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古詩詞鑑賞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規律的同時,大量古詩詞的背誦積累才是提高古詩詞鑑賞能力的根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幾年來。我校開展了中華傳統文化——古詩詞的專題教學研究活動。古詩詞是我國豐碩的傳統文化遺產,小學生從詩歌中吸取精華、陶冶情操,也是培養其創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作為語文教師,如何通過詩歌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瞭解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接受愛國主義薰陶和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幾年來,通過了相關的講座和課例學習,結合我的古詩教學,簡單談一下我在古詩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一、激趣匯入。我在設計《小兒垂釣》一課教學時,上課一開始我就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喜歡釣魚嗎?你是怎樣釣魚的?”同學們當然積極發言,各自描繪自己釣魚的樣子。一下子,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我趁機問道:“我國唐代著名詩人胡令能看見一個天真的孩子在釣魚,你想知道這個孩子是怎樣釣魚的嗎?” 在得到肯定回答後,我看到時機成熟,於是引出新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次學生學習效果良好,就和開始的感興趣分不開。所以,我認為在進行詩歌教學時,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學習慾望,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順利進行。

  二、自讀自悟,合作交流。在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後,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詩歌教學過程中,我首先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並聯繫上下文查解詞句,把教師的不厭其煩講解變成學生相互間的討論、啟迪和學習。其次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和見解,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補充。然後,我再適時就重點、難點問題集中講解或單獨指導、點撥。在教學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時,我在學生通過自學和集體討論基本掌握詩歌的作者和詩中內容後,重點講解“耘田”、“績麻”、“未解”等難以理解的詞句,使學生充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課題研究 教育論文 日常工作分享受到學習詩歌所帶來的愉悅。

  三、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詩歌的特點是富於節奏美、韻律美和意境美,誦讀起來琅琅上口。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誦讀為本,要求學生在理解基本詞義、句義的基礎上,通過反覆誦讀,反覆吟詠,體會古詩的韻律、意境。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誦讀,如:範讀、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配樂讀、背誦等,從形式各異的閱讀中領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的意境,激發學生感情上的共鳴。為了使學生充分體會詩中的意境,我常讓學生模仿古人搖頭晃腦誦讀古詩,或模仿詩歌當中的人物的動作,使學生彷彿親臨其境,感悟詩意。在教學《小兒垂釣》時,我讓學生配上小兒垂釣的動作、表情等來誦讀,使學生融入詩境,詩歌所表現出的孩子的天真可愛躍然其中。

  四、展開想象,訓練說話。在古詩教學時,我時刻注意把握教材,精心設計並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並抓好說話訓練。課堂上,通過教師的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即興發揮能力。如在教學完《四時田園雜興》進行小結後,我又這樣引導學生:“詩人看到夏天農村大人小孩共同勞動的繁忙場景,便寫下了這麼一首描繪農村勞動的佳句,同學們也根據這繁忙熱鬧的勞動場景說上幾句話吧。”邊說邊給學生出示一幅幅農村勞動的場景圖片,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學生們的爭相發揮,達到了訓練他們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篇二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有著悠久的詩歌傳統,中學語文教材中詩歌的比重較大,因此詩詞鑑賞題也就成了中考語文卷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然而,詩歌是語言的高度凝鍊,沒有足夠的積澱就很難真正理解詩歌的意蘊,而中國古典詩詞的創作年代又離中學生過於遙遠,因此,多數考生都覺得詩詞鑑賞題難度較大,無從下手。下面談談我研修後的幾點心得體會。

  按照詩歌表現內容的不同,古典詩歌大致可以分為山水田園詩、詠物詩、邊塞詩、詠史詩和詠懷詩等五類。

  山水詩的特點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作者筆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他們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或寓情於景。

  詠物詩的特點在於託物言志。古人很喜歡詠物。大自然的玩物,大至山川河流,小則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物件,都可以寄託人的感情。

  邊塞詩是表現軍旅生活的詩作,往往表達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對和平的嚮往、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建功立業的抱負等。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作者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的變化,或感慨歲月倏忽變幻,或諷刺當政者的荒淫無度,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傷今懷古的憂患意識。

  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發而成詩,即為抒懷。

  “詩以言志”,儘管詩歌的內容可以涉及思親,送友、懷鄉、贈人、戰爭、寫景、狀物等多種體裁,但最終都是為了抒發感情。在賞析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把握作品意象特徵。

  古詩意象往往寓繁於簡、寓萬於義,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象,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鑑賞作品時,不僅要著眼於它們所描寫的客觀物象,還應透過它們的外表,看到其中諸如的意蘊和感情,注意主客觀兩方面融合的程度。

  2、體味詩歌情、景、事交融的意境。

  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特色。情景交融的手法有容情入境、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等等。要把握景的形象性,詩歌往往用比喻、誇張、景物烘托、氣氛渲染等藝術手法來體現神韻。

  3、領會詩人表現的情感。

  詩歌往往表達作者寄託的感情,透過所寫的景、物、事,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態度、美好的理想和生活的哲理。要分析感情寄託的問題,就要推敲作品中蘊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即“知人論世”,這樣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真實的情感。同時,還要注意作者的邏輯思維過程。詩人經過對材料的選擇、取捨、概括、最後才構成藝術形象。因此,分析詩中詞句之間的邏輯關係,也能很好的體會到詩人的情感。

  4、留意作者的觀察視點和角度,分析作者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由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生活遭際、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藝術素養和藝術風格,詩人可能從不同角度去反映各種題材,甚至同一題材。因此做題時要仔細體味其思想上、內容上的細微差別。

  抒情的表現手法,可分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前者有直抒胸臆和即事抒懷兩種,後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託物言志等。描寫手法有虛實相生、動靜結合、明暗對比、以小見大、懷古惜今、粗筆勾勒和細部描繪相結合等。具體用什麼寫法,由主題需要決定。

  5、感受修辭手法的藝術效果。

  在古典詩詞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是相當普遍的。一般而言,在整體構思上經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象徵、比興、借代、反問、設問、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鑑賞時要根據它們各自的特徵和功能,理解並領會詩歌。

  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尤其需要注意作品中“典故”的運用。用典,使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在增強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要是不能正確理解其中典故的含義,就會直接影響對整個作品的鑑賞。所以,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個初步的理解,透過典故的本義,進而理解其在詩中所蘊涵的意義。

  總之,古詩詞鑑賞能力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在把握其規律的同時,大量古詩詞的背誦積累才是提高古詩詞鑑賞能力的根本。

  篇三

  最近幾天學習小學古詩詞專題講座,我掌握了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四點重要目標:

  ***一***領略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發愛國熱忱。

  ***二***感受古詩詞中所表現出的高尚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品位,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三***感悟語言優美,豐富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敏感力和鑑賞力。

  ***四***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其中,第四點拓展學生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使我受到了很大觸動: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要以閱讀和記誦為主,要讀出語感、讀出情感、讀出美感。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詩詞的學習,要以閱讀、記誦為主,在在閱讀,記誦中追求精神的愉悅、情感的陶冶,藝術的創造感染與浸潤,在閱讀和記誦中有意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潘校長告訴我們新教師:不能以自己當年的經歷來評判現在學生的好壞!我想這也是我們新教師在今後從教中應該時刻謹記的。

  校長講到新課改,給我們講了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轉變。對教學而言,教師具有怎樣的教學觀念,就會有怎樣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行為。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為自己只是教材知識的闡釋者和傳遞者,學生只能是教材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在這種觀念的支配下,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成了教師表演的過程,教師始終處於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總是配角、聽眾或觀眾。現在,新課改倡導的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過程,更是一種師生相互交流、積極互動的、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不只是學生接受知識的過程,更是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能力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在講教學方法的轉變時主要提到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理論教育即生活,魏書生的六步教學法。傳統的課堂教學,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忽視了方法的介紹,助長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也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培養出來的好學生只不過是些應是高手,他們缺乏創新意識,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新課改關注學生的發展,不只是關注其學業的進步,更注重其人格的培養。

  教師在課堂上制定的教學目標,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水平,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特長,讓每個學生體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悅。

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範文
關於安全的經驗和教訓精選
相關知識
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精選
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範文
關於古詩詞教學經驗總結
語文教師教學經驗總結
大班個人教學經驗總結
小學音樂教學心得體會_小學音樂教學經驗總結
個人教育教學經驗總結
初中數學教學經驗總結
中學英語教師教學經驗總結工作總結5篇
初中數學個人教學經驗總結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