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中國夢要紮根傳統文化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本報訊(記者 邱釗)昨日,嶽麓書院講壇第三場演講活動在長沙舉行。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學派代表人物杜維明作了《從仁學看天人合一》的主題演講。從長沙精神談到中國夢,從儒家思想談到做人原則……73歲的杜維明侃侃而談,引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談長沙

  長沙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實踐

  一開講,杜維明就向聽眾講述了自己與嶽麓書院的淵源。1980年,他第一次訪問書院,當時書院的舊址是湖南大學教職員宿舍。上個世紀90年代,他在這裡參加過學術會議,國學的培訓和各種型別的對話給他留下了非常難忘的記憶。

  提到長沙,杜維明說,長沙精神包含著實事求是、經世致用這些基本的價值,最重要的就是實踐。杜維明推斷,長沙精神可能更早是從王船山的學說中來,注重實行。從近現代革命史來看實踐,社會實踐也體現了革命的精神,特別從辛亥革命以來,長沙的仁人志士前仆後繼,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記者發現,儘管已經73歲高齡,杜維明顯得精神矍鑠。演講時,他手勢不斷,頗具力量。一個小時的站立演講中,未顯一點疲態。

  談儒學

  儒學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

  “儒家的思想一般被認為是為他人,但是我今天特別要提出一點,儒學是為自己。”這個觀點一出,引起現場觀眾一片掌聲。

  杜維明接著解釋說,學是儒家的基本觀點,《論語》中第一章就是“學而時習之”。孔子曾經感慨,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杜維明認為,儒家講的“學”,不僅是追求知識,也不僅是培養技能。“學習知識、培養技能,使我們能夠找到一份好的職業,或者能夠自己獨立自主,這個當然太重要了。但是孔子講的‘學’還有一個特別的價值,就是培養自己的人格,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人家對你好,你對人家好;人家對你不好,你要想一想是不是你的錯,不是他打你左臉,你也打他的左臉。”杜維明說,以德報怨,這個觀念是完全不符合儒家精神的,孔子迴應“何以報德”時講了“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談社會

  儒家思想有助於實現中國夢

  “范仲淹所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在實現中國夢的當下有何現實意義?”互動環節中,一位觀眾提出了一個當下的熱門話題。

  “范仲淹的觀點就是憂患意識。在生態環保的環節來看,意義更深刻。”對中國夢,杜維明從儒學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中國夢平實地說,就是希望有新鮮的空氣、有乾淨的水源、有沒受汙染的食物,這是最低的要求。

  杜維明說,現在最難的是心態要改變。心態的改變除了追求成功以外,必須要追求意義問題。如果年輕人只追求成功,不追求意義,也就是說不勵志,那我們付出的代價太高。“假如能把人生意義價值探討出來,這個現狀就會有很大的改變。”杜維明說,21世紀人類面臨生態環保、社會秩序重組、文化多樣化等諸多難題,我們可以紮根傳統文化中尋求價值,尋找解決這些難題的辦法。

  人物名片

  杜維明現任哈佛大學研究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國際哲學學會名譽院士。

中秋節勵志演講稿_很感人很正能量
傳統文化剪紙作文素材
相關知識
實現中國夢要紮根傳統文化
實現中國夢要應對八大挑戰
實現中國夢心得體會範文
實現中國夢需要緊緊抓住群眾路線
堅持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要想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
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遵循
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遵循
實現中國夢需要強化歷史擔當
實現中國夢需要強化歷史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