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小孩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從幼兒園到小學一年級,是一個大的跨越,無論學習的方式還是孩子的身心,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孩子到一年級會出現不好好學習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培養孩子好好學習的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培養孩子好好學習的建議

  1、讓孩子重視、訂立並執行學習計劃。

  航航剛上一年級,對“學習計劃”沒有任何概念,每天放學回家就先做自己喜歡的作業,把不是特別感興趣的作業放在最後,有時甚至會忘記寫。為了讓航航學會制定計劃,媽媽不會在他剛一回家就催他學習,而是讓他休息一會兒,並引導他利用休息的時間思考一下寫作業的順序。

  一次,航航對媽媽說:“我要先完成美術作業,然後寫語文,最後寫數學。”

  媽媽一聽,說:“媽媽知道你喜歡畫畫,不過呢,畫完畫之後,桌子上都是畫筆和顏料,還怎麼寫作業啊?不如你先寫語文作業,再寫數學作業,這樣兩樣作業完成之後,你就會很輕鬆,然後你想畫多久都可以,這樣是不是更好?”

  聽了媽媽的話,航航覺得有道理,就高高興興去實施了。就這樣,航航度過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夜晚。臨睡前,他對媽媽說:“媽媽,我以後都要按這個順序寫作業。”

  孩子由於年齡、認知水平、思維方式等方面的侷限,往往不知道如何制定學習計劃。此時,我們就要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讓他知道什麼是學習計劃,並幫助他制定合適的計劃。只要他對學習計劃有了一定的重視,並主動制定和實施,他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高。

  有的孩子學習效率低下,雖然花了大量的時間,還是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根據他的學習任務量和自身的能力來幫助他制定學習計劃。

  2、幫助孩子把知識與生活聯絡起來。

  低年級的小學生總是要突破識字的障礙,那麼,我們就要隨時隨地把漢字與生活聯絡在一起,比如,公共場合有很多警示牌,像“閒人免進”“禁止吸菸”“禁止停車”等,我們就可以讀給孩子聽,並告訴他意思。我們走到哪,讀到哪,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有一定積累,並會因此產生興趣。

  3、用遊戲引導孩子學習。

  愛玩遊戲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把遊戲利用好,是可以輕鬆引導孩子完成學習任務的。

  4、教孩子學會預習功課。

  在學習中,很多孩子都會有這樣的觀點:“反正老師在課堂上會講解課本中的知識,提前預習是沒有必要的。”其實不然,預習對孩子而言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要用對了方法,預習在學習中的好處是很多的。

  進入小學,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內容難度增大,上課時,孩子不一定一聽就懂,也不一定能順利地跟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如果能提前預習,孩子就能大致瞭解將要學習的內容,聽課時就不會覺得很困難,也能輕鬆跟上老師講課的步調。

  而且,預習可以調動孩子聽課的主動性,因為,預習之後,孩子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懂,從而帶著問題去聽課,這樣很容易從“被動地聽”轉變為“主動地學”。另外,孩子的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是有限的。經過預習,他上課時就很容易過濾出知識的重點與難點,並用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去聽重點內容,從而達到最理想的聽課效果。

  不僅如此,預習還能幫助孩子提高記筆記的效率。因為,如果孩子不預習,對所學的知識完全是陌生的。上課時,他只能機械地抄老師的板書,分不清哪些知識是課本中有的,哪些知識是老師補充的,於是“鬍子眉毛一把抓”,整節課只顧著記筆記了,學習效率卻沒有提高。但是預習之後,筆記就有了針對性,記錄效果自然不低。

  5、指導孩子做好課後複習。

  對於所學的知識,孩子學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稱得上是“會”了呢?所謂“會”,應該是在記憶的基礎上,能夠掌握並應用知識。如果我們問孩子一個他學過的知識,孩子回答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話,說明他並沒有牢記於心,更稱不上“會”了。所以,“記住”只是學會的基礎。

  一箇中學老師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兩個班的學生學習同一段課文。學習之後,他組織一班的學生進行一次複習,而二班不復習。第二天,他對兩個班進行測驗,結果,一班有90%以上的同學記住了那段課文,而二班保持了是50%;三天後,又同樣在一班複習了一次。一週之後,一班依然有80%的同學熟悉那段課文,而二班能記住課文的同學只佔全班的30%。

  由此看來,複習可以幫助孩子牢記知識,孩子也能通過複習深入地理解知識,並逐漸把知識融會貫通起來,為己所有。

  培養孩子好好學習的技巧

  1.培養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意識

  進入小學,孩子的生活重心從自由玩耍轉移到規範學習上來了,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培養孩子的第一個意識就是“對自己負責”,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我的生活我負責。孩子能照顧好自己在學校的生活作息,包括按時喝水、去洗手間、用餐,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細節,騰出時間儘快投入到校園新生活中去。而這些,和家長對孩子有意識的訓練是分不開的。

  二是我的學習我負責。不少家長常常抱怨孩子不能主動學習,感到孩子是在為父母學習,不是發自他自己的內在需求。的確,父母如果拿捏不好參與孩子學習的分寸,就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我是在為父母學習“的錯覺。因此,在孩子上學伊始,建議家長要學會放手。比如,孩子寫作業,家長不用全程陪伴,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當天的作業量,共同商量出一個合理的完成時間,然後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了。等到約定的完成時間,再來指導孩子檢查,培養孩子對自己作業負責的意識。

  2.幫助孩子提升課堂學習樂趣

  能夠享受課堂學習樂趣的孩子,成績都不會太差。孩子的學習時間分為兩部分:課堂內和課堂外,其中課堂內佔了大部分時間,一年級的孩子每天都有六節課。因此,孩子的課堂學習效率高不高,與孩子學得好不好息息相關。

  孩子的課堂學習效率高不高,主要看他是否能夠主動融入和參與到課堂學習裡來。怎樣判斷孩子是否融入了課堂學習呢?一個簡單原則:他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怎樣?他是否積極舉手發言?

  其實,孩子在課堂上愛發言,是有價值的。愛發言,證明孩子能夠認真跟著老師,及時掌握知識,積極回答問題。只要回答了,無論對錯,孩子都進步了,因為回答的前提是孩子經過了思考;下一堂課,孩子又會進入一個新的正向迴圈,繼續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知識越學越多,自信心也越來越強。反之,如果孩子不愛發言,很大的可能就是他不會,或者還不夠自信,因為不確定自己的答案對不對,不敢表達。

  因此,如果您的孩子在課堂上不愛發言,家長需要引起重視,看看孩子的學習是否出現了短板,有哪些科目比較吃力,有針對性地想辦法幫孩子補上,幫助他跟上學習進度,找回自信。試想一下,一個在課堂上能夠積極發言,樂於享受和老師同學互動的孩子,能不喜歡去上學嗎?

  培養孩子好好學習的方法

  1.量化學習目標。家長幫助孩子將每天的學習內容量化,將大的學科知識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目標,每天堅持。比如孩子回家需要記英語單詞,那麼家長事先和孩子說好,每天認認真真地背五個,不貪多。天天堅持,既不消磨孩子的興趣,又能養成天天練習的好習慣。堅持不懈,才是增強孩子“實力”的正確開啟方式。

  2.培養孩子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包括個人形象的整潔和書寫卷面的整潔。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個人習慣,舒適得體的個人形象會給孩子加分,讓孩子在同學中有好人緣。同時,書寫的整潔也很重要。整潔的書寫,意味著一個人清晰的思路和自我的審美要求。孩子日常作業的整潔,測試時卷面的整潔,各學科課本的整潔都能反映出孩子端正的學習態度和一絲不苟的學習精神。整潔的意識,也是現今學校重點強調的學習意識。

  3.幫助孩子建立朋友圈。童年的玩耍時間,是不可或缺的。童年的小夥伴,是孩子最長久、最牢固的友誼。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孩子、盡力呵護孩子的朋友圈。鼓勵孩子主動發起活動,和孩子一起積極響應小夥伴發起的活動,保持家庭之間的友好往來,幫助孩子長久擁有朋友圈,體會到玩耍的喜悅。

1.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分析以及解決方法

2.如何引導不愛學習的孩子學習

3.我兒子不愛學習應該怎麼辦

4.高中生不愛學習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5.孩子不愛學習父母如何提升孩子興趣

一年級英語應該如何學習才好
一年級小孩不愛學習怎麼辦
相關知識
一年級小孩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一年級小孩不愛學習怎麼辦
小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才好
怎樣讓一年級小孩喜歡數學
孩子總是不認真學習怎麼辦
孩子就是不喜歡學習怎麼辦
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
孩子不喜歡學習怎麼辦
高中孩子不願意學習怎麼辦_高中學生不愛學習的原因
孩子上初二了還不知道學習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