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信滿分模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他們不聽父母的話。家長們也是可以通過寫信的方式和他們進行溝通的。下面小編整理了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信,供你參考。

  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信篇一

  親愛的孩子:

  最近爸爸媽媽和你的關係有些僵,可能當面我們也講不好,所以爸爸媽媽學著寫這一封信,請你耐心看完,有些什麼想法,比如我們寫得不對的地方,或者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希望你能告訴我們,寫一封信給我們也行。

  今天我們在網上看到了一些家長與他們的青春期孩子溝通的方法,我們感到後悔和自責,原來我們與你的關係變成現在,主要責任是我們。你快15歲了,進入青春期,這是所有孩子必須經過的成長過程,你的反應是絕大部份孩子都會有的,現在需要是我們要學習如何去適應你的成長,如何去與你溝通。

  孩子,我們盡最大努力照顧和培養你。我們希望你今後有愉快幸福的一生。我們是平常人,自認為不是那種非常優秀的家長,我們教育孩子的經驗也是從空白開始學習,隨著你的成長而提高,有時我們的水平還落後於你的成長速度,你還記得嗎,比如你小學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變得貪玩,拿家裡的錢去買校門口的玩具,甚至有一天早上不肯上學,從校門口跑到旁邊的樓頂上。這些變化,讓我們措手不及。所以,在關照和教育的過程中,肯定會犯了一些錯誤。我們有脾氣,有時還很固執、尤其是爸爸,他成長的家庭子女眾多,爺爺奶奶忙於餬口,根本無暇家庭教育,爸爸從小學開始住校,基本沒有家庭教育的一點借鑑。我們有時也會在堅持我們認為是正確的同時,在感情上傷到了你,我們請你原諒,我們向你道歉。

  現在我們也正在學習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我們一定會改進與你的溝通方式。每當我們看到一些孩子***就象羽桐***和他們的爸爸媽媽親親熱熱,我們就非常羨慕,就回想你小時候的美好時光。現在希望我們能亡羊補牢。希望你也理解我們,看到我們的改變,讓我們重新成為幸福和睦的一家人。

  爸爸會盡力改掉易怒的脾氣。我們也希望你也學會盡量控制你的脾氣,學會調節情緒。媽媽也多次提醒你一定要學會控制你的怒氣,否則我們非常擔心這樣今後會讓你吃虧。這樣的例子社會上舉不勝舉,包括你的舅舅也吃過和老師鬥氣的虧,受到本可以避免的處分,差點不能入黨不能當高校老師。

  說到學習,其實我們也很矛盾,中國的教育體制如今就是這樣,我們非常反感但無力改變,心痛你學習的辛苦,但還是要硬著心腸催逼你,讓你聽了就很煩,我們自已也覺得囉嗦。就象一個家長說過,“我給你一個快樂的童年,誰給你一個幸福的人生!”,誠然,憑你的聰明,考上一所一般的大學是不難的,但我們看到那些來媽媽單位來應聘的大學生,就算是三峽大學這所中等水平大學的畢業生,50多人競爭一個月薪只1200元的崗位,被用人單位象選白菜一樣挑肥選瘦地挑來挑去,我們就替他們心酸。生活不易啊。同時我們也看到好大學畢業的有能力的人,過著穩定、體面、有前途的生活。有時我們也無可奈何地自我安慰:每個人過什麼樣的人生是命中註定。但是你是我們最親最愛的孩子,我們多麼希

  望你今後的生活是後者而不是前者。所以在學習上我們恨不得將所有的好經驗教給你,替你找出學習中的不足讓你去修正改進,有些學習上的事情反覆講,現在想是有些囉嗦,希望你能體諒我們的心情,不過我們現在也在改正,你看現在學習上的事情我們知道你嫌我們講得太多,我們現在講得少了,不是不願意講了,而是忍著不敢講了***雖然我們心裡還是著急***。好多生活上的細節我們也管得少了,也應該少管了。希望你在逐漸脫離父母管教的同時,在學習上生活上加強自我管束自我控制自我提高的能力,這是我們最最願意看到的事情。

  你說我們愛批評你,其實不是的,你從小聰明可愛就一直是我們的驕傲,現在長得高高壯壯,是個帥小夥啦,爸爸多次自豪地說我們兒子身材真不錯,運動細胞發達,遊戲玩得好,手眼協調能力強,這點象舅舅媽媽。腦子靈活,知識面廣,學習成績不錯,特別是理科,這是遺傳了爸爸媽媽兩家的聰明基因,像大伯舅舅爸爸么叔叔。爸爸媽媽太含蓄,這些優點都沒說出口,但心裡甜。你也說過,我們每在表揚後面要接一個“但是”,提出缺點。是的,這是我們的不對,總想著優點已經存在不用過多表揚,不足要提出來幫你改正,忽略了你的感受。所以今後我們會注意,但你要知道的是,我們是真的以你為榮。

  還有一點是,雖然青春期的孩子逐漸追求獨立,不願受父母約束,但親情和感情是不應該減少的,你看,外公外婆是一手帶大你的人,他們最愛的人是你,小時候你和他們特別是外婆是多麼親近和親熱,外婆原來最愛把你舉在胸前逗你玩,抱著胖胖的你歨得比我們還快,現在背都那麼駝,真是老了,外公70歲了,外婆66歲了。現在呢,和他們在一起時,你好象無視他們的存在,很少主動和他們說話,更別提關心他們了,甚至外公外婆還有些怕你,想和你多說說話你不太願意理,也不敢管你,怕你發脾氣,砸東西。外婆說就怕你和爸爸發生爭執,心裡非常緊張。我們想到這些好內疚,他們是我們的爸爸媽媽,年紀大了,應該安享晚年了,和我們住在一起還擔驚受怕。這個星期天,外公沒有幫你提被子上宿舍,你有些不高興,覺得被子不重,你想想,爺爺70歲了,空手上樓都吃力,支氣管炎的老毛病經常咳血發作,冬天尤其要注意,過年前舅舅回來的時候還在醫院打針。他是不能和你這個壯小夥比的。所以今後希望你能多關心他們,多替他們著想,讓他們高高興興。

  其實我們還有很多話想跟你說,媽媽寫這封信的時候都有些激動,爸爸也眼乏淚光,這真是我們的心裡話,有感而發,希望你看完能有所觸動。如果你不反對,今後我們再跟你寫寫信,慢慢談吧。

  愛你的爸爸媽媽

  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信篇二

  寫給叛逆孩子的話

  對於青春期的叛逆,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經歷過,只是身為家長的我們已經無法真正地理解一個孩子的感受了。一篇描寫少年讓我深受感動,其實,叛逆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每個人都回有叛逆的傾向。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它也不過是暫時的,而且只有經過了這暫時的痛苦,才會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心。

  曾經讀過一篇題為《少年》的文章,講的是一個剛滿十七歲的孩子雖還是稚氣滿臉,但壯碩的身體已儼然是個大人。母親只及他肩頭的高度,父親也開始對他仰視。叛逆,已經成為他和父母溝通的方式。終於有一天,父親和少年傾心交談,詢問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說:我已經長大,不再是你們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尋找自我……

  父親嘆了口氣:你打算怎麼尋找呢?

  “一個行囊,一個指南針。我需要離開你們的遮蔽,去尋找自己的座標……”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媽媽在這裡等你的好訊息。”父親給了少年500元錢。少年從此離家。開始了他尋找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去了離家很遠的一個城市。在那裡再也沒有老師和父母煩心的嘮叨。當然,也沒有了父母片刻不離的噓寒問暖。

  在那個光怪陸離的都市,500元錢像一杯水倒進沙漠裡一樣,很快就滲透沒了。看著日漸乾癟的錢包,少年想到了放棄,但一想到回家可能會受到的嘲笑,只好把淚水吞進了肚裡。

  城市很華麗,但少年很難找到她的***。他的成長與這個城市的喧鬧無關。為了生存,這個在家連自己衣服都很少洗的少年,開始去一些小店打工。勞累一天,只為能擁有一頓熱飯和一個可以遮蔽風雨的住所——這些他曾經唾手可得而又沒有絲毫珍惜過的東西,在那個離家遙遠的城市,伴隨了少年叛逆的成長。

  春去秋來,一年很快要過去了。少年在飯店刷過盤子,在大公司做過保安,在酒店做過門童,在夜市裡做過擺攤的小販……少年的雙手終於在疲於奔命的生活中漸漸長滿老繭。少年的心也隨著日出日落,懂得了以前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們對自己惴惴的愛心。

  終於,在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少年撥通了那個熟記於心的號碼。電話那端,是父親激動的聲音和母親喜悅的啜泣……

  父親說,如果找到了你要的東西就回來吧。

  在結束通話電話的那一剎那,少年淚流滿面。不久,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車。在行囊中,多了兩件買給爸媽的內衣,包裝得樸實而美麗。這是一個懂事了的兒子,他用自己的雙手為父母換來的新年禮物……

  故事到了這裡,就結束了。但少年的成長仍在繼續,這只是他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雖然短暫,卻是最為關鍵的一個階段。從叛逆到理解,心才真正長大了。

  為什麼要叛逆?因為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認同,渴望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裡的小孩子了,再也不是可以隨便操縱的“棋子”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身心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叛逆就像一顆等待萌生的種子,在孩子的身體深處蠢蠢欲動。這時候的家長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去支援、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孩子。

  一般人都承認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就好像毛毛蟲不經過破繭而出,就無法變成美麗的蝴蝶。然而,對待自己孩子的叛逆,家長們大多不能像對待毛毛蟲那樣寬容:能夠同情他的掙扎,期待他的成長。反而覺得萬分苦惱,深怕這種叛逆,不只是打破成人慣有的權威,更能打破成人世界既有的秩序,於是就有了“面對叛逆的孩子怎麼辦”的問題。

  其實,所有的叛逆都來自對束縛和限制的反抗。孩子所面對的,除了他本身就有的生理與心理的束縛外,還有周圍成人所刻意營建的各種限制。在從前,他無法意識這種束縛與限制,就是意識到了也無力反抗。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漸漸能夠清晰地看待這個世界,一個新的自我在迷濛中躍躍欲試。然而,成人的限制是那麼的嚴密和牢不可摧,而成長的力量又還不足以掙脫自身生理、心理和知識的束縛,這時候的孩子正承受著蛻變之苦,體會著前所未有的迷茫,所以就會產生種種叛逆的舉動,目的只是想以此來顯示自我的存在。

  在我們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時,我們也正好暴露了這叛逆的根源——過度呵護所演變的壓制。正是這種看似善意的溫柔的束縛,讓正在成長中的孩子無所適從。所以在指責孩子不聽話的同時也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束縛了孩子的身心,是不是沒有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足夠的理解。

  要知道,叛逆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也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而不是讓他們遠離父母,遠離家庭。所以,在這特殊的時期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許多父母都回感到煩惱無窮,因為孩子大了,各種問題也會接踵而至。這時,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麼都聽父母的,有時甚至頂撞父母,做種種父母無法接受的事。使許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經常感到又氣又恨。

  在這個階段來臨之前,作為父母,如果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麼,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強,因為時代在變化,孩子在成長,他們的叛逆始終是有根源的。而“關心、理解”,則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回答“怎麼辦”的開始。

  所以,面對成長中的孩子就需要我們徹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們的童心,才能面對所謂的叛逆。因為“強權”解決不了問題,更無法撫慰孩子的叛逆。

  我有一位學生的家長,在這方面堪稱楷模。她有一個19歲的女兒,母親和女兒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朋友”。“我一直覺得,女兒和我是處在平等地位的,相互信任,經常交流。”她說,“從小到大,女兒有什麼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都會告訴自己,包括學習、和同學交往等各個方面,甚至連有男生追求她,她都會告訴我。”

  她告訴我,和女兒平時的溝通是平等的,有時候因意見分歧有所爭執,若事後想想是自己不對,錯誤地批評了女兒,便會主動向女兒承認錯誤。

  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她從不會不經思索地拒絕。即使是非常荒謬的要求,也會再慎重考慮之後,把它“當做一回事”的給予響應與討論,找出充分的理由,讓他明瞭您的看法。

  不僅如此,這位家長還在許多事情上都徵求孩子的意見,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見很糟糕,也會認真傾聽並與她討論。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會用“我希望…”或“我建議...”至少要在“形式上”給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間,讓他有學習、思考、省悟的空間。而不是生硬地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這位母親實際上是在施行一種前衛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孩子,讓他們感受被尊重的感覺,除非在某些情況下他們自動願意充當小孩。這樣的父母對孩子表示永遠的支援與肯定,特別是在孩子犯了嚴重錯誤之後,更是會給予改正的機會,對其改正的態度始終抱持著肯定與支援。

  在我們對孩子的教導中,我們必須真正以一個人的態度來對待作為另一個人的孩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瞭解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也許不符合我們心目中的成熟條件,但並不能說是由於孩子不聽話所造成的。

  有這麼一個故事,兩個即將成年的孩子,分別向他們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一個孩子的父親說:咋啦?家裡容不下你啦,好好給我呆著。另一個孩子的父親卻說:“好啊!需要我幫什麼忙嗎?”誰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對孩子搬出去的父親不但沒能阻止孩子從家庭中走出,還和孩子發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援孩子搬出去的父親反而使孩子留了下來。原因是,第一個孩子聽到父親那麼武斷地阻止他,覺得在家裡也是沒有意思的,不如早些搬出去。另一個孩子則完全不同,當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時候,父親不但沒有阻止,反而問他需要什麼,這讓他感到了親情的溫暖,覺得其實在家裡也很好,於是決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見,孩子有了獨立的想法,渴望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其實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擔憂的事情呢!但是要了解這一點,就要捨得放下父母的角色——“傳統的權威”。也只有暫時脫開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個“人”的態度去面對另一個“人”的掙扎。

  也有許多父母擔心,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就是放縱,任其為所欲為了呢?其實,我們一點都不必擔心我們的孩子不受制約,正如前面例子中所顯示的,真正的制約並不完全需要強權或是威嚴。有時,一個關心的問候,一句溫暖的話語,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受到約束。

  由於孩子正在掙扎著長大,最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角色認同,正是自我觀念的成形,思想的啟發階段,所以最容易受影響。不幸的是,許多父母總是奢望一種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經常使用絕對的壓制手段,其結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更重要的是,我們把自己對他的影響力拱手讓人,造成其他不良影響有機可乘。

  於是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不理解中漸行漸遠了。所以,面對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認清事實的真-象;並不是誰叛逆了誰,頂多只有一個倔強的孩子悄悄“離開”我們而已。我們當然覺得痛苦,但憤怒則大可不必。如果,他走向正確的方向,我們就該以生命傳遞者的心情樂觀其成;若他誤入墮落的深淵,我們就該立即趕過去,陪他一塊爬起來。

  暫時放下了父母的角色,我們並沒有什麼可失落的,因為許久以前我們孕育的生命,終將遠離我們,獨立的生活。

  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信篇三

  兒子,你知道嗎?昨天,你的一句“…”、“…”……,讓爸爸、媽媽很久沒有入睡。爸爸、媽媽除了傷心之外,更多的是擔心。一個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去尊重的人,還會尊重誰?一個連最親的父母都不愛的人,還會愛誰?

  中國人最講究“忠孝”,講究對國家“忠”,對父母長輩“孝”。我們對父母都像你那樣嗎?將來你也會為人父,如果你的兒子對你說那樣的話,你又會作何感想?

  我們知道你學習上的壓力 大,也知道你在一天天長大、懂事,本來我們想有些道理你會慢慢的悟出來,以往你的一些過分行為會隨著你的成熟而改變。可現在看來卻不是這樣。這讓我們很擔憂。兒子,爸爸在無能,也是你的爸爸,我們都是愛你的,是你最親的人,是有生命去愛你的人。有時候這種愛你感覺不出來。正像你姥姥對我一樣,她在世的時候,我並不感覺。當她去世後,我時常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我就覺得那份母愛沉甸甸的。它滲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當我明白過來時,一切都完了,我想孝順她也來不及了。所以,兒子,父母不求你的回報,只希望你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懂得去愛別人的人。記住,爸媽是你永遠可以信賴的人。另外我們也有過十七八歲,也理解你,既不想幹涉你太多,也希望能與你多溝通。如果這種方式是你能接受的,我們可以繼續。

  最愛你的人

  兒子的回覆:對不起,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會尊重你們,只是想再給我一點自由,讓我好好考考一些問題。

  好,這樣 我們就放心了。你昨天回來,說的那些話讓我很高興,其實在這之前,我就預感到你可能考不好,因為你功夫沒下到,而且有些自負,還有些分心。本來我害怕你走向另一個極端——自卑,但你昨天的話讓我放心了。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比考好一次試更重要。還記得小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文中小作者寫了一首詩,媽媽說精彩極了,父親說糟糕透了,這樣作者才很好的把握住前進的方向,現在這個方向你要自己把握住,既不能自負,更不能自卑,要正確看待自己,認識自己,發揮自己。

  站在鏡前左看看,右看看,擺一個POSE,再擺一個POSE;然後用水把頭髮打溼,拿起電吹風給頭髮造型起來,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才慢騰騰地拿起洗漱用品開始洗口洗臉。這是現在的你每天早晨起來後的必修課。

  吃完晚飯,嚷嚷著休息十分鐘,拿起遙控器將各個電視臺搜尋一下***主要關注CCTV5頻道***;然後開啟電腦,登入QQ,又在那兒待了一二十分鐘***是經催促***;最後才回到書桌旁開始做起你的家庭作業,不料五分鐘不到,喝水、上衛生間、接聽同學電話,一連串的雜事,時間又過去了四十分鐘,這是現在的你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後的情景。

  “你出去!”

  “你怎麼這麼多話?”

  “你就是不信任你兒子?”

  “你真煩!”

  “你少廢話,我拿成績來就行了!”

  “我在學校每分每秒都在緊張學習,回到家裡輕鬆一下就不行了!”

  “你們都在逼我,要把我逼瘋了!”

  這是媽媽想跟你交流時你現在的開口禪。

  發現你的變化,觀察注意你的改變,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媽媽並沒有過多的指責你,你已經長大了,但是媽媽心裡高興的同時還是有一絲絲的焦慮。你馬上就要面臨著中考,你人生中的第一個關口,時間對於你來說,是何等寶貴!可是你卻盡情地揮霍著。

  幾個月前的你,你會主動跟我交流你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你會主動跟我訴說你的困惑,你也會跟我分享你的快樂!你會不時地跟媽媽撒嬌!一直以來,你都是這樣的乖巧,學習也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讓媽媽很少操心!

  我知道你一系列的變化,都是青春惹的禍!我們母-子倆最近也為此大爭小鬧地辯論了幾次,結果都是不歡而散!也沒辯論出什麼意見!

  就在昨天,你提出要買一部手機作為對你這次月考成績的獎勵***在年級前三十名之內***,而且是你指定品牌的手機,我們母-子倆又上演了一出口水戰,我列舉了不給你買手機的n條理由,你一一進行反駁;戰爭的過程中我少不了拿你平時一些拖拉、磨蹭等壞習慣來說事,結果是雙方都筋疲力盡,各自堅持自己的主見!

  “我們政治老師說:高分就是高能!”

  “我們數學老師說:分數決定一切!”

  “我們語文老師說:分數就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槓桿!”

  “而你們又說:分數不能代表一切,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有了能力你要分數,我有了分數你要能力!中國的教育制度要把我們這一代人都逼瘋了!”

  “不懷疑不等於信任,等於你沒能力來監視我!”

  ……

  聽聽!聽聽你的高談闊論!

  媽媽在責備你的同時,也在反思著;對你的培養,我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好像能得到你認可的地方卻不多。現在的你們,處於資訊飛速發達的時代,你們的思維能力和對事物的見解都是在我們這一輩人的意料之外。

  你總是拿媽媽的激勵當作是下一次的逼迫;

  你把媽媽想跟你溝通的願望當作是打聽你內心的祕密;然後再去老師那兒告發你!

  你把媽媽對你的誇獎當作是諷刺!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我不跟你說話,你說媽媽對你漠不關心;我一有要求,你又嫌我話太多!

  當媽媽好難!當個好媽媽太難了!我自問我自己,我是一個開明的媽媽,我不止一次地告訴你:媽媽愛你!我希望你做一個有自信心、有責任感、有愛心、有自制力、有抗挫力的人!

  我要怎樣才能讓你感覺到媽媽的真情呢?

  >>>下一頁更多精彩“致叛逆的孩子的信”

冬季慢跑減肥的正確方法
小兒孤獨症怎麼引起的
相關知識
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信滿分模板
媽媽寫給不聽話孩子的一封信
寫給不聽話兒子的信範文
寫給不聽話兒子的信範文
父母寫給小升初孩子的信滿分範文
家長寫給幼兒園小班孩子的信滿分模板
家長寫給幼兒園小班孩子的信滿分模板
寫給十七歲女兒的信滿分模板
給不聽話孩子的一封信優秀範文
寫給不聽話女兒的信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