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小鴨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醜小鴨》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下面小編收集了《醜小鴨》教學反思,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醜小鴨》教學反思篇1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是童話之父安徒生的作品。我從小就喜歡讀他的作品。於是我很用心地設計這篇童話故事,並分三課時把此課授完。授完此課,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反思此課有以下幾個板塊值得稱道。

  一、板畫巧創情境。

  要想讓學生走進文字,走進童話故事裡,我利用現有的資源——黑板,用鮮豔的畫筆畫出了美麗的圖畫,創設出了醜小鴨出生的地方以及他的兄弟姐妹的圖片。之後又出示醜小鴨的圖片,我的設計意圖是:這麼美的地方、這麼美的小鴨,更襯托出醜小鴨的“醜”。醜小鴨的醜一下子映就在了孩子們的頭腦中,也為後面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二、醜鴨變美鵝

  當我把醜小鴨的圖片和天鵝的圖片放在一起的,問學生:“醜小鴨後來就變成了這樣的天鵝,難以置信吧?” 學生們也說是的。我又說;“是呀,就連他自己也不相信這會是真的,那麼書中的哪句話寫出了醜小鴨的疑惑?”學生們一下子就找到了那句話:這難道是我自己的影子嗎?反覆讓學生品讀,品味這句話,品味出醜小鴨的心理活動。

  三、感悟醜鴨的苦痛

  “當我們和醜小鴨正沉醉在他變成天鵝後的喜悅中,當我們發出“這真是一隻美麗的天鵝呀!”這樣嘖嘖的讚歎聲時,有誰會想到他曾經受過的苦難,他曾經受到的屈辱,是那樣的令人心碎。讓我們再回到故事中,看看他都受到了哪些苦難和屈辱。”當我引出這樣的話語之後,孩子們一下子就進入到情境之中。然後投入地閱讀起來。醜小鴨受欺辱的部分,也是本課最精彩的部分。我放在了第二課時學習,這一部分的學習,我們基本上是在讀中悟,在悟中讀,讀與悟有機地結合。孩子們被故事情節感動著,被醜小鴨的命運牽著心,我被孩子們感動著,這節課處處有情,處處生情。我想這就是童話故事的魅力,這就是安徒生的魅力。

  四、由醜小鴨——安徒生

  故事講到這兒,課上到這兒 ,也許可以結束了。我話鋒一轉,說:“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寫出如此感人故事的作者——童話之父安徒生吧,其實醜小鴨的命運就是他的命運,就是他真實的寫照.”於是我向學生介紹了安徒生的生平,並把他真實的故事和醜小鴨相對照,讓學生感悟的更深。也由衷地從心底裡讚歎這位童話之父,以此激起學生們閱讀的興趣。最後我又說; “ 安徒生的童話故事還有很多,課後我們再去閱讀他的其他作品,看看還有哪些故事更精彩更感人。”

  學到這兒,也該結束了,我之所以很用心地設計此課,很用心地反思此課,是因為我覺得我們的孩子太需要被感動,我們的孩子太需要閱讀,太需要悅讀了。

  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愛上閱讀 ,讓悅讀成為一種習慣吧!。

  《醜小鴨》教學反思篇2

  一、以讀為本,把握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

  “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它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題活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牢牢把握住讓“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讀”這條主線組織教學,給予學生讀的時間和空間,並藉助一定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和空間。例: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從讀得正確到讀出一定的語感;再讀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喜歡的內容進行朗讀,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大意。課堂上我還注意照顧到大多數學生,並藉助外在的輔助手段,烘托氣氛,讓學生在情境中朗讀,每次讀後注意朗讀評議,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讀”使學生和文字之間展開了較有深度和廣度的對話,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二、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每個孩子是一個鮮活的個體,他們內心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充滿著想象和童趣。課堂上,我多處讓學生髮揮想象,並給機會讓學生創編並表演課本劇,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課文中盡情地遨遊,讓學生自由充分的表達,做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這種讓學生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就是要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生活經驗,在和諧自主的課堂氛圍中,培養學生對自己身邊的事物的獨特感受,讓他們用稚嫩純真的童心自由地去體驗自然,體驗生活,將愛心和傳統美德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習活動中。

  《醜小鴨》教學反思篇3

  本文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學生對這篇童話很感興趣,引發了他們很多方面的思考。在教學中,學生的發言,遠遠超出了我預想的範圍。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應對教學中的“變”。

  一、 教學設計因學生的提問而“變”。

  在教學《醜小鴨》這課時,我是用課前看有關醜小鴨故事的方式激趣匯入新課的。故事放到一半時,我對學生說:“我們要上課了,故事只能看到這了,你還想了解醜小鴨的哪些事?”在上課前我也曾設想過學生會提哪些問題,比如醜小鴨以後的命運會如何?後來大家喜歡醜小鴨了嗎?可學生提的問題和我原來設想的完全不同。他們有的說“想知道醜小鴨為什麼這麼醜?”

  有的說“醜小鴨為什麼會變成白天鵝呀?”有的說“醜小鴨會找到他的天鵝媽媽嗎?”還有的說“天鵝蛋為什麼會跑到鴨媽媽那?”顯然,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就是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所在,如果不理會他們的問題,依舊按照老師設計的教學思路走,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也會使提問環節形同虛設,肯定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教學中必須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把學生的問題巧妙的融合到預定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的教學思路是請學生談談通過讀課文,都瞭解了醜小鴨的哪些事,讓學生以讀悟情。

  當學生說到知道醜小鴨長得很醜時,我就適時將問題推出,問:“醜小鴨為什麼這麼醜哇?”學生說他的樣子醜,和別的鴨子不一樣,和鴨子比,他個又大,嘴又扁,羽毛還是灰色的。

  難怪哥哥姐姐欺負他,公雞啄他,連養鴨的小姑娘也討厭他。還有的說,他根本不是隻鴨子,是隻小天鵝。這時我又順勢引出課前的問題“醜小鴨顯然不是隻鴨子,那天鵝蛋為什麼會跑到鴨媽媽那裡?”

  這兩個問題都是學生提出的,所以他們特別感興趣,思維活躍,發言積極。有的同學說,是天鵝媽媽粗心,把蛋下在了鴨窩裡;有的同學說,是鴨媽媽好心幫天鵝媽媽孵蛋;還有的同學說,是因為天鵝媽媽要到南方去過冬,來不及照顧小天鵝了。我肯定了學生的說法,告訴他們,天鵝是一種候鳥,和大雁一樣每到秋天都要到南方過冬,他們都是集體一起活動的,天鵝媽媽必須和隊伍一起走,不能掉隊,也許就這樣留下了這個天鵝蛋。這樣,不但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向學生潛移默化的滲透了個人要服從集體的意識。

  以學生為主體,適時的改變教學思路,也增強了教師自身的駕馭課堂,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個“變”,“變”得有價值。

 >>>下一頁更多精彩“”

 

醜小鴨反思範文
醜小鴨反思總結
相關知識
醜小鴨教學反思
熊和小鹿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隨筆
小班教學反思隨筆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十八課醜小鴨教學設計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範文
幼兒園中小班教學反思
小議教學反思的有效性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放小鳥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