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怎麼治糖尿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中醫怎麼樣治療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的、伴隨終身的,但可以控制的疾病。採用的是控制飲食、調攝情志、適當運動、藥物調理等綜合治療方法。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中醫養生治糖尿病的方法。

  中醫養生治糖尿病的方法

  1、中醫治療糖尿病提倡未病先防,防患未然。

  在對糖尿病發病機制的研究中發現,糖尿病存在明顯的遺傳異質性,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另外研究表明,現代人進食不規律,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肥胖、精神緊張及工作壓力大,這些均可以導致糖尿病的發生。中醫理論認為:長期嗜食肥甘厚味,使形體肥胖,生溼生痰,蘊而為熱,痰溼阻滯氣機,進而發展轉為消渴。中醫提出三焦養生說,即上焦養生養心肺、中焦養生護脾胃、下焦養生調肝腎,強調在身體及精神方面注重養生,預防消渴病的發生。

  2、主動出擊,提前干預。

  有些患者空腹血糖不高,卻存在“隱患”,我國有2/3初診糖尿病患者為餐後高血糖。曾紀斌建議,凡體檢空腹血糖大於5.5mmol/L者,應做糖耐量試驗進行糖尿病篩查。糖尿病前期可通過中醫藥健脾、化痰、活血干預治療,降低糖耐量異常患者的血糖、血脂,同時可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提高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逆轉糖耐量異常。

  3、既病防變,延緩或逆轉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的管理實際上是一個血糖的管理和血管的管理。糖尿病的危害性主要是血管方面出現的併發症,包括心梗、腦梗、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中醫藥在防治糖尿病併發症方面採用健脾益氣、活血通絡的方法治療,幫助改善全身血液迴圈,緩解肢體涼、麻、痛的下肢血管、神經病變症狀;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採用補益肝腎、活血通脈等方法治療,促進眼底出血滲出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視力,延緩其發展;採用補腎固攝等方法治療,使患者尿蛋白排出減少,保護腎功能,降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

  糖尿病發生的可能因素

  ***1***有糖尿病家族史且40歲以上者。

  ***2***特別肥胖或消瘦者。

  ***3***體重減輕而找不到原因,特別是原來肥胖,近來體重減輕者。

  ***4***有多飲、多尿者。

  ***5***易患癤癰,尤其發生在癤癰發病率較低季節如冬季。

  ***6***反覆尿路、膽道、肺部或其他感染者。

  ***7***婦女外陰瘙癢而非滴蟲感染。

  ***8***有感覺障礙、疼、麻等周圍神經炎症狀。

  ***9***較早出現白內障或視力減弱者。

  ***10***間歇性跛行、下肢疼。

  ***11***下肢潰瘍久不癒合者。

  ***12***浮腫、蛋白尿,類似腎病綜合徵。

  ***13***尿瀦留、頑固性便祕或腹瀉。

  ***14***早期出現動脈硬化症狀,如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管病變***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15***出現酮中毒症狀。厭食、噁心、嘔吐等,甚至一開始即出現昏迷。

  ***16***有分娩巨大嬰兒***體重大於4kg***史者。

  ***17***有妊娠併發症,如多次流產、妊娠中毒症、羊水過多、胎死宮內、死產者。

  ***18***有反應性低血糖者。

猜您感興趣:

蜜枇杷葉有什麼功效
糖尿病人可以吃什麼保健品
相關知識
中醫養生怎麼治糖尿病
中醫怎麼治糖尿病
中醫怎麼治糖尿病
中醫早洩怎麼治
中醫咽炎怎麼治
中醫口臭怎麼治療
中醫便祕怎麼治療效果好
中醫近視怎麼治
中醫哮喘怎麼治療
中醫便祕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