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看什麼書教育孩子適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如果開書單,關於家長孩子教育的的書籍會非常長,為了幫助家長們正確有效的教育孩子,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適合看的書,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適合看的書

  1、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跟大家推薦過多次,被我譽為“育兒聖經”。當年看完後如獲至寶,一口氣在某當買了二十本,身邊的朋友同事生孩子就送一本,在我看來,這比送什麼奶粉尿片都要珍貴的多。然後也有很多人看過了之後在孩子教育上仍無所適從,我只能說這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對於一本有用的書,有的人只是翻了翻,有的人認真,而有的人照做了。 請允許我在這裡大書特書一下這本書的好處。

  尹建莉老師是一位優秀的教師,也是一個成功的媽媽,和市面上汗牛充棟的家教類書籍相比,尹建莉老師的過人之處在於,她從自己多年的教子和當老師育人的實踐當中去用心摸索出這些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這中間需要耗費多大的精力,付出多少的努力,只有她自己知道,這是其一。 其二是她特別善於總結和提煉,能夠將這些理念和方法的精華從眾多的細枝末節中拎出來,直觀地展示給你看,這個本領是絕大多數人都很難做到的,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這種功力需要多年的歷練,就像甚至也需要一些天分,其三就是尹老師能用平實卻不乏生動的語言,深刻又貼切地比喻,流暢又充滿文采的行文將這些道理展示地淋漓盡致,不得不服。

  這第三點我想是和尹老師自己多年的大量閱讀分不開的。尹老師一再強調,經年累月的閱讀是讓孩子寫出好文章的不二法門,這個過程很漫長,實際上卻是最有效最省心的辦法,是真正的“捷徑”。 小莉從小到大沒有特別崇拜的偶像,當媽之後才開始有了榜樣,她讓我知道同樣是當媽,人與人的差別竟然可以這樣大,就像我現在做的事情,同樣是給寶貝講故事,我希望自己可以像尹老師這樣做到極致。如果只能推薦一本書,如果你沒有時間只能看一本書,那麼就請看看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吧!八月份尹老師的第二本書會上市,強烈期待!

  2、如何聽孩子才肯說,如何說孩子才肯聽

  微信上有很多文章經常比較國內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差別,這本書,我似乎悟出了什麼。

  其實,人家在孩子教育上遇到的問題不比我們少,只是人家願意用科學的方法,用謙卑的態度的來總結這些問題,並且從中找到解決的方法。他們是像在對待數學題一樣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親子間溝通的問題。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跟孩子之間溝通的技巧,重點是給出了很多的漫畫和例項,甚至設計好了一些對白供你練習。

  如果你和孩子之間經常有衝突,那麼看看這本書一定讓你有收穫。 另外國外翻譯過來的書還推薦《六A的力量》。這本書的作者麥道衛博士是美國著名的婚姻與子女教育專家,是四個孩子的爸爸,六A指六大積極教育子女的原則,幫助你成為孩子眼中的英雄。很多國外翻譯過來的書,理念雖然很好,但讀起來總感覺沒有咱中國人寫的書舒服,這本書譯得不錯,例子也非常豐富,可讀性很強。

  3、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

  龍應臺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作家。讀她的文字總給人痛快淋漓的感覺,她的文學作品一向以尖銳犀利著稱。但她寫的親子系列書,卻揉進了無限的母性柔情。

  我常引用她關於學英文的一個比喻,“英語,當然非常重要,因為對於非英語人而言,它是一個簡便的萬用插頭,放在旅行箱裡,到任何一個城市都可以拿出來,插上電。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以為電的來源就是這萬用插頭,事實上,插頭不能供電,英語也給不了思想和創造力。” 在她的書裡,看不到具體的育兒方法,也沒有諄諄教導,有的只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款款深情,她的書可能不會讓你有茅塞頓開的感受,卻吸引著你讀了又讀,這就是龍應臺的文字特有的力量。

  她和兒子的書信集《親愛的安德烈》以及寫父親逝世、母親蒼老、兒子離開的情感散文集《目送》也是書架上常被取下的兩本。

  4、孫瑞雪《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

  孫瑞雪的這兩本很出名,那時候讓小拍上蒙氏早教也和這兩本書有關係。愛和自由是教育孩子過程中需要始終平衡和把握的。也是這兩本,才慢慢領悟兒童是一個獨立的精神存在物,才知道孩子為什麼在某個階段特別愛做某些事情。

  “什麼是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有了自由,孩子們就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有興趣,他就會反覆做,就變得專注;在長久的專注中,他逐漸感知並把握了事物的規律;把握了事物的規律,他就願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5、小巫《讓孩子做主——母乳媽媽育兒手記》

  前幾年小巫的書很風靡,印象最深的《讓孩子做主》,對我當時堅持母乳有很大的幫助。另一本《接納孩子》,在女兒2歲經歷所謂叛逆期時,也讓我明白接納孩子才是愛的基礎。丟掉“家長”的威嚴,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看去聽去看去感受,是我該修煉的功課。這兩本看的時間距離現在太久了,很多內容都不記得,感覺比較適合家有小寶寶的父母。

  家長如何挑選合適的兒童教育書籍

  1、 能解決孩子成長中會遇到的實際問題的書。

  這種書裡會有步驟地告訴你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直接上手照著做就行。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小步調整,有意識地把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跟孩子的情況相結合起來,最後把紙上的知識轉化成為真正適合自己用的方法。

  2、系統性

  一本書要有自己的體系,或者能系統地解決一個領域的問題。有些教育圖書寫自己的育兒經歷和反思,勝在細節生動,娓娓道來,家長也愛讀,當然屬於開卷有益的圖書,不過未能給出清晰的教育思維,家長遇到書中未提及的其它情況時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難以舉一反三。

  教育行為有了科學性和系統性,看待和處理孩子的行為便有了一幅合宜的“地圖”,家長有了比較清晰的方向,在日後的實踐反思調整中逐步掌握內化。

  系統性的教育圖書注重讓家長“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區別讚揚和鼓勵的不同時,《正面管教》用下表來說明不同的做法及影響。

  舉例來說,《父母效能訓練手冊》即P.E.T系統地解決了親子如何溝通協商的難題,《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系統解決孩子遇到同伴衝突家長該如何引導。顧名思義,《培養高情商的孩子》著重於系統解決家長如何在溝通中提高兒童的情緒智力。如果圖書能依據年齡進一步細分,針對性更強。

  值得說明的是,沒有一本書能解決所有問題,任何一本書提供的理念和方法也非完美,都應與時俱進。 比如《無條件養育》就對《正面管教》中的自然後果提出很中肯恰當的批評。

  同樣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家長很多教育書後得出結論:”盡信書,不如無書“。其實教育的規律確實存在,但在應用中”度“的把握要根據情形而有所調整。例如同樣是孩子行為不當,家長批評教育時對敏感的孩子要更溫和有耐心,“雖不中,亦不遠矣“。

  3,有理論與有方法,但還是需要自己轉化到操作層面上的書。

  舉例來說,天快黑了,三四歲孩子在公園玩得不想走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下圖是一個簡明扼要、操作性強的佳例:家長巧妙的問法為孩子提供了兩種選擇,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感沒有出現”不可以“、”必須“等字眼,同時也設定了時間限制。這樣孩子比較容易配合——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你可以試著用看看!

  圖片來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聽孩子才肯說》

  4、家長應根據孩子自身需要選擇教育圖書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建議家長在基本的教育知識基礎上,依據孩子的需要重點選擇所需的圖書。例如您苦惱於孩子常常和其他孩子起衝突,建議重點閱讀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不必面面俱到。

  蒙臺梭利對幼兒教育的發展貢獻卓著,但她認為假裝遊戲如孩子們玩“過家家”對孩子無益,然而大量當代心理學研究卻證明假裝遊戲對兒童的想象力、計劃性、社會能力、語言發展等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要根據孩子的時間、性格、需求,去挑選一些適合的可操作的教育書籍。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第一類:精力過剩的孩子。

  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愛玩,愛鬧,愛打架,難以管教,但他們較聰明好動,反應快,接受能力強。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

  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麼好,並不那麼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第二類: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

  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多動、好玩、愛講話,甚至在家中學習也表現出心不在焉。對此類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說,“那是學校的事,不該我來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邊。”

  實際上,訓練孩子專心聽講,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因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關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其次,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家長觀察孩子是否如此。

  再次,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講話,一定要讓孩子看著你的臉聽。第四,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聽講的小竅門。五,家長應儘量要求孩子複述課堂內容,或談上課中印象最深的問題。

  第三類;追求金錢與物質享受的孩子。

  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講究吃穿,有的上學要坐摩托車、三輪車。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告訴他們自己孩子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故事。其次,家長要把家庭收支計劃告訴孩子,並適當徵求孩子的意見。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計劃用錢,並用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

  第四類,對長輩教育抱無所謂態度的孩子。

  此類孩子對父母,師長的教育,充耳不聞,當耳邊風。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師長的任何一種教育方法都是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氣氛中進行教育,消除他們的“敵意”,使他們願意聽從教導。第三要給孩子以說話的權利,讓他說原因,說理由,哪怕是不正確或不真實。

  第四要多一點寬容,教育之後,還會做錯事,要給予改正的機會,要耐心,要等待。第五是教育孩子的語氣要堅定,父母兩人說話口徑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經心,有的輕描淡寫,有的各唱各的調,這都不利於教育。

  第五類,具有嚴重惰性的孩子。

  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學習被動,作業不完成或抄襲,造成考試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以平時的家務事開始訓練,不要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其次是幫助孩子制定計劃,並加強督促檢查。

  三是父母要以身作則,事事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從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小事上培養勤勞的習慣,並持之以恆,堅持訓練。

1.家長寫給孩子的推薦信

2.家長鼓勵孩子學習評語大全

3.一年級家長教子心得

4.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5.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心得有哪些

家長老師共同教育孩子的好處
家長適合看的教育孩子的書籍
相關知識
家長看什麼書教育孩子適合
家長正確有效教育孩子方法是什麼
推薦家長教育孩子適合看的書
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讀書
家長怎樣從小教育孩子學習
家長該怎樣去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才好
家長分享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長怎樣引導教育孩子
高中生家長如何正確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