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應該怎樣祛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春天雨水漸多,溼氣也重,中醫認為溼邪過盛可致病。因此,要想祛溼,必須從調理開始,春季溼氣重怎麼調理??不如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春季祛溼的方法吧!

  春季祛溼的方法

  1、使用蔥、姜、蒜去溼氣

  蔥、姜、蒜是三種常見的調味品,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藥用價值。蔥、姜、蒜的使用方法有很多,老薑熬水就是常見的用法。這樣的薑湯對排出體內的溼氣有幫助,還可以令我們的身體快速發汗,緩解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其他的調味品也是可以使用這些方法的,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2、科學飲食

  祛溼的方法“藥補不如食補”十分正確。去溼氣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飲食方面著手。科學飲食就是要均衡並且適量的攝取食物,不能夠暴飲暴食,同時也不能節食。在日常的飲食習慣,女性也要遵守不偏食、挑食,才可以調理好腸胃系統,進而造成體內的水分代謝恢復正常。

  日常的飲食最好做到科學,多吃清淡的食物和少吃油膩食物。這是因為油膩食物會在春腸胃消化出現問題,甚至出現消化不良、發炎等等的問題。而油炸食品會導致體內分泌出過多的過氧化物,不利於腸胃健康。同時,要少吃生冷食物,如西瓜、沙拉、白菜等等,這些食物在日常攝取時要適量,或搭配一些能夠降低寒性的食物。

  3、拔罐療法祛溼

  拔罐療法對祛溼有一定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

  4、艾灸除溼

  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溼及養生保健,對春季除溼邪很有療效。

  祛溼飲食的偏方

  1、赤小豆煲雞

  材料:赤小豆90克,去毛及內臟的母雞1只。

  做法:將赤小豆放入雞腹內,用竹籤將雞腹切口閉合,加入適量的水煲湯,食用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利溼、利尿消腫,對春季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重墜不適感等有效。

  2、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淨;鯽魚宰淨,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健脾祛溼。

  3、鮮土茯苓煲豬腱湯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腱肉500克、生薑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淨,切片狀;豬[月展]肉洗淨,整塊不必刀切。然後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功效:祛溼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4、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湯

  材料:木棉花20克,雞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陳皮1/4個、豬瘦肉400克,生薑2片。

  做法:各配料洗淨,稍浸泡,陳皮去瓢,豬瘦肉洗淨,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清熱祛溼、解脾虛溼困。

  5、冬瓜薏米老鴨湯

  材料:老鴨半隻、薏米一把、冬瓜一斤、蔥,姜、料酒、鹽做法:鴨去頭、腳和屁股,清洗乾淨,剁成大塊。蔥切段,薑切片,冬瓜切大塊,薏米洗淨備用。鴨肉放在冷水鍋中大火燒開,煮三分鐘去血水,盛出,用清水洗淨。入油,五成熱時放入蔥段和薑片炒香,再倒入鴨塊炒變色後放入開水,薏米燉1小時。湯鍋中放入冬瓜和少許鹽,中火燉20分鐘即可。

夏季出鼻血應該怎麼做
秋季面板乾燥起皮吃哪些食物
相關知識
春季應該怎樣祛溼
春季應該怎樣護胃
春季應該怎樣預防腳氣
春季應該怎樣養肺
春季應該怎樣解決面板過敏
春季應該怎樣保護頸椎
春季應該怎樣預防花粉過敏
春季應該怎樣預防花粉過敏
春季應該怎樣預防高血壓
秋季小孩應該怎樣除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