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叛逆的孩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面對孩子的叛逆,面對親子關係的衝突,我們應該怎麼去做才能改變這種狀況?才能幫助孩子順利、愉快的走過這一時期呢?下面小編為你收集了教育叛逆的孩子的方法的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樹立三種觀念

  一、積極進取觀。既然叛逆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就不要害怕,不必驚恐,也不要躲避,而是要學會積極的面對,肯定、接受孩子的叛逆。青春期叛逆是青春期的一大特點,家長們千萬不要把這種心理擴大化,情緒化,青少年在經歷以後,就會自己變得成熟起來。

  二、正確的人才觀。“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家長對待子女的正常心態,然而,許多家長卻不考慮孩子的綜合實力和志趣愛好,盲目的要求孩子去實現的對他們來說很難達到的“高指標”。這種過高的期望的核心就是“考高分,上大學”。當然,還表現在對孩子其他方面的近乎理想化的要求上。這是不現實的,一個人的發展要受很多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如遺產基因、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個體特點等。而家長全然不顧這些,一味要求孩子描準,高分數、高學歷,名牌大學,會使本來已經超負荷學習的孩子不堪重負。我們的家長要認識到科學的人才觀應該是德育、智育、心育、體育各方面協調發展,而不僅僅是考高分,上大學。

  三、科學的育子觀。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發展情況,主要是瞭解孩子各方面素質發展的程序如何,特點是什麼,與同齡孩子相比較,發展的差異在什麼地方,孩子發展水平程度如何。孩子的發展有共性的規律,每個孩子又有各自的特點。我們的教育就是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同時又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我們教育孩子不能按傳統的方法,更不能是按照自己想當然的做法,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她需要我們家長用心去體會,用愛去實踐。

  與早期的孩子相比,青春期的孩子在與父母討論問題時,不再事事順從父母。他們希望父母民主、平等的對待他們,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他們渴望獨立、自由。雖然他們表現的極不成熟,但這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家長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重新確立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

  扮演好四種角色

  一、做孩子的導師,包容孩子的錯誤。孩子上中學後,一下子多了幾門功課,學習壓力驟然加重,孩子無法適應環境,導致成績退步,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亦是暫時的,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他們就會慢慢適應。現在的孩子自尊心、好勝心、個性都很強,原來成績拔尖的學生在新的起點嚐到被“甩”在後面的滋味,往往會發蒙、心理失衡,產生厭學、自卑、叛逆的情緒。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要強的孩子正面臨著壓力和挑戰,及時為他減壓,反而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橫加指責,就會挫傷他的自信心,甚至使其喪失奮起直追的意志。

  家長要理解青少年階段是容易犯錯的時期,要儘量指導孩子少犯錯誤,期望其不犯錯誤,顯然是不現實的。對與孩子所犯的錯誤,家長要從導師的角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給他們更多的寬容,並允許他們張揚個性並按自己的特長和愛好成長起來。

  二、做孩子的朋友,理解孩子的痛苦與歡樂。要想與青春期的孩子搞好關係,,減少以致避免親子衝突,家長必須和孩子平等相待,尊重並信任孩子,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關係,試著成為“夥伴”。因為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理解,他們喜歡在同伴那裡尋找理解和共鳴。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的專制面孔,把自己當作孩子的夥伴,與孩子建立一種“夥伴關係”,當孩子把父母視作一條戰線上的“哥兒們、兄弟”的時候,接受教育接受引導時叛逆心理自然就化解了。作為朋友,還要了解朋友的生活,融入到朋友的圈子中,如果父母思想陳舊,所掌握的知識落後與時代,卻在孩子面前擺出一副”“我走過的路比你走過的橋還多”的架子,孩子是不會接受你的。有人說,要想使你的孩子遠離網路遊戲,家長要成為網路遊戲高手,要想使你的孩子不過早陷於早戀,自己必須尋找、體會早戀的感覺,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有自己先入進去,才能夠才能夠順利匯出來。

  三、做孩子的榜樣,示範給孩子看。著名作家鄭淵潔說過一段話:“閉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這對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是有啟示的。我們家長往往把自己的話當作真理,要孩子必須聽。但實際上大多青春期的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說教。比說教更有力的是身教。身教起到榜樣和示範作用,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說給孩子聽,不要把溫馨的家庭變成說教的課堂,多說不如少說多做,做給孩子看,用自身的榜樣去啟發、引導,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四、做孩子的啦啦隊,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每個人都有渴望得到他人認可、贊同的心理需求。當孩子取得成績時,他內心充滿自豪,充滿信心,這時他們需要有人來分擔他們的快樂,分享他們的成功。這時為人父母者,要找準時機,創設情境,恰當的賞識孩子,做孩子的啦啦隊,為孩子鼓勁,讓孩子找到動力,找到信心,找到被尊重和愛的感覺,從而以更加飽滿的激情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保有過高的期望,總是感覺孩子做的不好,那就會給孩子以失落的感覺,就會自然對父母產生一種抵抗心裡。

  學會五種方法

  一孩子叛逆,家長要先自省。教育孩子的一個原則是,不要只盯著孩子的問題,而是要尋找並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例如抽菸喝酒是最典型的、最常見的叛逆行為,目前的中學生中有近一半的男生抽過煙喝過酒。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做父母的不要急著去責備孩子,甚至強迫孩子改變,因為那常常會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叛逆心,從而更頻繁的抽菸喝酒,相反做父母的應該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影響了孩子,是不是自己給孩子的壓力太大了,是不是自己和孩子缺少交流溝通缺少關愛造成孩子結交不好的朋友了等等,找出原因了,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這些問題。冷靜分析處理孩子產生逆反行為的原因,是解決孩子叛逆、親子衝突的第一步。從改變自己開始去改變孩子。

  二、教育孩子從臺前專向幕後。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的面前,領著孩子走;孩子長大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身後,看著孩子走,只需關鍵的時候扶一把。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習慣在臺前,“指揮”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大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移到幕後,讓孩子上臺主演生活。這個讓位很重要,是讓給了尊重、民主、平等、信任,是給孩子讓出了成長的心理空間、自主的權利、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賦予了孩子責任。如果不這樣讓位,孩子要麼就長不大,要麼就為了自身的需要,用叛逆、對立來表示抗議。

  三、以協商的口吻處理與孩子的衝突。專制性的家長喜歡命令孩子,以自己的意願作為行動的方向。但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懼怕家長的威懾,對這種帶有強制性的命令開始陽奉陰違,或公開反抗。與孩子商量也是對孩子的尊重,如果換成商量的方式用溫和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就可以緩和親子衝突,就會有建設性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你的孩子就不會那麼叛逆了。

  四、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和孩子交流。例如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可以用書信的形式進行交流。書信的寫作可以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可以平心靜氣、思路清晰、條理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不像談話、打電話、視訊語音聊天那樣具有即時性,容易出現表述不準確、分寸不好把握的弊端。書信還便於講道理、舉例子,運用較長的篇幅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可以查詢插入一些名言警句,可以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家長和朋友的身份闡述自己的觀點。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家長一般很氣憤,如果這時直接給孩子語言交流,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冷靜下來,經過思考後用書面的語言去和孩子交流就避免了衝動帶來的不良影響。書信這種方式對於一些不善於言語口頭表達、性格急躁、經常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家長朋友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經過思考、錘鍊的書面文字,情感更容易流露於字裡行間,這樣不但使交流更加融洽,還可以充分運用語言文字的魅力來感染對方。

  五、設計各種溫馨的家庭活動,利用親情來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對立情緒。陪孩子看看足球賽、欣賞演唱會等,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價值,用知心朋友的態度與他們交流感受,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正確的待人接物觀念。

  青春期的叛逆是青少年發展過程中一個正常的現象,只要我們的家長能夠對此有清醒的認識,轉變觀念,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養,採用科學的教育方式、方法,我們的孩子就一定能夠順利讀過這一階段,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如何讓孩子聽父母話
孩子不聽話應該要怎麼做
相關知識
怎麼教育叛逆的孩子
家長應該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
怎麼教育愛哭的孩子
怎麼教育早戀的孩子
怎麼教育貪玩的孩子
怎麼教育青春期孩子
怎麼教記憶差的孩子
作為父母應該要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長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叛逆期女孩教育方法_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