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後學習方法與小學有何區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升入初中,將面臨著諸如環境、學習方法和學習科目設定的不同,應針對小學和初中幾個方面的不同做好調整,提前適應初中的生活。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小升初學習方法與小學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小升初學習方法與小學的區別

  學習方法:從傳授性到理解性

  提前改變: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

  市區一所中學初一年段班主任劉老師告訴記者,進入初中以後,學生的學習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因此就要求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相應做出調整。

  研究小升初工作多年的福州某中學副校長小編表示:"小學生的學習主要是眼看、手寫、記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學生對知識充分理解,並學會用思維去分析這些知識點。"

  據瞭解,由於小學本身知識量少且時間充裕,所以小學老師的教學進度較慢,講解也更詳細具體。但初中科目增多,每個老師的講課時間都是規定好的,老師必然要改變授課方式。因此,小編建議家長,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孩子多提問、多思考、多總結的學習習慣。

  學習要求:從指令性到計劃性

  提前改變:學會預習,提高學習主動性

  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小編表示,小學階段的學習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學生只要完成寫字、造句、背課文這些老師下達的簡單"學習指令"就行。但初中則要求學生自覺主動並且有計劃地學習。

  "一般的學生只是單純完成學校和老師交給的作業就覺得完成了學習任務,而優秀的學生基本上都有預習課本的學習習慣。"小編表示,從小學升入初中要求學生的學習態度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學習行為:從隨意性到目標性

  提前改變:培養孩子做一週學習安排

  進入初中以後,由於學習內容和學科的變化,原先的學習方法和習慣要隨之改變。原本可能通過短計劃就能實現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到了初中之後則要求學生有一個"長安排"的計劃,才能實現。

  小編建議家長,現在就開始培養孩子制定一週學習計劃和安排一週學習任務的習慣。

  學習時間:從短時性到長時性

  提前改變:擇校也要考慮路途因素

  現在小學生的學習時間安排基本上是"4+2",即在學校花4個小時學習,在家裡花2個小時學習。而升到初中後,學習時間就要變成"8+4"。到校時間提前了,下課時間又推遲了,家長要做好學習時間調整的準備。

  小編建議,家長如果要為孩子擇校的話,要將路途因素考慮在內。其次,學習時間增長了,家長也要對那些比較好動的小孩進行習慣上的糾正,比如之前孩子只能在位置上坐10分鐘,現在可以開始訓練孩子安靜地坐上15分鐘甚至20分鐘。

  學習內容不同:從單純性到多樣化

  提前改變:別偏科,多看看基礎科學

  小學和初中面臨的任務和學科學習的內容差異很大。總體來看,小學的課堂教學容量小,作業量小,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三大學科的學習。

  到了初中,多出了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幾大學科,而且知識系統性比較強,需要孩子課後花時間去消化,不然很容易導致成績下降。

  小編建議,小學階段的學生如果偏科現象過於嚴重,現在就應開始糾正孩子的偏科習慣,讓孩子在課餘時間多看看與基礎科學相關的書籍,涉獵這方面的知識。家長甚至可以讓孩子多翻翻十萬個為什麼之類的指導讀物。

  初中生正確學習方法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功的必經之路,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學習方法顯得更加多樣和複雜,學習內容的變化要求初中生做到:

  1、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以免造成學習上的忙亂。

  2、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會記聽課筆記。

  3、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大加深,要求學生能夠學會獨立思考,對學習材料進行邏輯加工,做到學得活、記得牢、用得上。

  初一上學期能否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對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學生考試成績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還沒有適應初中學習,父母抱怨、責罵是沒有意義的,應該積極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初一上學期,家長應配合孩子實現三個方面的轉變:

  1、學習方法的轉變。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相對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了,以語文為例,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基本掌握,考試就不成問題,但初中階段,課程設定增多,考試題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學生必須改變以往寫完作業萬事大吉的做法,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知識,除了老師所留的作業,還應該多做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變。

  2、生活習慣的轉變。中學課程緊,內容多,在學生生活上必須有規律,緊張起來,制訂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並自覺遵守,保證作息有規律。

  3、看電視的轉變。一些家長不許孩子看電視,其實翻翻一些高、中考題就會發現,部分考題與電視有不小的聯絡,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題有一題目就是讓考生推薦看一部電影***電視劇、或戲曲***,因此學生應將電視作為學習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識的看,不能在電視前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或總看一些連續劇,應選擇與學習有關的積極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視劇。

  初一學生的學習策略

  一、總是站在系統的高度把握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於跟著老師一節一節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對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瞭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麼內容,都要問為什麼,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範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麼事都要有求知慾,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三、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絡,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展。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的核心,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上面講的學習的三個學習習慣實質上是三種思維習慣。學習的重點就是學會如何思考。


小升初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小升初數學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相關知識
小升初後學習方法與小學有何區分
小學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初二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小學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中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學霸的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中級會計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幼兒英語學習方法與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