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前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學前教育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開端,是基礎教育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興趣培養

  【摘要】學前教育舞蹈專業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舞蹈教學中,應通過舞蹈魅力的展示,以及豐富多彩的舞蹈文化,對學生的舞蹈興趣進行培養。本文針對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舞蹈教學;學前教育;學習興趣;策略

  本文立足於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在表揚和鼓勵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在入學前,沒有經過任何形式的舞蹈訓練。有些學生因為年齡偏大,未能有效開發身體的柔韌性、肌肉能力、深和柔軟度,這些學生在入學之後,需要從基礎做起。所以,教師應給予學生的適度的鼓勵和表揚,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每一次點滴的進步都適時地給予鼓勵。努力營造一種融洽和愉快的課堂氛圍,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喜歡舞蹈課,而不再是懼怕和反感這門功課。

  二、在美的感染中增強興趣

  舞蹈是一門人體動作藝術,承載著對於美的感受和體驗。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又是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所承擔的重大任務。所以,為了將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在進行舞蹈訓練的時候,教師應讓每一名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的感受美,使學生舞蹈學習興趣增強。在教學中融入美,在課堂上融入美,讓學生充分表現自己美的一面,而並不僅僅是追求舞蹈技術技能。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

  舞蹈教學一般都是採用口傳身授的方式,這是一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直至今天,這種方式依然是有效的、重要的和主流的。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教師該如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呢?在舞蹈輔助教學方面,多媒體教學方法非常有效。例如利用多媒體裝置錄製下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反覆的播放和觀看,學生會立即發現自己在動作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樣,教師在民族舞教學中,也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將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和民族風情的短篇進行播放,促進學生對該民族的特點進行更直觀和深入的瞭解,這種方式比課堂上教師詳盡的描述更加有效。

  四、採用多樣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除了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外,還可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兒童舞蹈學習中運用“舞林大會”等和舞蹈相關的比較火的電視節目,調動學生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的變換多樣,會讓學生感到生動有趣。他們也會因此愛上了舞蹈課,期待上下一節舞蹈課,這樣就逐漸培養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還可精心設計舞蹈展示,使學生在觀看作品和老師的表演中,能對舞蹈的美切身感受,進而產生想跳舞的衝動。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在表演前,應為自己表演進行有意識的鋪墊,通過全身心的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訓練的時候也能夠全神貫注,這樣會促進舞蹈訓練向更高層次推進。

  五、在多彩的課餘生活中昇華興趣

  業務生活的豐富多彩,不單單可使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同時還能使學生的心理負擔減輕。在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為了對學生的業餘生活進行豐富,學校可舉辦形式多樣的文藝活動,給學生提供足夠大的舞臺,讓他們在實踐中運用課堂所學知識,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通過開展文藝匯演和舞蹈比賽等形式,使舞蹈不單單是成為一門必修課程,還與他們的業餘生活密不可分。不管是觀看的學生,還是參賽的學生,都會在濃郁的舞蹈藝術氣氛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對舞蹈的興趣大幅提升。

  六、結語

  培養舞蹈學習的興趣,需要逐漸的積累,而舞蹈訓練的結果也並非能在短時期內體現。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舞蹈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的摸索,並真正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在提高學生舞蹈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勇於實踐和勤於動腦的能力,使舞蹈教學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高伊依.論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特殊性[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08.

  [2]王瑾.中美學前教育機構室內環境創設的比較[J].商品與質量,2011S8.

  [3]楊蓓.案例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教法課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109.

  [4]張鳴躍.學前教育重在底色培養[J].中關村,201109.

  [5]陳虹巖.當前幼兒師範專科學校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前教育研究,201108.

  [6]任芬.幼師專業舞蹈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1.

  範文二:農村學前教育論文

  摘要: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環境與城市幼兒園無法相比,但卻擁有比較豐富鄉土資源與民族特色資源。在農村學前教育中,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發多種學前教育資源。

  關鍵詞:農村;學前教育

  一、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現狀

  1.學前教育師資數量不足,學歷不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偏低

  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的師資數量嚴重不足,生師比例不合理,遠遠高於國家規定的全日制幼兒園1:7-8的師幼比。從學歷上看,貴州學前教師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有些地區的師資主要以鄉村聘用的代課教師為主,有些則是由其他行業轉行而來,沒有接受過正規、系統的職業教育,不具備教師資格,嚴重影響了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目前農村學前教師的工資標準低且不穩定,投保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較少,且無其他福利待遇。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工資待遇低,解決不了教師的後顧之憂,致使許多學前教育工作者缺乏工作積極性,甚至經常出現農村學前教育師資流失情況。

  2.學前教育教師業務素質較低,保教質量不高

  目前貴州農村地區學前教師隊伍良莠不齊、業務素質不精、教學水平不高[1]。教師缺乏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認為學前教育就是陪幼兒玩遊戲,看護幼兒的生活和人身安全而已。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很少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當地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落後的教育理念、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和素養,致使部分幼兒園出現了“小學化”“混齡化”的現象,這都嚴重違背了學前教育的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3.學前教育管理隨意性大,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在走訪的幼兒園中發現,學前教育管理也存在問題。從管理者園長來看,公辦園多為小學校長兼任,私立園則由缺乏專業知識的私人老闆擔任,在管理中實行與小學生同樣的管理方式。從園內配置上看,多數幼兒進園不接受健康檢查,部分私立園衛生條件惡劣,沒有保安系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從教學活動的開展來看,識字寫字是幼兒的主要任務,沒有系統的教學計劃、教學安排。在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方面,儘管有國家財政性經費投入,但數量嚴重不足,而且這很少的經費通常只投向縣級公辦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其他型別的幼兒園根本得不到各級政府的財政支援,因而農村學前教育處於一種比較尷尬的局面。約90%以上的農村幼兒園的辦園經費來自於向家長收取的保教費,以此來緩解農村學前教育的投入與實際需要差距較大的問題。

  二、制約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1.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後

  資金投入是農村學前教育事業順利開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由於貴州農村地區經濟和文化發展相對落後,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有限,致使農村幼兒園數量嚴重不足,辦園經費短缺,教師待遇差、師資匱乏、學歷水平和教學水平不高,甚至出現種種師資流失的現象,這嚴重影響到農村學前教育質量。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貴州農村幼兒家庭收入較低,部分適齡幼兒無法就近入園。不僅是因為保教費用較高,而且緣於大多數村寨根本無幼兒園,只能到鄉鎮中心幼兒園,路途遙遠又無校車接送,幼兒安全問題令人擔憂,所以幼兒入園率也較低。

  2.對學前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

  從幼兒家長方面來看,他們對於學前教育的理解與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農村地區幼兒家長文化程度較低,對兒童接受教育漠不關心,往往簡單地把幼兒園理解為託兒所,把教師理解為“看小孩的”甚至是“保姆”。部分家長送兒入園是為了孩子有人照管,自己能夠去從事勞動;也有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園教育沒有意義,因此並不將適齡兒童送入幼兒園,而是直接送入小學一年級,對兒童的成長髮育造成很多不良影響。對於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來說,認為農村幼兒教師不是國家正規編制,工資待遇全靠自己經營所得,與正規編制教師的待遇相差甚遠,致使學前教育教師缺乏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缺乏對學前教育方法、模式的長期有效探索,因而工作無動力,教學無信心[2]。

  3.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不健全

  當前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並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對獨立和完備的管理體系。負責管理各縣鄉學前教育事業的幹部往往身兼數職,且基本上都是非學前教育專業出身,對學前教育事業僅僅承擔參加相關會議、評比、檢查幼兒園等工作,沒有精力、也缺乏業務能力指導農村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在學前教育管理、教育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3]。

  4.在職培訓機制不完善

  學前教育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教育領域,涉及跨學科、跨專業,具有極強的複合性,學前教育教師更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有效的教師培訓機制才能確保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穩步提升。但目前各級各類的學前教育教師在職培訓制度、合理流動制度等尚不完善,致使教師幾乎沒有在職接受培訓的機會,而是封閉在自己工作的幼兒園當中,得不到知識的更新,不能滿足專業發展的需要;同時,學前教育教師補充和調配工作隨意性大,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勵和制約機制,因而無法真正發揮學前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貴州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有效對策

  1.轉變教育觀念,優化管理體制

  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領導的重視與支援,是發展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重要前提條件。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要明確學前教育的地位及作用,端正教育觀念,明確學前教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規定:“各級政府要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4]針對目前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職責不明確等問題,應努力探索建立“縣鄉結合,以縣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管理責任,不斷完善幼兒園工作制度和管理辦法,制定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和收費標準,建立幼兒園准入和督導制度,規範辦園行為。對於民辦幼兒園,要加強監督和管理,以便發揮其應有的補充作用。

  2.加大經費投入,實現多種形式辦園

  加大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是改善辦園條件的基本保障之一,但在目前貴州農村現有經濟條件下,大幅度增加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在積極爭取財政支援的前提下,拓寬經費投入渠道,努力實現辦園經費籌措渠道多元化。針對農村各地實際情況,通過“公辦民助,民辦公助”的形式,建立政府財政為主、社會廣泛參與的投入機制,統籌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

  3.解決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待遇、編制問題

  若要維持農村學前師資隊伍的穩定性,解決教師的後顧之憂,就必須努力改善農村學前教師的待遇和編制問題。為了引導和鼓勵合格教師到農村任教,地方政府可根據幼兒園的規模核定公辦教師編制數,為正規師範學校畢業的教師辦理公辦編制,以確保這些教師能夠評定職稱,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對於農村非公辦教師則應在住房、醫療及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公辦教師享受同等的待遇,以此來吸引和穩定更多的合格教師從事農村學前教育工作。

  4.加強農村學前教育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師資隊伍質量

  目前貴州農村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來源主要有師範學校及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高等和中等學校非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高中畢業生、農村中小學合併後的富餘人員等。其中,高等和中等學校非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和農村中小學合併後的富餘人員是貴州農村學前教師隊伍的“主力軍”。為了穩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必須加強農村學前教育教師的在職培訓力度,建立科學一體化的培訓體系。實行全員輪流制,使所有教師能夠不斷接受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和新方法;可以採取“外出參觀、學習”與“園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整合培訓資源,創新培訓內容,實現培訓教育常態化,切實建立起農村學前教師培訓進修的長效機制[5]。

  5.因地制宜,開發各種學前教育資源

  貴州農村學前教育環境與城市幼兒園無法相比,但卻擁有比較豐富鄉土資源與民族特色資源。在農村學前教育中,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發多種學前教育資源。如,在農村中有大量的沙石、植物、家禽家畜等,可以利用這些實物資源創設各種有利於幼兒學習的環境。同時,豐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也可成為農村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因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當代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整合這些資源既可以儲存、傳播民族文化,又可以促使幼兒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優先出版郝英傑學週刊2016-05-17 15:59

  2、分析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發展 優先出版李 瑞中國校外教育2016-05-23 14:31

幼兒安全教育論文範文3篇
關於學前教育相關畢業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學前教育論文
關於學前教育相關畢業論文
關於學前教育專業的論文
關於學前教育的求職信範文精選
關於學前教育的求職信範文
關於學前教育實習總結範文
有關德育教育的學前教育論文
有關大學生教育論文
關於護理教育論文範文
關於護理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