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以兒童為中心、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這是兒童教育的靈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兒童教育之家庭教育探析

  【摘要】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人盡皆知的古語,然而人之初也離不開教育。如何更好的處理兒童教育,這是社會大眾普遍關注的話題。本文試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入手,結合當今幼兒教育的三大板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並指出兒童教育之家庭教育中應該著重培養的內容,希望能更好的促進兒童教育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兒童 家庭教育

  時代的進步和社會壓力的重重作用,令人們越來越關注教育的重要性。早期的兒童教育在人的一生中佔有重要作用,重視兒童教育將對一個人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兒童教育綜述

  通俗來講,兒童教育一般是指在青春期到來之前對兒童或少年所進行的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培養和訓練,既包括思想、智力的開發,也包括性格的塑造和體魄的鍛鍊。總之,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構成了兒童教育。

  二、兒童教育的分類

  兒童教育是綜合性的教育,不僅僅是來自於父母的家庭教育,同時也受到來自幼兒園老師的學校教育,與此同時也與社會生活密不可分。然而,來自不同方面的教育對兒童的成長帶來不同的影響,綜合性的教育才塑造了兒童的健康成長。

  1.家庭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基礎。

  家庭教育是兒童從出生就接觸到的教育,是在兒童成長中最為基礎的教育環節。人從呱呱落地就接觸自己的父母,走過牙牙學語的階段開始步入人生蹣跚學步的幼兒階段,這其中不僅滲透著無限的父母關愛,也融進了看不見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兒童來說是最好的教育,兒童具有強大的模仿力,對於父母的言行舉止能夠模仿的惟妙惟肖,這在潛移默化中就成為了他們所接觸到的家庭教育。故而,這要求家長能夠規範自身行為,注重自身行為帶給兒童的巨大影響,時時刻刻做到以身作則。

  2.學校教育是兒童教育的助力。

  兒童到在父母的關愛中日漸長大,漸漸脫離父母的懷抱進入幼兒園階段,這意味著兒童開始接觸到家庭教育之外的學校教育。除卻在父母身邊度過的時光,白天的大多數時光兒童都在託兒所與幼師相處,這期間學習兒童、做遊戲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之外的學校教育。這種學校教育是集體教育,不僅能夠讓兒童體會到別人的存在,同時也促進了兒童自我覺醒的探索階段。在幼兒園,老師無論是教授兒歌或者背誦唐詩等文化課程,還是引導小朋友們吃飯睡覺做遊戲的生活事情,都將對兒童的心靈產生一定的影響。幼師只有充分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以真誠心關懷兒童,才能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促進兒童的基礎教育不斷提升。

  3.社會教育是兒童教育的推動力。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具備一定的社會屬性,社會是由個體組成的,人無法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兒童雖小卻也是社會中的一員,他們的成長也時時刻刻受到來自社會的衝擊和影響。在父母的關懷之外,他們要接受來自幼兒園的教育,同時也要學會與社會上的其他人打交道。無論是鄰居的叔叔阿姨,還是便利店的售貨員,或者是乘坐公交車的司機師傅,這些都是在兒童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社會人士,兒童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所感受的不同文化恰恰就是一種別樣的社會教育。

  三、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兒童教育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因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然而,在兒童教育中家庭教育才是至關重要的環節。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問題,既有對於獨生子女的溺愛,也有因為生二胎而產生的教育不當所造成的社會悲劇。據東方今報報道,曾有武漢一名13歲女孩為了阻止父母生二胎,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威脅。這一事件的發生,透露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是家長片面強調智力開發,而忽視了兒童的全面教育,導致了兒童心智方面的不協調。現在大多數的獨生子女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恰恰是因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溺愛,助長了孩子的倔強和任性。其次,父母與孩子的交流時間過少,導致了父母與兒童心靈上的疏遠,不能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父母在應付工作的同時難免在兒童教育方面有所疏忽。最後,父母對於兒童教育的方法不當,導師兒童的叛逆。

  四、家庭教育的內容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筆者在幼兒園與諸多兒童的接觸中,深深感受到來自不同家庭的教育培養出了不同的兒童。家庭教育在兒童教育中至關重要,結合如今的社會實際情況,家庭教育可以更加註重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認識自我,清楚的明白自己是普通的社會一份子,避免對於兒童的過度溺愛。其次,父母應該教會孩子傾聽與表達,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無法準確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然而一切兒童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家長在教育孩子學會傾聽和表達的同時,也將為孩子塑造更為健康的性格,這樣有助於兒童獲得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最後,父母在注意兒童文化知識的培養的同時,應該更加註意兒童心理活動的變化,培養兒童的道德。只有讓孩子學會如何去愛別人,才能更好的得到來自世界的關愛。總之,兒童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基礎階段,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多方面關注。而家庭教育作為兒童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又在兒童教育中佔有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如何才能更好的改善兒童的家庭教育,是每一個年輕父母值得學習和思考的事情,同時也是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從兒童教育出發,對於家庭教育提出幾點拙見,希望能夠促進兒童家庭教育的不斷改良。

  參考文獻

  1、父母教育方式與兒童的學校適應曾琦,蘆詠莉,鄒泓,董奇,陳欣銀心理髮展與教育1997-06-20

  2、北京市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狀況調查報告韓嘉玲青年研究2001-08-30

  範文二: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分析

  摘要:在新時期形勢下,我國政府正在大力發展城鎮化建設,許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人口為了改善生活條件就紛紛選擇進城務工,這就導致大量農村留守兒童的出現。就我國當前情況來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政府關注的重點,大量留守兒童心理、學習、生理、安全等方面出現各種問題。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原因;對策

  隨著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務工,導致農村大量留守兒童的出現,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照顧,在思想上出現偏差,很多留守兒童教育出現問題,對社會穩定造成了安全隱患。當前我國政府已經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作為重點,當前政府必須要從社會、家庭、學校等多個方面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進行研究,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體系。

  一、當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關愛,心理出現障礙

  由於農村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遇到問題也都是自己獨自承擔,這樣在學習和生活中農村留守兒童就容易形成一種自卑心理,遇到問題總是喜歡逃避,不善於與人交流,對待他人比較冷漠,內心壓力較大,遭到同齡人欺負時經常會發生過激行為,自我保護意識較強,這主要是由於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出現障礙。

  2.學習成績不理想

  在偏遠的農村地區,班級學生人數較少,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據統計每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都較為不理想。農村留守兒童年齡都較小,缺乏自制力,回到家中沒有父母的監督和家庭輔導,對教師佈置的作業完成狀況也不好。同時學生家長常年外出打工,對於孩子的學習情況不瞭解,許多農村家長都認為學生讀完初中就可以,應該早點畢業外出打工,這樣也能補貼家用。長此以往,留守兒童就會受到父母思想的影響,對學習缺乏積極性,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

  3.道德教育出現問題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許多農村家長文化水平較低,自身道德水平較低,從小沒有加強對孩子的道德建設,而且長年外出務工,根本沒有給學生作出表率,久而久之學生道德教育就出現了問題。據調查統計資料所得,農村留守兒童大多都存在不良道德行為,農村人口稀疏,外出打工人員留下的無人看管的房子較多,許多留守兒童都習慣到這些空房子中“拿”東西,這已經嚴重危害到社會的穩定。

  二、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

  1.從社會角度看,大量農民工進城以及城鄉壁壘的存在是農村留守兒童形成的根本原因

  由於我國城鎮化建設程序較快,大量農村人員進城務工,但是我國政策法規較為滯後,沒有作出相應調整,農村務工人員的子女想要在城市上學,所需辦理的手續繁瑣,條件苛刻,同時在高考時農村子女還必須要返回戶籍地參加高考。農村務工人員在城市中基本都從事基層或底層行業,所得收入較少,而且壓力較大,因此很多農村務工人員根本沒有能力將孩子接到城市中學習,農村兒童就只能離開父母,在農村接收教育和生活,他們長年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照顧,自然而然就會出現心理障礙,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社會制度的缺陷。

  2.從家庭和學校角度看,親情和教育的缺失影響了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農村留守兒童長年得不到父母的教導,一般都是由爺爺奶奶照料,而隔代撫養最大的問題就是溺愛、放養,爺爺奶奶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忽略了對孩子的管教,導致許多留守兒童十分驕橫。同時從學校角度來看,農村學校教學資源較少,師資匱乏,老年化嚴重,一位教師往往要捧好幾本書,跨年級、跨學科上課是普遍現象,加上資訊閉塞,知識更新跟不上時代教育的節拍,自身教育的理念陳舊和心理疏導的經驗缺失,自然無法給予學生更好的照顧。農村學校更多是對學生成績的關注,教師總是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優劣,這樣也會對學生的心理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三、解決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主要對策

  1.政府方面

  政府首先要對現有戶籍制度進行改革,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進城讀書的障礙,減輕農村家庭的就學壓力。其次,政府要聯合有關行政部門加強政府職能的優化,要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對農村務工人員進行思想宣傳,教導農村家長的教育觀,要鼓勵農村家長多與孩子進行溝通,要注重對留守兒童學習興趣的發掘。最後政府還要對城市學校周邊的環境進行治理,尤其是一些網咖和娛樂場所要進行取締,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

  2.家庭方面

  作為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現在經濟這麼發達,農村外出務工的家長必須要每個星期打電話給孩子,要了解孩子的實際生活和學習情況,並且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要給予孩子基本道德教育,要告訴孩子哪些該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要樹立留守兒童的基本價值觀。對於有條件的農村父母,要儘量將孩子接到身邊,要多為孩子考慮,實在沒有經濟能力,就必須要為孩子尋找一個監護人,要能做到監護人的各項職責,同時還要定期與監護人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的生活動態,要給予孩子精心的呵護和全面關懷。

  3.學校方面

  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地方就是學校,許多農村偏遠地區的學校都實行寄宿制管理,這時就需要教師發揮作用,教師要注意觀察留守兒童的行為,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關心,要讓留守兒童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同時政府還要對農村學校給予政策扶持,要定期派遣心理教師到學校工作,要給農村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幫助留守兒童解開“心結”,掃除心理上的障礙。其次農村學校還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班主任要定期向學生家長彙報學生狀況,要與家長相互合作,共同商討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宋依倩,張傑,劉雙楠.關於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與思考——來自平輿縣的調查[J].旅遊縱覽下半月,201307.

  [2]劉家用.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資訊化,201319.

  [3]桑巧莉,潘玉林.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11.

兒童心理教育論文
有關初中數學教育論文
相關知識
兒童教育論文
問題兒童教育論文
淺論智障兒童教育論文
兒童教育論文範文
談農村留守兒童教育論文
兒童教育好文章
兒童教育的文章
淺析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論文
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論文
兒童美術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