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的潛伏期時間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春夏季來臨的的時候,也是很多病毒細菌復甦的時候,特別是一到夏天,很多小孩子容易引發手足口病,那麼手足口病潛伏期是多久?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手足口病有4種傳播途徑,兒童可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刷牙杯、玩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傳播;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空氣***飛沫***傳播;飲用或食用被病毒汙染的水、食物等可造成傳播;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傳播。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7天,發病初期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如發熱、咳嗽、流鼻涕、噁心、嘔吐等,發熱情況可持續4到5天。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但以柯薩奇CA16型病毒與腸道病毒71型最為常見。該病每年5-7月為高發期,在高發期到來前,99溫馨提醒家長,除了注意家庭及個人衛生,讓孩子勤洗手、勤通風、及時晾晒衣被外,流行時期儘量不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要儘量讓孩子喝開水、吃熟食。

  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項

  定期給孩子的玩具、用具、餐具消毒也是很必要的,消毒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只要使用消毒劑每天擦拭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的表面,就能達到消毒的目的。兒童的奶瓶、奶嘴、餐具、毛巾等物品,煮沸3分鐘即可殺滅病毒。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一般5歲以下1歲以上多見,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意見建議:手足口病必須注意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室內通風、溫度適宜,多吃新鮮蔬菜和瓜果;經常清洗兒童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時,儘量少讓孩子到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小孩手足口病的危害

  手足口病雖然沒有很嚴重的危害,它主要侵犯面板,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出現丘疹或者皰疹等。但是因為手足口病主要的患者是嬰幼兒,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多不發病。且有一定的傳染性和爆發性,再加上沒有特效的藥物,只能對症治療,這讓很多家長緊張不安。

  傳播快,控制難度大。因為手足口病主要爆發在兩週歲內的兒童,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多在託兒所,相對集中。再加上腸道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傳播速度快、控制難度大,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短時間內的流行性的爆發。

  威脅生命,患兒偏小。近年來也出現過少數患兒,主要是兩週歲以下的嬰兒。也會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併發心肌炎、腦炎、肺水腫等,嬰兒免疫力不強,往往就會危害到生命。特別是EV71感染的患兒,可出現腦膜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肺水腫、迴圈障礙等,病情凶險,可致死亡或留有後遺症。

  如何正確的鑑別手足口病

  與皰疹性口炎相鑑別。四季均可發病,以散在為主。一般無皮疹,偶爾在下腹部可出現皰疹。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1-2天后口腔黏膜上出現小水皰,可為單個,也可成簇;小水皰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有紅暈;患兒常有區域性疼痛伴流涎,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

  與口蹄疫相鑑別。口蹄疫的病原體為口蹄疫病毒,屬於人畜共患病原體。手足口病是由數種腸道病毒感染所致。口蹄疫病毒只引起偶蹄類動物牛、羊、豬、鹿、駱駝等發生口蹄疫,成為人患口蹄疫的傳染源。只有先出現獸疫,才有可能使人患病。口蹄疫是通過接觸病畜口腔、蹄冠部的潰瘍爛斑,經面板粘膜感染的;偶而也有食用了被病毒傳染而又未加熱***巴氏消毒***的奶感染的。因此,人患口蹄疫是極為散在發生的。手足口病是由於接觸病人,通過日常生活用品、食具、玩具的汙染經口感染的,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播。口蹄疫、手足口病雖患病部位在口腔、手指間、足趾端有相似之處,但症狀體徵各有不同


腿上紅血絲的治療方法
小孩牙齒矯正合適的年齡
相關知識
小孩手足口病的潛伏期時間
預防小孩手足口病的方法
秋季預防小兒手足口病的方法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表現
小兒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
手足口病的高發期
小兒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狀有哪些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_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