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欄育兒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成才。尤其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我國,大部分家長只有一次養育孩子的機會,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長的迫切追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一

  早期教育不是提前知識學習

  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成才。尤其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我國,大部分家長只有一次養育孩子的機會,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才,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長的迫切追求。有人曾經對北京市的350位0-3歲嬰幼兒的父母就生存及育兒方面的觀念、知識等問題進行了調查,有80%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子女能得到早期教育。但對早期教育與智力潛能開發以及嬰幼兒心理培養的知識卻知之甚少。

  許多年輕的家長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還是十分的下功夫,在教育孩子上確實傾是用了很多的心血,但是結果往往卻並不是自己所設想的結果那樣,問題的關鍵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孩子早期教育的正確方法,他們對早期教育有誤解,他們將兒童的早期教育、早期智力教育、早期知識教育三者混淆了。他們把兒童的早期教育誤認為是提前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而智力開發就是要對孩子進行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家長們特別重視教孩子認字、計算、彈琴、繪畫、背唐詩等。更有甚者,有的人千脆買來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本,讓孩子系統地學習,結果是導致早期教育知識化和小學化。這種早期教育知識化和小學化會對孩子造成很多的危害,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會影響孩子鍵康人格的形成,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及視力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父母很重視讓孩子在智力方面得到更多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孩子進行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毅力、性格、興趣等的培養。有的家長甚至剝奪了孩子游戲、娛樂的權利。還有的過分溺愛孩子,生怕孩子受一點兒委屈,讓孩子與一切“艱苦”和“辛勞”19絕,即使是在很不富裕的家庭裡,孩子也成了“先富起來的人”。這種生活上照顧和包辦過度,智力上要求期望過高,行動上限制干涉過多的“過度化教育”,造成了孩子依賴性強,缺乏貴任感和忍耐心,意志薄弱,控制力差,使孩子失去了天性和自由,人格和心理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如江蘇宜興市有一位小學的“數學尖子”,就因為在舉行的奧林匹克競賽預賽中遭到淘汰,受不了這一打擊,留下兩封遺書自經身亡。類似的事件近年來時有發生,這些家長不但沒有見到孩子成“龍”成“鳳”,反而過早地嚐到了“溺愛”的苦果。

  對孩子的教育必須遵循兒童成長中的年齡特點,不僅重視智力因素培養,也要重視心理品質的培養。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充實教育內容改替教育方法,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寬鬆的教育環境。

  二

  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劑

  先說鼓勵和表揚,鼓勵和表揚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劑,對孩子的進步是很必要的,鼓勵意味著教育者對孩子的欣賞和信任,就是相信孩子的能力和智慧,相信孩子能戰勝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鼓勵孩子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裡善於發現和讚揚孩子的優點,在兒童教育中,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別是對小孩子來說,越會,越表揚,就越愛學。現代教育所提倡的動力型教育,就是以鼓勵、讚賞等方式讓孩子多經歷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享受一些快樂的感覺。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遠比教會他學會多少知識重要。再調皮的孩子也有優點,再與人為難的孩子也願意別人肯定他,孩子對鼓勵的吉酒反應最敏感、最積極。而那些懲罰和貶低孩子的話容易控傷孩子的積極性,運用的不好極雲對孩子造成傷害。對孩子來說就是,鼓勵使人進步,打擊使人消沉”。教育者***包括父母和幼兒園的教師***應當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並及時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孩子優點以及長處、能力的欣賞和肯定,要讓孩子體會和感受到大人對他所持有的肯定、欣賞、信任以及友好的態度碑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並鼓勵之,對孩子的教育就是要先肯定,再教育,這處教育的起點。

  第二,鼓勵的出發點更應關注孩子的上進望和努力過程,而並非行動的結果。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漸進性和反覆性,孩於追求良好品行的意願和行動的結果不一定能完全達到一致,他們也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有時孩子們出自良好的願望卻辦了錯事或傻事,有時孩子們也會產生擔心和害怕,他們不願意探索和努力,因為他們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特別是他們的努力沒有取得他們預想的效果時。對孩子的努力,不管做事和行動的結果如何,大人都應當鼓勵孩子盡力去做,即使他們失敗了也不要去太多的指責孩子,而是應該盡且肯定他們積極的一面,進步的一面。教育者應該鼓勵孩子勇於探索新異事物,敢於瞭解未知,要允許孩子走彎路、犯錯誤,要鼓勵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經受挫折,得到經驗,體會成功。要教育孩子勇於承擔後果,承受失敗,經過拴折得到的成功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更深的印記。

  第三,要信任和幫助孩子,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問題,幫助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計劃,同時相信孩子的能力,允許孩子自己去進行嘗試,這樣能給孩子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心態環境。自我的成長可以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從而更加努力地去實現自己,這樣孩子就會建立起自信和樂觀,為他們的個性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表揚或獎勵與鼓勵是有區別的,表揚或獎勵應該是孩子表現良好時才給予的。換句話說,鼓勵注重動機和過程,而表揚和獎勵則更注重結果。

  三

  引導孩子做有效的練習

  要引導孩子做有效的練習。學習數學必須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才能鞏固知識並形成解題的熟練技巧,才一能發展孩子靈活的創造性的思維能力。但是應該看到,練習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練習是指那種盲目追求做題數量,不重視一題多變與一題多解的練習;或做題死套公式,只求得數,不重視解題思路合理與否。

  這種練習不僅加重了孩子的負擔,而且也把他們的思維引向僵化。有的家長到處收集各種考試題,給孩子“加碼”、“吃偏飯”,結果適得其反,孩子的解題能力並未提高。我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指導孩子提高練習的效率,進行科學的、有效的練習。為此,首先要啟發孩子獨立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良好的思維習慣主要是指遇事要肯於動腦,善於動腦,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具有靈活的應變能力。這就要開拓孩子的思路,要求他們想問題要廣而深一些,在弄清例題的基礎上,會變換例題的條件或問題,通過一題多變,學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和解答問題。而訓練孩子一題多解,正是扭轉思維滯呆、思維狹窄,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家長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用多種方法解題的能力。比如,孩子掌握了25X4=100的知識後,當遇到25X12=?時,可啟發他們想一想,怎樣做才能迅速而準確地算出結果來。

  此題既可採用10個25的積加2個25的積,也可採用25X12=25X4x3=30。的做法。長此培養下去,孩子就會逐漸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遇到一道題不要滿足於得出答數,而是還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想幾個怎麼辦,尋找解題的最簡捷的途徑,從而練習思維的靈活性。其次,要督促檢查孩子科學地安排好練習的時間,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能迅速而正確地完成練習任務。有效地利用時間,可訓練他們快速而緊張的思維活動,培養其敏捷果斷的智慧品質。

  與此同時,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計算習慣。從實踐中看到,孩子們在作業中出現的計算錯誤,其中數值計算諳誤約佔一半,有的孩子在計算中表現得十分粗心,如看錯了題目、抄錯數字或脫漏符號:有的在列豎式計算時不寫運算子號,誤將減法當加法算。還有的錯點、漏點小數點,數位對錯以及未看清運算順序等等。因此,家長應著力培養孩子具有以下良好的計算習慣:認真讀題,審題;認真使用草稿紙,細心計算:書寫清楚工整,格式規範,解題步驟合理,獨立完成作業;對計算結果能獨立地進行驗算以及注意運用常用資料和簡便演算法等。

  家長要給孩子準備草稿本,不要讓他們在書、作業本或課桌、手心上進行演算。不僅要教給孩子驗算的方法,而且要培養孩子“一步一回頭”的驗算習慣,把驗算當成計算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抄一步檢查一步,保證書寫不出錯。總之,要使孩子養成獨立的創造性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使其自己掌握學習的程序。

  

幼兒園託班教案
幼兒中班育兒知識
相關知識
家園共育欄育兒知識
託班家園共育育兒知識
中班家園欄育兒小知識_家長鬚知的29條育兒知識
家園共育夏季育兒知識
幼兒園育兒知識家園聯絡欄
新生入園家長育兒知識
託班家園育兒知識
小班家長園地育兒知識
幼兒園新生家長育兒知識內容
大班家長園地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