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繁殖的新技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肉牛在養殖過程中,其繁殖技術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肉牛繁殖技術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肉牛繁殖新技術

  一、同期發情技術

  同期發情又叫做同步發情或發情控制技術。它是利用某些激素人為地控制並調整若干***供、受體***母牛在一定時間內集中發情,它可以對受控制的母牛不經過發情檢查即在預定時間內同時受精。

  現行的同期發情技術有兩途徑,都是通過控制黃體——延長或縮短其壽命,降低孕酮水平,使母牛擺脫孕激素控制的時間一致,從而導致卵泡同時發育,達到同期發情的目的。

  同期發情的處理方法主要有:

  1.孕激素處理:孕激素處理是人為地造成黃體期,控制發情。母牛處理一定時間後,同時停藥即可引起母牛發情,此類孕激素包括孕酮及其合成類似物,如甲孕酮、炔諾酮、氯地孕酮、18—甲基炔諾酮等。投藥方式有陰道栓塞,皮下埋植等。

  2.前列腺素***PG***及其類似物處理,前列腺素處理是溶解卵巢上的黃體,中斷週期黃體發育,使牛同期發情。

  由於前列腺素如氯前列烯醇等僅對卵巢上有功能性黃體的母牛起作用,而對群體來說,黃體存在於發情周期的各個階段,所以必須間隔11天后再用藥1次,才能使群體達到同期化。前列腺素的投藥方式有肌注、宮腔或宮頸注入。

  二、胚胎移植技術

  胚胎移植是對經超數排卵處理的供體母牛,用手術或非手術手段從其輸卵管或子宮內取出若干早期胚胎,移植到經過同期發情處理的另外一群受體母牛的相同部位,以達到產生供體牛後代的目的。

  1980年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Water Heap從安哥拉母兔上取出4細胞期的2枚胚胎移植到比利時兔的輸卵管內獲得成功。1951年胚胎移植在牛上獲得成功。我國胚胎移植技術起步較晚,最早開始於1973年,1978年在牛上胚胎移植獲得成功。目前國外鮮胚移植妊娠率可達60%以上,我國鮮胚移植受胎率可達50%~60%,凍胚為40%~45%。

  ***一***超數排卵

  超數排卵簡稱超排,指在母牛發情周期的適宜時間,用促性腺激素處理母牛,使卵巢比在自然情況下有較多的卵泡發育並排出多個有受精能力的卵子。超排技術的應用,可充分發揮優良種母***供體***牛的作用,加速牛群改良,同時也是胚胎移植的重要環節。

  1. 常用的超排處理方法:

  ***1***PMSG+PGF2α法在性週期第8~12天內1次肌注PMSG 2000~3000IU***老年牛劑量可大大一些***,48小時後肌注PGF2α15~25毫克或子宮灌注2~3毫克,以後的2~4天內,多數母牛發情,但PMSG不宜PGF2α同時注射,否則會導致排卵率降低。

  ***2***FSH+PGF2α法在性週期第8~12天內1次肌注FSH每日2次,連注3~4天,總劑量30~40毫克***第一次用量稍多,以後逐日降低***,在第五次注射的同時,注射PGF2α15~25毫克。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可在牛發情後肌注GnRH***LRH-A2或LRH—A3***200~300微克。

  ***3***促排卵類藥物經超排處理的供體,卵巢上發育的卵泡數要多於自然發情的卵子數,僅依靠內源性促排卵激素不能達到超排目的。因此,在供體母畜出現發情時,需要靜脈注射外源性hCG或GnRH、LH等,以增強排卵效果,減少卵巢上殘餘的卵泡數。

  ***4***孕激素如用孕激素作超排預處理,可以提高母牛對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

  超排處理的時期應選擇在發情周期的後期,即黃體消退時期,此時卵巢正處於由黃體期向卵泡期過渡。

  2.提高反覆進行超排處理的措施

  超排應用的PMSG、HCG、FSH及LH均為大分子蛋白質製劑,對母牛作反覆多次注射後體內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使卵巢的反應逐漸減退,超排效果也隨之降低。

  ***1***增加藥物的劑量在第二次超排處理時,可將促性腺激素的劑量加大,以到達正常的超排處理。

  ***2***間隔一定時間處理母牛每進行一次超排處理,使卵巢經歷一次沉重的生理負擔,需經一定時期才能恢復正常的生理機能。所以,在給供體體母牛作第二次處理的間隔時期應為60~80天,第三次處理時間則需長到100天,在每一次衝取胚胎結束後,應向子宮內灌注PGF2α以加速卵巢的恢復。

  ***3***更換激素製劑當連續兩次使用同一種藥物進行處理時,為了保持卵巢對激素的敏感性,可以更換另一種激素進行超排處理,以獲得較好效果。

  ***二***胚胎移植

  1.胚胎移植的意義

  ***1***通過胚胎移植可以充分發揮優良母畜的繁殖潛力,使優良供體免去很長的懷孕期,縮短繁殖週期,生產更多的優秀後代個體。2***利用超數排卵,一次可獲得更多的優良胚胎縮短世代間隔,及早進行後裔測定。

  ***3***提高生產效率,誘發肉牛懷雙胎,即向已配種的母畜***排卵的對側子宮角***移植一個胚胎,或者向未配種的母畜移植兩個胚胎。

  ***4***有利於防治疾病,減少由於本交引起的生殖疾病。

  ***5***胚胎的冷凍儲存可以使胚胎移植跨地域和時空,大大節約購買和運輸活畜的費用,還可以從養母得到免疫能力,更容易適應本地區的生態環境。

  ***6***胚胎的冷凍儲存,可以避免因遭受意外災害而滅絕,且費用遠遠低於活畜儲存,並且它與冷凍精液可共同構成動物優良性狀的基因庫。

  ***7***胚胎移植是研究受精作用,胚胎學和遺傳學等理論問題的一種良好手段。

  2.胚胎移植的生理學基礎和基本原則

  ***1***生理學基礎

  ①母牛發情後生殖器官的發育母牛的發情,配種都是受精妊娠的前奏,而發情配種的結局自然地就是受精和妊娠。大多數發情的母牛,發情後不論是否配種,或配種後是否受精,在最初一段時期***週期黃體期***,生殖系統均處於受精後的生理狀態下,此時高水平孕酮使子宮內膜的組織增生和分泌機能增加及生理生化發生特異性變化,在生理機能上妊娠與未孕並無區別。這就給胚胎成功的移植和在受體內正常發育提供了理論依據。

  ②早期胚胎的遊離狀態早期胚胎髮育和子宮沒有建立實質性聯絡,這使其可以脫離活體而被取出成為可能。

  ③胚胎移植不存在免疫問題受體母畜的生殖道***子宮和輸卵管***對於具有外來抗原物質的胎盤和胎膜組織,在同一物種之內,無排斥現象。

  ④胚胎和受體之間建立有效聯絡,保證胎兒以後的正常發育。

  ⑤胚胎的遺傳特性不受受體的影響。

  ***2***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則

  ①胚胎移植前後所處環境的同一性

  a.供體和受體在分類學上的相同屬性,即兩者須屬於同一物種。

  b.動物生理上的一致性。即受體和供體在發情時間上的同期性,一般要求相差24小時以內。

  c.動物解剖部位的一致性。即移植後的胚胎與移植前所處的空間環境相似性。

  ②胚胎髮育的期限胚胎採集和移植的期限***胚胎的日齡***不能超過週期黃體的壽命,最快要在週期黃體退化之前數日進行移植。通常在供體發情配種後3~8天收集胚胎,受體同時接受移植。

  ③胚胎的質量胚胎不應受到任何不良因素***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的影響而危及生命力,必須經過鑑定確認為正常者。

  ④供受體的狀況供體的生產效能,經濟價值均須大於受體,兩者均須健康無病。此外,還需強調的是胚胎移植只是空間位置的變換,而不是生理環境的改變。

  高檔肉牛養殖新技術

  飼養標準

  ①適合於150~20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0.1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玉米秸3公斤或酒糟15公斤,新增劑有尿素50克、食鹽40克、磷酸鈉20克、芒硝15克、瘤胃素60毫克。

  ②200~25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稻草2.9公斤或酒糟20公斤,新增劑有尿素60克、食鹽40克、碳酸鈣20克、芒硝18克、瘤胃素90毫克。

  ③250~30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2.6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玉米秸2.9公斤或酒糟25公斤,新增劑有尿素100克、食鹽65克、碳酸鈣10克、芒硝30克、瘤胃素160毫克。

  ④300~400公斤體重的牛使用:每日精料玉米5.7公斤、豆餅1公斤、粗料玉米秸2.3公斤或酒糟30公斤,新增劑有尿素150克、食鹽100克、芒硝45克、瘤胃素360毫克。

  此法把牛按體重分成5個段,用各自不同的配料及採食量飼餵,飼餵時先喂粗料後喂精料,每次餵給酒糟量為日給量的1/4,餘下的部分用於補充日糧採食的不足。日糧中粗料可用部分氨化微貯料代替,以提高日糧的營養和適口性。

  氨化和微貯料的加工方法

  ①粗飼料的氨化處理。將無黴變的農作物秸稈或稻草鍘成5~7釐米長,每100公斤用尿素4~5公斤、水9.3~11.7公斤拌勻後均勻地灑在秸稈草料上,裝入池中踏實後密封;也可裝入絲袋中垛起並用塑料布密封,溫度控制在10~15℃,1周後即可使用,隨用隨取,用後封好即可。

  ②粗飼料的微生物處理。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用於秸稈發酵的製劑。先將秸稈或稻草鍘成5~8釐米長,加微生物發酵製劑,並按說明發酵即可。
 

  

鱷魚飼養成本
鱷魚怎麼飼養
相關知識
肉牛繁殖的新技術
淺談紫薇的觀賞價值和主要繁殖管理技術
黃角蘭的養殖方法是什麼_黃角蘭的繁殖嫁接技術
金銀花的養殖方法和繁殖扦插技術
酸棗樹的繁殖栽培技術有哪些
蝴蝶蘭的繁殖方法技術有哪些
肉牛養殖的市場前景
肉鴿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肉牛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肉牛飼養管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