料,並逐漸增加人工飼料的量。直至完全吃食人工飼料,馴食期間確保餌料鮮度是馴食成功的關鍵。

  ***三*** 投餌

  餌料以鰻料為主,每天餌料投喂量佔魚體重的3%~7%左右,投喂時需定位***投餌位置固定***定量***多喂多投、少喂少投,以魚吃飽為原則***,定速***投餌 速度按慢—快—慢的原則***,定質***餌料適口、新鮮、乾淨***。一般日投餌兩次。池中最好搭食臺,以便及時檢查攝食情況,若投餌後兩小時食臺上仍有剩餘餌料則需減少投喂量,食臺需常清洗、曝晒以免病菌滋生。

  ***四*** 水質調控

  河魨喜水質清新的環境,池塘養殖應根據水色、水質、透明度、溶氧及魚蝦活動情況不定期加註新水,每月大換水一次以改善水質。由於河魨生長適溫範圍為9~32℃,夏季池水溫度超過32℃時需注入溫度較低的深井水或河水以調節池水溫度,冬季因池水溫度低於9℃時需進入溫室越冬。另外,河魨魚對溶氧要求較高,當水中溶氧低於1·5g/L時開始浮頭,低於1.3mg/L時開始死亡,適宜的溶氧需保持在3mg/L以上,溶氧缺乏時需用增氧機或氣泵增氧。

  ***五*** 不同規格分養

  不同大小的河魨搶食能力差異較大,搶食時大個體常常攻擊小個體,嚴重影響小個體的攝食和生長。因而就對不同規格的個體進行分養,分養一般30~45天進行一次。保證充足投餌,及時分養和適當稀養可有效防止魚體的相互殘殺,提高養殖成活率。

  ***六*** 日常管理

  每於堅持巡塘,觀察河魨的活動,攝食及水色、水質情況、檢查養殖設施。每天定時測量水體理化因子。如水溫、pH值、溶解氧、氨氮、COD、PO4-P、透明度等,做好日常記錄,以利總結經驗教訓,指導以後的生產。每隔10~15天測定魚體生長情況,做好記錄,以作為投食的參考依據。通過4·5個月的精心飼養,當年魚種規格可達100~150g,成活率可穩定在85%~95%。

  河豚的歷史

  河魨飲食文化的發展與六朝建都南京有關。據史載,公元3世紀到6世紀末,三國東吳、東晉、宋、齊、樑、陳六朝相繼建都於建康*** 今南京*** ,這是一個經戰國之後中國思想界最活躍的時代。六朝建都南京,人流、物流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河魨飲食文化才有可能在長江下游興起。到了10~12世紀的宋代,文人志士紛紛修詩寫詞,才有河魨的諸多精彩描述。

  根據《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時代,長江下游沿岸的人們就品嚐過河魨,知道它有大毒了。2000多年前的長江下游地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屬地,吳越盛產河魨,吳王成就霸業後,河魨被推崇為極品美食,吳王更將河魨與美女西施相比,河魨肝被稱之為“西施肝”,河魨精巢被稱之為“西施乳”。人們品嚐河魨的習俗比當今日本人還有過之無不及,特別是品嚐河魨精巢時,對其潔白如乳、豐腴鮮美、***即化、美妙絕倫的感覺,不知該如何形容,有人聯想起越國美女西施,於是“西施乳”就在民間傳開了。 到了宋代景祐五年*** 公元1038年*** ,著名詩人梅堯臣在范仲淹席上,當同僚們繪聲繪色地講述河魨時,忍不住即興作詩:“春州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魨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李時珍在《本草集解》中還提到宋人嚴有翼在《藝苑雌黃》中說:“河魨,水族之奇味,世傳其殺人,餘守丹陽、宣城,見土人戶戶食之。但用菘菜、蔞蒿、荻芽三物煮之,亦未見死者。”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 畢30年功力,從上古炎黃帝至明代600餘部鉅著中悉心廣搜窮攬,全面總結了公元前21世紀至16世紀中國藥物學的成就,他在其鉅著《本草綱目》中說:“據草創於大禹、成書於夏、完善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古籍《山海經·北山經》記載,河魨名鈰魚,吳人說它的血有毒,肝臟吃下去舌頭就發麻,魚子吃下去肚子發脹,眼睛吃下去就看不見東西了。宋*** 約968年*** 人馬志在《開寶本草》中說:河魨,長江、淮河、黃河、海里面都有…”。

  古往今來,隨著生態環境的變遷,淮河、黃河的河道及入海口多次改變,黃河故道還遺留在江蘇漣水等地;現在江蘇的洪澤、淮陰、淮安、金湖、阜寧皆位於淮河下游,但人們在黃河、淮河中再也沒有見到過河魨。據作者調查,現黃河流域和淮河兩岸,包括蘇北地區的人們,根本就不認識河魨也不會食用河魨;而長江下游蘇南揚中地區的人們普遍認識河魨、嗜食河魨,至今傳承的河魨飲食文化與蘇東坡、梅堯臣等的描述完全合拍。從古人對河魨分佈、生態習性、外部形態、行為的描述來看,“拼死吃河魨”中的河魨,應該指的是春天從海洋進入長江下游行生殖洄游的暗紋東方魨。
 

該怎樣養小鹿犬
怎樣養紅龍魚
相關知識
河豚怎樣養殖
荷花怎樣養殖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有哪些_杜鵑花怎樣養殖2
怎樣養殖好奶牛
斷奶期羔羊怎樣養殖
中華蜜蜂怎樣養殖管理
蜜蜂冬季要怎樣養殖
蜜蜂要怎樣養殖
小虎皮蘭的養殖方法_小虎皮蘭怎樣養殖
怎樣養殖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