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豆豉的功效與作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豆豉是一種豆類製品,也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① 治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納豉,煮取一昇華,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傷寒論》梔子豉湯***

  ② 治溫毒發斑,大疫難救:黑膏生地黃半斤***切碎***,好豉一升,豬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減一,絞去滓,末雄黃、麝香如大豆者納中,攪和,盡服之;毒從皮中出。***《補缺肘後方》***

  ③ 治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為再服,不瘥復作。***《範汪方》豉薤湯***

  ④ 治多年肺氣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錢半***研飛如粉***,豆豉***好者***一兩半***水略潤少時,以紙浥幹,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極勻,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量大

  小與之,並用極冷臘茶情臨臥吞下,以知為度。***《本事方》紫金丹***⑤治斷奶乳脹: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餘下洗乳房。***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⑥ 治小兒丹毒破作瘡,黃水出:焦炒豉,令煙絕為末,油調敷之。***姚和眾***

  ⑦ 治陰莖上瘡痛爛:豉一分,蚯蚓溼泥二分,水研和塗上,幹易,禁熱食韭菜、蒜。***《藥性論》***

  中藥豆豉的營養價值:

  豆豉,是我國傳統發酵豆製品。古代稱豆豉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記載見於漢代劉熙《釋名·釋飲食》一書中,譽豆豉為“五味調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一書中還有“作豉法”的記載。古人不但把豆豉用於調味,而且用於入藥,對它極為看重。 《漢書》、《史記》、《齊民要術》、《本草綱目》等,都有此記載。據記載,豆豉的生產,最早是由江西泰和縣流傳開來的,後經不斷髮展和提高,使豆豉成為獨具特色,成為人們所喜愛的調味佳品,而且傳到海外。我國臺灣人稱 豆豉為“蔭豉”,日本人稱豆豉為“納豉”,東南亞各國也普遍食用豆豉。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黃豆豆豉”兩種。以黑褐色或黃褐色、鮮美可口、鹹淡適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氣者為佳。

  豆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豆豉還以其特有的香氣使人增加食慾,促進吸收。我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大量生產豆豉供應志願軍食用。

  豆豉不僅能調味,而且可以入藥。中醫學認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發汗解表、清熱透疹、寬中除煩、宣鬱解毒之效,可治感冒頭痛、胸悶煩嘔、傷寒寒熱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一直廣泛使用於中國烹調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與豆腐、茄子、芋頭、蘿蔔等烹製菜餚別有風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鍋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調料。廣東人更喜歡用豆豉作調料烹調粵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鯪魚”和燜雞、鴨、豬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時用豆豉作調料,風味更佳。

  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載為宜。這樣可儲存較長時間,香氣也不會散發掉。但忌生水入侵,以防豆豉發黴變質。

  我國較為有名的豆豉有:貴州“老乾媽”的風味豆豉、雲南雙柏的妥甸豆豉、廣東陽江豆豉、廣東羅定豆豉、開封西瓜豆豉、廣西黃姚豆豉、山東八寶豆豉、四川潼川豆豉和永川豆豉、湖南瀏陽豆豉等、陝西漢中香辣豆豉和風乾豆豉等。

中藥獨活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地骨皮的功效和作用
相關知識
中藥豆豉的功效與作用
淡豆豉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淡豆豉的功效與作用以及藥用價值
中藥瓜蔞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杏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乳香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中藥蜈蚣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肉桂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佩蘭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藥木香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