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護理誤區_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寶寶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新生兒寶寶正是需要父母精心呵護的時候,新生寶寶的護理是有什麼樣的誤區呢?新生寶寶如何做好護理工作?新生寶寶的護理誤區這個問題由小編來為您解答!

  護理新生寶寶的七大誤區

  誤區一:餵奶後用紗布擦口腔

  新生寶寶在餵奶或溢奶後,口頰內及舌上往往會殘留奶塊。有的新媽咪喜歡用紗布蘸水去擦,這是錯誤的,因為粗糙的紗布有可能損傷寶寶稚嫩的口腔黏膜,引起口腔感染。

  正確做法:餵奶後給寶寶喝少許溫開水,奶塊會被水沖走。

  誤區二:少洗頭髮減少脫落

  有些家長怕寶寶頭髮脫落,儘量少給寶寶洗頭。其實洗髮時脫落的都是處於脫落期的衰老的頭髮,不洗也會掉。但如果長期不洗髮,油脂及汗液刺激寶寶頭皮的毛囊會引起繼發感染,反而會影響寶寶頭髮的生長。

  正確做法:夏季每天洗1~2次頭髮,其他季節每2~3天洗一次。洗髮時可用嬰兒洗髮液抹在寶寶頭髮上,並用掌心輕輕揉擦寶寶頭皮,以促進血液迴圈。

  誤區三:用包被將寶寶紮緊

  到了冬季,家長怕新生寶寶受冷,往往喜歡用包被將寶寶包起來,外面再用布帶子將寶寶結結實實地捆起來,俗稱“蠟燭包”有的地區有包“蠟燭包”可使寶寶睡相好的說法。

  其實這對新生寶寶有害無益。一來限制了寶寶胸部的活動,影響肺功能,易發生肺部感染。二來壓迫了寶寶腹部,影響胃腸蠕動,使消化功能減低。三為寶寶四肢活動受到限制,不利於四肢骨骼和肌肉的發育,使動作發育延緩。

  正確做法:晚間可以給寶寶用睡袋,宜選用睡袋下方可開放的,便於換尿布。白天給寶寶穿上內衣、薄棉襖或毛線衣,再蓋上棉被就可以了。

  誤區四:滿月時剃胎髮及刮眉毛

  年輕媽媽聽從老人的說法,在寶寶滿月時剃胎髮、刮眉毛,認為將來頭髮和眉毛會長得濃密。然而寶寶面板薄嫩,嬰兒又不會配合,刮破面板容易使細菌乘虛而入引起感染。

  正確做法:嬰兒到4個月左右眉毛會自行脫落更換,不必颳去。到寶寶6個月後,父母可找有經驗的理髮師給寶寶剃頭。

  誤區五:寶寶不能多抱

  傳統觀念認為新生寶寶要少抱,常常抱寶寶易養成以後非抱不可的壞習慣。其實讓寶寶整日躺著,方便了父母,卻不利於寶寶。躺著時寶寶只能看著天花板,缺乏神經發育的各種有利刺激,不利於智力發育。

  正確做法:常抱抱寶寶,同時多和他說活,多和寶寶眼睛對視,增強感情交流,有利於他的大腦發育。

  誤區六:用尿布將肚臍包起來

  剛出生的寶寶臍部容易發炎,媽媽怕寶寶臍部感染,用尿布將肚臍包起來,其實這種做法很容易導致細菌生長繁殖,反而引起臍部感染。

  正確做法:每天給寶寶洗澡後或在寶寶大小便不慎弄髒了臍部時,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臍部消毒,這樣的方法持續10天左右,如臍部沒有感染可不再消毒。

  誤區七:新生寶寶沒有感覺

  有的父母認為剛出生的寶寶沒有知覺,聽不懂大人說話,也不能理解看見的一切,所以只要給吃給喝就行了。

  正確做法:寶寶出生後就能聽到聲音,能看到色彩鮮豔的玩具,也有味覺和觸覺。媽媽可逗他笑,輕輕地撫摸他的面板,與他進行目光交流,說說話,給他看看會轉動的玩具,這些都可以促進寶寶的智慧發育。

  寶寶發燒的四個護理誤區

  入冬以來,不少孩子感冒發燒,在流感高發期,兒科門診到處都可見到頭上貼著退熱貼的小孩。孩子一發燒,很多家長就顯得非常緊張、焦慮、不知所措了,他們老擔心發燒會燒壞小寶寶的腦子,於是,想法設法恨不得馬上就將孩子的體溫給降下來,甚至在體溫還不算太高的情況,都急著喂退燒藥、打針退燒等,最好是能達到立竿見影的退燒效果,其實,這些都是護理上的誤區,並不科學。發燒是身體在調動自身的免疫系統,讓它更好地工作,以防止感染,這是孩子利用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的一個表現,在對抗發燒的過程中,孩子的免疫力也得到不斷地提高。而且普通的發燒通常是不會損傷孩子大腦的,相反,如果採用過激的方式來退燒,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總的來說,孩子發燒時,家長最容易出現以下四個護理誤區。

  誤區一、通過“捂熱”出汗退熱

  常聽一些家長說:“吃點藥,捂一會,等汗出來就不燒了”,也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怕冷,因此要穿多點、蓋多點,於是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個憋得紅彤彤的小臉蛋,通過捂熱出汗來退熱的家長也不少,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孩子在發燒的時候,末梢迴圈變得較差,手腳摸起來可能會有些涼涼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孩子穿得不夠多。而且孩子在發燒的時候,包得嚴嚴實實反而會影響到機體的散熱,使體溫上升,甚至處於高熱狀態,在高熱時末梢血管可代償性擴張,使出汗增多,同時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寶寶長期在這種悶熱的高熱環境中,處於缺氧狀態,長時間下來,極有可能會導致機體多器官、多系統受累。

  正確做法:當孩子發燒時,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開,使其充分散熱,並注意室內空氣保持流動,但要注意寶寶手腳的保暖。

  誤區二、發燒不能洗澡或發燒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話很容易著涼,還有一些家長則認為,孩子發燒的話,幫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幫助他降溫了,其實這兩種做法都是不正確的。

  正確做法:發燒的孩子洗溫水澡更有利於散熱,如果洗澡不便的話,用溫水擦浴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降溫方法。用溫水洗浴或擦浴後要迅速擦乾全身,並換上乾爽的衣服,以免著涼。

  誤區三、一發燒馬上用退燒藥

  有些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燒,就馬上給孩子服用各種退燒藥,吃藥後沒有馬上見效時,又立即換另一種退燒藥。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

  正確做法:一般來說,孩子的體溫在38.5℃以下,我們都是建議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了才在物理降溫的同時給予退燒藥。目前市面上的退燒藥品種繁多,家長在選用時,最好選用兒童劑型的退燒藥,尤其是小嬰兒,可以選用一些滴劑類的退燒藥。在使用退燒藥的過程中,家長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燒藥後孩子體溫還是沒有降下來,也不能馬上再用一次退燒藥或者更換其他退燒藥,要間隔4-6個小時之後才能再服用退燒藥,同時,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於降溫。

  誤區四、孩子發高燒了也要等醫生再處理

  有些家長擔心給孩子吃了退燒藥後會影響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的判斷,或者不知道該給孩子用什麼藥,於是,孩子都已經燒得小臉蛋通紅了也還是不給孩子積極降溫,非要等到見了醫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經發高燒了,在家不處理就直接抱過來醫院,在診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確做法:如果孩子已經發燒到38.5℃以上了,就應該積極先給孩子降溫,尤其是已經高燒的寶寶,如果長時間高燒不處理的話,容易造成孩子高熱驚厥、暈厥等的發生。

  總之,孩子在發燒時,家長應該多點關注孩子的行為表現,而不是隻盯著體溫數字,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還好,就不必太過於擔心,但需要提醒的是,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由於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不能自行抵禦感染,一旦有發燒時,還是建議帶去醫院給醫生看看,最好不要自己自行給孩子用藥。

  新生寶寶的護理誤區的人還:

1.嬰幼兒溼疹的誤區

2.新生寶寶具有驚人記憶力

3.三個月寶寶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

4.如何預防新生兒感染

5.寶寶飲食有什麼誤區

父母不該對孩子說的話
危害孩子早教誤區
相關知識
新生寶寶的護理誤區_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寶寶
寶寶摔傷了父母該如何正確處理
選擇正確的潤脣膏的方法冬季如何正確護脣
新生兒臍帶如何正確護理
如何正確護理自己的膝上型電腦
孕育聰明寶寶的備孕方法_如何正確備孕
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護理痔瘡
如何正確合理的養生
寶寶的紙尿褲該如何正確選擇
寶寶的紙尿褲該如何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