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孩子更加自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心理導讀:許多猶豫、放棄、失敗,都是源於不自信。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心理素質,然而自信也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教育孩子更加自信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育孩子自信的方法

  1、培養耐心

  自信確實需要培養,所謂的“培養”,即是說並非朝夕可達。所以,培養自信的最重要前提就是要具備耐心,如若缺乏耐心就要培養耐心。沒有耐心的話就什麼都做不成,更別提什麼“自信”了。有所成就,就會伴隨著自信的增長。

  2、習得並精通一種技能

  具備學習能力的人通常都很自信,反過來也一樣,真正自信的人通常是因為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所以面對挑戰的時候他們不會怕,不會心虛,因為他們知道“大不了去學麼”。自學能力的基礎是耐心,而習得任何一種技能都會讓人更加懂得耐心的重要,並且同時因為具備耐心與學習能力而更加自信。只要花時間真正精通了一種技能,那麼學會其他一種技能的時候就會變得更輕鬆——這是良性迴圈。

  3、相信積累的力量

  再大的石頭也無法阻擋種子發芽,只因為種子一旦開始發芽,那細胞的分裂儘管速度不快但卻不見天日永不終止。滴水可以穿石的道理誰都懂但又好像誰都不相信——處於起點的人就好像是一粒細胞或者一滴水,但大多數人卻誤以為或者希望自己在起點上就強大鋒利猶如一束鐳射,但這不現實。要通過學習培養耐心,運用耐心去等待長期積累之後可以獲得的難以想象的好處與力量。

  4、瞭解自己的侷限

  沒有人無所不能。就算擁有真正強大學習能力的人也無法做到無所不能——因為時間不夠。有些領域確實必需天分。在自己確實不擅長的地方該自卑就要自卑——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該自卑的時候不自卑,就多了一個心理負擔——並且還是永遠擺脫不掉的負擔,最終,肯定會拖累自信。凡事兒做得好必然容易自信,做得不好就很難自信,但是還沒上陣呢,就揹著一個又一個的包袱,能走多遠?能做多好?

  5、凡事兒都要提前做足功課

  大聲說話也好,穿著正式也罷,最多隻能讓一個人“顯得”自信,而非真正自信。“坐在第一排”可能是因為近視,“快速走路”往往是因為時間觀念不強——這些都與自信沒關係。做任何事情,提前做足了功課,想不自信都難。自信不等於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人最終都會被現實砸爛。中國人說“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西方人說“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某個層面上都是一回事兒:不要理會運氣***該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重要的是專心做好功課。

  6、注意細節

  俗話說,“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當我們關注一樣東西足夠久的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猶如“開了天眼”一般,能夠看到的,看清楚的越來越多。在自己必須做的事情上,一定要保持專注;不僅要專注,還要專注很長時間。只有這樣,才有能力看到更多的細節,才有能力做足功課,才有能力處變不驚。很多時候,所謂“成功”只不過是一箇中間狀態,“更大的成功”才是挑戰。忽視細節的人都並非故意,只是因為功夫未到;功夫未到,“中間狀態”之後就是更大的失敗。

  7、培養從容的態度

  走路慢一點,姿態自然從容;說話慢一點,聲音小一點別人也能聽清楚。但這些都是形式而已,關鍵在於腦子不能慢。動作太快往往只是因為腦子太慢所以想得太少不夠周到。有演講經驗的人都知道,說話太快實際上更可能是因為緊張。越有能力的人越容易從容,因為他們的能力足以使他們掌控局面。從容不是能夠模仿的,是養出來的——靠實力。

  8、關心身邊的人

  誰都需要身邊的人的支援與關心,正如身邊的人也需要他支援、他關心一樣。與很多人相信的相反,朋友太多,不見得一定是好事兒。因為關心一個人支援一個人都是需要花費時間,而每個人不可逾越的終極限制只有一樣東西——時間。小心選擇朋友,因為你將與他們分享你的生命。沒有這樣的態度,就不會有真正的朋友。有那麼三兩個真正朋友的人,都會比較自信。

  9、不要輕易追求完美

  完美總是好的,但並不總是能夠做到。事事追求完美的下場只有一個:標準越來越低。生活著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聖男聖女***剩男剩女***就是這樣煉成的。學會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裡不完美地生存,是一種難得的智慧。深刻理解“不完美才是常態”的人才可能做到“不會無謂地自卑”。憑藉耐心,相信積累,再加上正常的智商,就算做不到最好,也能做到更好,何必過分強求?

  10、儘量獨立,承擔必要的責任

  有位哲人這樣說過:“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與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獨立於這個世界”。這句話包含著深刻的智慧。很多的時候,獨立意味著完整地承擔必要的責任;能夠運用自己的能力承擔必要責任的人必然相對更加自信。一個人不能夠獨立,往往就會淪為他人的負擔,沒有人不討厭負擔,而被討厭的人怎麼可能自信呢?自信的人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

  9本教孩子自信勇敢的繪本

  我喜歡自己

  孩子性格的建立很容易因為一些日常小事情而產生波動,家長千萬不要忽略和小視幼兒成長期中的各種情緒表現。

  本書以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將孩子們對自我的認識,睡覺時的所思所想,上學時的所作所為,愛玩愛樂的天性等細節生動地呈現出來,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表達天性,釋放壓力,健康生活。

  2.我不會害怕

  當孩子們成為其他人欺負的物件,想做的事情被粗暴的禁止,遇到爸媽爭吵.....當他們悲傷,沮喪,害怕,嫉妒時,我們該怎麼辦?這事情很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刻的負面影響。

  這本書告訴每一個成年人,體會正向的情緒,舒緩不良情緒,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我意識,讓孩子們減少壓力,釋放自我,同情他人,樂於傾聽。

  3.怪老頭來了

  據說,怪老頭很可怕,他專門抓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抓過去之後還會把他們狠狠教訓一頓。媽媽責怪男孩說謊,不好好吃飯,不早點睡覺,男孩很生氣,因為媽媽自己都沒有做到這些,他忍不住跟媽媽頂嘴了,等到夜幕降臨時,門外響起了奇怪的聲音,是怪老頭過來了嗎?

  大人該以身作則地用真誠和愛去孕育孩子的安全感,誠實,禮貌和健康規律的生活方式,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必須,兒童需要約束,真如花朵需要陽光雨露。

  4.世界真好

  小老鼠睡不著,看著其他的兄弟姐妹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他偷偷跑出了洞外。在洞外他發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嗡嗡的蜜蜂,飛舞的蝴蝶,明亮的藍天……

  當小老鼠準備回家時,媽媽已經出來尋找她的老鼠寶寶了。媽媽告訴他世界上所有奇妙的東西,為你、為我、為他而存在,是屬於每一個生命的。

  5.我想要愛

  這是一段尋找愛的旅程。

  故事從封面已經開始,小熊孤苦伶仃的眼神讓人愛憐,想要愛而不得的表情讓人同情。而翻開扉頁,又是熱烈的橘黃色和橘紅色搭配,暗示出小熊對愛的熱烈渴望。

  愛,要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斷尋找。就像小熊吉米一樣,他先得到了小土撥鼠奶奶的照顧,感覺到了被愛,才逐步具備了愛的能力,去照顧小兔子,拯救其他的小動物。所以只有擁有被別人愛的經驗,才有愛別人的能力。就生命的本質而言,每個人都是宇宙中的孤獨個體,唯有愛能使個體相互聯結、相互溫暖。

  6.不,不行!

  每一個孩子都曾經在“不,不行”的抗拒中成長,但是,他們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給我們帶來驚喜。

  小熊奧克塔真的只會說“不,不行”嗎?

  不,也許我們只需要再給他一點點時間……

  7.敵人派

  面對兒子的不快,父親並不是簡單的說教,也沒有給孩子支招。而是讓孩子在做敵人派的過程中,宣洩怒氣。並巧妙地告訴兒子敵人派要發揮作用得和敵人友好相處一天。

  你說這個敵人派是不是威力無窮,是消滅敵人最快、最有效的辦法!當然,辦法再好,還得有創意、製作敵人派的智慧父親!

  8.凱能行

  這是一本培養孩子樂觀情緒、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魔法繪本。

  凱擁有他的大灰貓,真值得慶幸。大灰貓及時出現在凱的身邊,用它的讚揚糾正了凱對於自己的判斷。大灰貓真有那麼神奇嗎?

  相比大人們消極的抱怨,它只不過是用一種耐心積極的方式完成了愛和期待的表達,其實就這麼簡單。大灰貓看到了孩子眼裡的世界,它更懂得安撫和鼓勵的巨大推動力。而我們也該慶幸自己擁有一本這樣完美的圖畫書了。

  9.沒有做不到的事

  7歲生日那天,小男孩湯姆收到了一大堆禮物:遙控飛機、機器人、玩具車……這些都是他最鍾愛的玩具。不過,湯姆實在不知道爸爸送給他的網球拍有什麼用,因為他覺得根本沒有人打網球:姐姐不打,媽媽不打,小貓不打,好朋友卡文不打,小狗當然也不會打……

單親媽媽寫給女兒一封信
溺愛型父母的教養方式
相關知識
怎樣教育孩子更加自信
怎樣教育孩子保護自己
怎樣教育孩子走出自私
怎樣教育孩子誠實守信
怎樣教育孩子有禮貌
怎樣教育孩子自立
怎樣教育孩子不亂花錢
父母要怎樣教育孩子
怎樣教育孩子愛吃蔬菜
在家庭中怎樣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