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的飼養有什麼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鵝是食草動物,鵝肉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營養健康食品。鵝肉含蛋白質,鈣,磷,還含有鉀、鈉等十多種微量元素。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鵝飼養技術,一起來看看。

  鵝飼養技術

  溫度剛出殼的雛鵝,絨毛稀少,休質比較嬌嫩,調節體溫能力差,比其他雛禽體大而呆笨,為防止它們之間打堆壓傷或受熱“出汗”而成僵鵝,m要有2-3周的保溫期。

  家庭飼養雛鵝鵝苗,目前多采用自溫育雛法。將剛出殼的雛鵝放在筐、簍或紙箱中,放在熱炕上,上面加蓋N被或單被保溫,下面鋪乾燥鋸末或柔軟、不發眼的乾草及其它保溫物,每隔1-2天更換一次。雛鵝既怕冷、又怕熱,適宜溫度約在 25℃左右。隨著雛齡的增長,逐漸少給溫至不給溫。白天可放到圍欄中飼養,晚間再放入育雛箱中。經過這樣的鍛鍊,抵抗力逐漸增強,溫度可逐漸降低。育雛期所需溫度,可按日齡、季節及雛鵝體質情況參照表5進行調整。

  育雛的溫度是指育雛箱內墊草上5-10釐米處的溫度,而室溫是指育雛室內兩窗之間距地上1.5-2米高處的溫度。除看溫度表和通過人的感覺器官估測掌握育雛的溫度外,還可根據雛鵝的表現觀察溫度的高低。溫度適宜,雛鵝安靜無聲,彼此雖似靠,但無打堆現象,吃飽後不久就睡覺;如果箱內或屋內溫度過低,雛鵝叫聲頻頻而尖,並相互擠壓,嚴重時發生堆集;如果溫度過高,雛鵝向四周散開,叫聲高而短.張口呼吸,背部羽毛潮溼,行動不安。放出吃料時表現 A渴而大量飲水***見圖14***。發現上述兩種情況,應及時調整溫度,否則雛鵝容易生病。

  在夜間和氣溫較低時,在筐或紙箱上面蓋好單被或麻袋。應該經常觀察雛鵝動態,防止互相取暖而發生擠壓。發現擠壓時,可用手撥散雛鵝,使之活動,以便調節溫度、蒸發水氣。

  溼度鵝雖然屬於水禽,但怕圈舍潮溼,30日齡以內的雛鵝更怕潮溼。俗話說:“養鵝無巧,窩千食飽”。鵝舍內應開設通風換氣裝置保持乾燥,2-3天換一次墊草,使舍內相對溼度保持在60-65%。如舍內溼度大、溫度低,體熱會大量散發而感到寒冷,容易引起感冒和下痢,如舍內溼度大、溫度高,雛鵝向四周散開,體熱向外散發受到抑制,雛鵝感到悶熱,影響體內物質代謝,食慾下降,抵抗力減弱,也容易弓!起雛鵝發病。

  密度雛鵝生長速度較快,隨著年齡的增長,鵝體的長大,活動面積也相應擴大,箱內或筐中的數a要逐漸減少。通常每平方米養育1-5日齡的雛鵝20-25只,6-10日齡20 只,16-20日齡12只,用火坑或地下煙道育雛,不同日齡的飼養密度見表6,

  放牧與放水在氣溫適宜的季節裡,雛鵝在I周齡左右開始放牧。北方天氣較涼,15日齡以後,可到室外溫暖向陽的地方活動,開始時可活動1-2小時。隨雛鵝日齡增長及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逐漸增強,可延長在室外活動的時間,直至全夭。鵝善於吃草,尤其愛吃水稗草和芭類菜等,放牧要選擇草質幼嫩、附近有水源的地方。剛開始放牧,路程要近,時間要短。如離草場較遠時,可以將雛鵝裝入籃子裡或筐中挑往牧場放牧“開始放牧就可以讓雛鵝下水游泳,也叫放水。先在水淺***約10釐米左右***、水流緩慢處訓練雛鵝下水運動 10-20分鐘,就驅趕鵝群上岸,任其梳理羽***刻,待羽毛幹後趕回舍內。兩週後逐漸延長放水時間到蘭小時左右,每天放水2-3次。無水源的牧場,要帶著飲水及飲水工具,並在放牧後注意給以充分的休息時間。雛鵝身體怕髒、怕溼,露水未乾不能過早放牧。在放牧時,雛鵝張口喘氣,應立即讓鵝下水洗浴或趕到陰涼處休息。

  適時將雛鵝趕到水中游泳、洗浴,既可促使羽毛清潔,減少雛鵝互相啄斗的惡癖,又可促進雛鵝體內的新陳代謝,使其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長,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和適應性。R鵝放水,可根據氣候和雛鵝健康情況而定。天氣暖和時,可在出殼二週左右,天涼延遲到三週以後進行放水。另外還可根據雛鵝羽毛來觀察是否可以讓其下水或放牧。雛鵝在胸部羽毛未出齊時,不喜歡活動,常見它蹲伏草地上,胸部羽毛出齊後,天剛亮就跑到舍外,整日嬉遊於草場上,晚間也不願回舍。下水時應選擇晴朗暖和天氣,將雛鵝趕至淺水邊任其自由進入水中,切不可強迫趕入。

  炎熱夏季的中午前後,禁忌放牧、放水,烈日暴晒、日光直射雛鵝頭部易引起中暑。放牧場地要有遮陰的地方,如涼棚、樹蔭、灌木林等都是避免太陽直射的好地方。如遇陰雨應停止放牧,注意防止雷雨襲擊,雨後待泥地不枯腳時繼續放牧。氣溫低時,先在舍內驅趕雛鵝兜圈運動,增強禦寒能力,然後放牧、下水。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當發現體弱瘦小、行動遲緩、食慾不振、排糞異常的雛鵝,要及時隔離飼養、觀察,發現病鵝要及時進行檢查治療。

  鵝肝營養成分

  鵝肝因其豐富的營養和特殊功效,使得鵝肝成為補血養生的理想食品。鵝肝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膽固醇和鐵、鋅、銅、鉀、磷、鈉等礦物質,有補血養目之功效。鵝肥肝是在活鵝體內培育的脂肪肝。

  這種脂肪肝質地細嫩、風味鮮美,被歐美人士尊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鵝肥肝含脂肪40%—60%,相當於裝飾蛋糕的奶油。在這些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佔總脂肪量的65%—68%,而另外的三分之一是飽和脂肪酸。另外每100克鵝肝中含4.5—7克的卵磷脂,是正常鵝肝的3倍。鵝肥肝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銅、三醯甘油、卵磷脂、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可增加體內的酶活性,調解鈣、磷代謝,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

  鵝肝屬於高膽固醇食品,並且其富含於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會增加人體膽固醇的含量,至於商家宣傳的完全不會升高人體膽固醇含量,出於商業的目的更多。食品科學裡說“不飽和脂肪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其實是因為飽和脂肪會升高膽固醇,而如果用不飽和脂肪取代食譜中的飽和脂肪,那麼就會避免了飽和脂肪的“作惡”。鵝肝中也有三分之一是飽和脂肪,吃下去了一樣增加膽固醇含量, 而一起吃下去的那些不飽和脂肪對此無能為力。

  肥鵝肝含有油脂甘味的穀氨酸,故加熱時產生誘人香味。在加熱至35℃的時候,其脂肪即開始融化,故有***即化之感覺。

鵝飼養管理的技術
鵝的飼養成本分析
相關知識
鵝的飼養有什麼技術
冬季肉雞飼養有什麼技術
肉狗的飼養有什麼方法
肉鴨的飼養有什麼方法
肉驢的飼養有什麼成本
肉牛的飼養有什麼前景
山羊的飼養有什麼利潤
蓮藕的種植有什麼技術
大棚西瓜的種植有什麼技術
蝴蝶蘭的盆景要怎麼養有什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