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間管理的有效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1日

  勤奮不一定有好報,要聰明地學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進行時間管理的原因,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時間管理的十種方法。

  網上流行一個段子:

  飯要一口口吃

  路要一步步走

  肥要一斤斤減

  書要一本本看

  錢要一分分賺

  事要一件件做

  日子要一天天過

  可唯獨時間......

  一下就沒了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內心時不時為自己的懶惰而自責,已然成了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通病。

  網上各種時間管理的技巧和道理太多了,常常看完就忘得一乾二淨,更別提按照各種方法來執行了。

  既然如此,何必再增加大家的焦慮呢,所以小編只來分享自己親身實踐過,執行難度不大,但蠻有效的10個時間管理心得。

  1 學會記錄時間花費

  去銀行辦理財時,理財顧問會先調查一下,我們的財務收支情況,記錄時間也是一樣的道理,管理時間前,先得知道時間都去哪了。

  我們讀書社群一個姐姐,總說讀書沒時間,後來讓她記錄下一天的時間片段,才發現家務,取快遞,逛淘寶,喝水這類事就佔據了大量時間,自己卻渾然不知。

  記錄下一天中,時間用在哪裡,才能找到自己的時間黑洞,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2 精力花在「刀刃」上,專注做最重要的事

  我們經常被建議先做重要的事,但有時候卻很難分清什麼是重要,這裡推薦新四象限法則,幫助我們梳理做事情的順序。

  按照執行計劃>隨機之事>制定計劃>發呆的順序處理事情。

  另外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時處理幾件事,看似忙碌充實,實則效率很低。

  稻盛和夫在《活法》裡,也提到的一個詞——集中力。他說無論是誰,只要像錘子一樣,全部力量集中在一個目標,就一定能成功。

  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專注做一件事,一天中重點要做的事情不超過三件,這樣不僅高效,還能帶來事情完成後的滿足感。

  3 建立做不同事情的儀式感

  小編一直覺得自己的時間管理還不錯,但是最初成為自由職業者,發現經常忙忙碌碌一整天,卻沒覺得做了什麼事。

  原因很簡單,在家工作的時候,工作時間和個人時間很難清晰的分開,感覺一整天都在工作,但工作的中間不斷夾雜著家裡的各種事兒。比如在工作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購物車還沒下單,突然餓了吃點零食,隨手打開個視訊網站追一會熱劇。

  說到底是自己沒有劃定一個清晰分界線,沒有區分,意味著工作和生活這兩種狀態會攪成一鍋粥。

  通過建立工作和生活的不同儀式感,可以有效改善這種狀況。

  儀式感就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是一種精神上的禮儀,應用到時間管理上,就是通過一些固定的行為將生活狀態與工作狀態進行劃分。

  對於小編來說,這些儀式包括

  工作和吃飯絕對不在一張桌子上,再簡單的一頓飯,也會在飯桌上吃完,再回到書桌工作。

  工作累了,想娛樂一下,刷個抖音也可以,但一定會換個地方,比如去臥室或者公司的休息間。

  不將工作帶到離床太近的地方,因為一旦不小心坐在床上,下滑躺平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在寫文章前,都會衝一杯咖啡,用潮汐APP播放「圖書館」的白噪音,以後每次這個白噪音響起,就感覺是寫文章時間了。

  勝間和代,這位2005年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全球最值得矚目的50位女性」之一,在一次採訪中提起,自己總會放一面鏡子在書桌上,從鏡子放上去的那一刻起,她便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狀態。因為一旦她偷懶,會從鏡子中看得一目瞭然。

  建立屬於自己獨特的儀式感,幫助你來區分工作、生活和娛樂的時間。

  4 及時將目標拆解成流程

  大多數事情都能分解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尤其是重複性的事。嘗試總結做事情的一套流程,每次有條不紊開展,便可節省很多時間。

  去年一個管理學的朋友分享的戴明環,來把目標轉化為流程。

  通過這樣的一個迴圈,可以清晰的知道當前工作從哪裡開始,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把這套流程落實到你的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當中,這樣在面對工作和任務,才不會不知從何下手。

  5 警惕無節制的娛樂上癮

  被稱為史上最難的數學題就是「小明什麼時候打開了抖音,什麼時候會關閉?」

  精密的大資料演算法,可以讓我們分分鐘沉浸在這些娛樂app中,不知何時所起,不知何時所終。

  其實我們反對的不是娛樂,只是警惕「無節制」。

  小編雖然也是王者榮耀的玩家,但會準備兩部手機,一部是正常工作社交用,隨身攜帶;一部是遊戲娛樂的,只放在家中臥室,不用時讓其處於關機狀態。兩部手機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在工作時間,隨手點開遊戲玩起來。

  人為的給娛樂製造一點點小障礙,不至於讓人很壓抑痛苦,但也不會讓人輕易掉入時間黑洞中,感覺剛剛好。

  另外,抖音上只關注某幾個專欄,每次只看已經關注的,看完就退出,防止漫無目的刷抖音推送的內容。

  總之,與其被這些娛樂產品馴化,不如主動去馴化它們。

  6 別總幹撿芝麻丟西瓜的事

  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在低價值的事情上花費的越多,留給有價值的就越少。

  在網站上花了一個小時,終於湊夠了免郵金額,滿心歡喜地下單,以為省了5塊錢。

  在外賣APP上挑選了二十多分鐘,以為是節省了自己做飯的時間。

  幾十塊錢的網購,就因為一點快遞包裝問題,找客服投訴、稽核、退貨花去將近半天時間,而且搞得自己心情極差。

  這些就是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花費大量時間,為了那麼一點點錢,這種習慣會將你沉淪在「小便宜」的泥坑裡,不再對真正重要的「大目標」感興趣,很多人把這叫做窮人思維。

  比起那幾塊錢來說,時間成本是「看不見」的,比起省下的幾塊錢,在未來的某一天,時間對你的幫助,要大十倍百倍千倍。

  7 碎片時間用來做碎片的事

  小編以前也相信碎片化學習,訂閱過很多知識付費課程,卻發現不僅學習效果差,反而容易陷入焦躁的情緒中。學習是一個需要深度思考與應用的過程,不僅僅是看過一遍、聽一會就真的學會。

  而碎片時間用來處理一些碎片的事情更合適,比如說回覆資訊,購物,瀏覽資訊等。

  這些事情不需要大腦深度思考,而且短時間就可完成,但真要集中花時間做,卻細碎的讓人煩躁。

  8 不是每條微信都要及時回覆

  我們習慣於被教育成及時回覆資訊,才是靠譜的職場人,但其實,並不是每條資訊都那麼緊急。

  在很多外企,***才是最正式的職場溝通工具。郵箱,這種非即時性的溝通方式,沒有影響到工作,有時候反而讓時間的壓迫感沒那麼強,給溝通創造一種緩衝。

  小編常用的方法是,在需要集中注意力完成某項工作時,會讓自己處於半失聯狀態,同時會跟同事夥伴約定好,如果有緊急的事情就連續打兩次電話。

  當然,這種方式需要提前告知對方,並保證一定時間內一定回覆,長期保持這個原則,會幫你降低時間緊張感。

  時間怎麼用,是自己規劃出來的,自己不主動規劃,就會被別人規劃。

  9 善用工具

  工具是把雙刃劍,搞不好自己就變成了時間吞噬者,所以挑選時間管理工具的原則就是——「功能簡單易上手」,這裡推薦幾款小編一直在用的。

  記錄時間的

  ▼ 時志、Ihour、時間記錄器

  培養專注度,建立做事儀式感的

  ▼ 潮汐***強烈推薦***、forest、番茄鬧鐘

  用來做日程規劃和提醒的

  ▼ 滴答清單

  最實用的

  ▼ 筆記本+筆***簡單的有時候是最有效的***

  如果你覺得以上工具都太麻煩,那小編就只給你推薦個最有效的,而且手機自帶,叫做「飛航模式」。

  10 給自己留出點時間浪費

  時間管理可以有效幫助我們提高效率,但目的不是把我們打造成一臺工作機器。

  我們要學會主動休息,至少一天當中有兩個小時的時間是空白的,偶爾,停止學習;偶爾,停止社交;偶爾,做點可愛的傻事。

  就像梁實秋先生說的,「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

  送自己一個有時間日曆的筆記本,在每一個重要的日子上畫個圈,做一個簡單標註,這樣一眼望過去,便知道每個月重點在哪裡,做到心中有數,遊刃有餘。

  其實,沒有荒廢的人生,只有荒廢的人生態度。

以結果為導向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方法心得體會分享
相關知識
關於時間管理的有效方法
關於時間管理的名言
關於時間管理的總結
關於時間管理的黑板報圖片
關於時間管理的祕密經典散文
關於時間管理的祕密經典散文
有效做好時間管理的八個方法
關於課前預習的有效方法技巧
關於控制食慾的有效方法介紹
關於時間管理心得感悟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