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教育不是工業,教育更多地把古老的上一代逐漸積累下來的那些優秀的文化積澱傳承給下一代人,它應該是很有規律的。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師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師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第一,由於本學科目前是學業水平考試,只需要合格,每個老師應多關注班級中有困難的學生,為他們開啟答疑的通道,這些同學在本學科上有進步了,班級整體的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第二,課堂中合理安排教學例題,每節課的例題不在於多少,教師需要思考每道例題之間的關係是否有坡度,是否能和學生的已有的知識相結合,都能否引發學生的思考。有質量的思考是落實基礎的保障。

  第三,每個班級中有些內向的學生,常常被老師誤以為很懶或不願思考,而教師如果能給這些學生一些表達展示的平臺,整個課堂的學習氣氛就能很好的調動起來,進而收到好的學習效果。

  教學過程中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

  1、用引入設定懸念

  引入新課的方法如果標新立異而又不失自然,不僅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慾,進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對所學科目興趣濃厚,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教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輕鬆愉快。良好的新課引入可以起到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的情緒愉快地進入學習過程,為新課的展開創設良好的條件。例如在教學英語第三單元的服裝內容時,我就以當天的天氣為例,問他們這種天氣應該穿什麼衣服,進而再引入本堂課所學要學的單詞。這樣的引入新課,讓學生帶著熟悉的親切的感覺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為學生更加生動形象的瞭解了單詞的含義。學生在這樣一個熟悉的學習情境中學習興趣濃了,學習效果也就提高了。

  2、讓互動激發熱情

  唯有師生互動才能使學生精神飽滿,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不失時機的圍繞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問,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採用學生上臺展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緊緊地把學生的思維鉗住,這樣既維持好了課堂紀律又保證了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是以服裝教學為例,我讓學生上臺來展示自己的服裝,並介紹顏色及自己的喜好,既複習了顏色詞,又瞭解了本堂課的知識點。

  3、教學中聯絡生活實際

  人們總是對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興趣,所以教學中如果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素材,創設一種模擬生活的情境,能使學生感到英語也是可親可近的,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一個新的單詞。逐步產生求知的慾望。如,我在教學wash room 這個單詞時,就先讓學生們瞭解洗手間的概念, 然後問他們對這個單詞的認識。*** 有男女,有 裙子,褲子, 有高跟鞋菸斗***,那麼,課外的拓展延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多接觸外界的知識,使學生覺得老師懂得的確比學生多,讓學生欣賞老師的確也是吸引注意力的一大表現。

  4、教師要有魅力

  學生敬佩的是老師擁有豐富的閱歷和學識,談吐優雅,這樣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相關經歷,讓學生覺得老師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風格,學生一般對老師所講的個人經驗等比較好奇,所以,很多時候偏才怪才的老師容易受學生歡迎的。而一些個人的見聞學,經驗,判斷等等,學生聽得會有味道。所以一個有豐富的閱歷的老師結合上課內容就引起學生好奇心和注意力。比如語文課的詩歌時,結合自己學識說作者的平時事蹟,用自己的價值觀判斷作者當時的心態比講解詩歌的意思更有意思。

  5、讓幽默出奇制勝

  學生的注意力,常因注意物件的枯燥性和單調性而減弱。這時,如果轉移話題,突然抖出一個新奇、有趣的知識或表達方式,學生馬上會收回注意力,重新注意聽講。比如,我在上英語課時,明顯發現有幾位學生走神,我就立馬用本堂課學過的內容進行發問,比如教到操場playground這個單詞時,就會說,這個單詞魅力太大了,心思都被跑到操場了,既然這個喜歡,那麼,你記住這個單詞了嗎?

  6、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課堂中的評價往往影響到學生繼續學習的積極性。評價得好,學生勁頭實足,思維空間擴大,對下一知識掌握得好。評價不得體,學生會失去興趣,鬱鬱寡歡。比如,學生髮表了一個有創新的見解,教師可以豎豎大拇指,或者讓全班鼓鼓掌。學生的回答不成熟時,教師可以這樣鼓勵:“你能再想一想嗎?能否說得更完美些”“你真愛動腦筋,繼續努力。”教師要避免直接否定的評價也要避免同學間的嘲笑。總之,要調動學生更積極主動思維,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回答問題時無後顧之憂。

  只要教師加強自我鍛鍊,不斷提高講課技巧,就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要關注學生12個學習習慣的培養

  1、記憶習慣。

  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絡起來,這裡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關鍵的。一定把學習任務和時間聯絡起來,通過一分鐘注意、記憶來培養學習習慣。

  2、演講習慣。

  讓學生會整理、表達自己的思想,演講是現代人應該具有的能力。

  3、閱讀習慣。

  讀中外名著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每天讀一、兩分鐘,有好處,學生那個年齡可塑性大,偉人的感染力、教育力,遠遠超過咱們這些當老師的,學生與大師為伍、與偉人為伍的時候,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學生會終生受益。

  4、寫的習慣。

  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通過日記可以看出一個老師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思想,有沒有一以貫之的品質,看日記能看出老師的水平,更能看出學生的水平,一分鐘、三五十個字,堅持住、寫下去,這就是決心。我二十年不批改學生作業,但我說一句話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記。

  5、定計劃的習慣。

  凡事預則利、不預則廢。後進生毛病都出在計劃性不強,讓人家推著走,而優秀的學生長處就在於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所以,我們就要培養同學們定計劃的習慣。

  6、預習習慣。

  請老師們把講的時間讓出一部分,還給學生,學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預習預習。在實驗中學時我就要求老師講課別超過20分鐘。不讓學生自己學,最簡單的事都要等著老師告訴他,這樣難以培養出好學生。我從1979年開始,開學第一天就期末考試,把新教材的期末試題發給大家。這樣做就是要學生會預習。讓學生自己學進去,感受學習的快樂、探索的快樂、增長能力的快樂。所以請各位老師一定要培養學生預習的習慣。

  7、適應老師的習慣。

  一個學生同時面對各學科教師,長短不齊、在所難免。一方面我們努力採取措施提高老師的能力水平,適應學生;一方面不能馬上把所有的老師都提高到一個適應學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學生也要適應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不同層次的老師,學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

  8、大事做不來,小事趕快做的習慣。

  這也是非常要緊的一個習慣。我抓學生習慣基本就這麼抓。尖子學生做尖子的事,後進學生別盲目攀比。大的目標夠不到,趕快定小的目標。難題做不了,挑適合你的容易做的題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來,富得起、窮不起。所以要讓我們的學生永不言敗。

  9、自己留作業的習慣。

  老師留的作業不一定同時適應所有的學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師要和學生商量,讓學生做到腳踏實地、學有所得,市教委規定對學生實行量化作業,它的落實,一靠檢查,二靠老師良心,老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只有常規量的學生可以接受,學生才能適應教育。浙江書生中學就特別強調這點。

  10、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每次考試之後,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學生,如何整理錯題?扔掉的分數就不要了,這次30分,下次40分,這就是偉大的成績。找到可以接受的型別題、同等程度的知識點研究一下提高的辦法。整理錯題集是很多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11、出考試題的習慣。

  學生應該覺得考試不神祕。高中學生應該會出高考試題,初中學生會出中考試題。

  12、篩選資料、總結的習慣。

  學生要會根據自己實際,選擇學習資料。

  十二個習慣,不要求齊頭並進,各學校要有自己的特點,讓老師以教書為樂,讓學生以學習為快樂。這快樂要建立在養成這些良好習慣的基礎上。只有師生都成了學習、教育的主人的時候,教書這份工作才能真正成為樂園,才能使“學習、工作、盡責、助人是享受”成為現實,使我們短暫的人生充滿快樂。祝大家在盡到生存責任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到育人的快樂。

教師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
教孩子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相關知識
教師如何關注學生學習過程
教師如何關愛學生演講稿
教師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語文的興趣
數學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開學教師如何幫學生收心
音樂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
教師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
教師如何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教師如何寫學生評語
教師如何跟學生自我介紹_教師開學第一節課的自我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