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級致家長的一封信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孩子從小學步入初一年級,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此時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各位家長:

  大家好!懷著新鮮與好奇,您的孩子進入了兵團一中,成為了一名中學生。隨著孩子進入人生旅程新的階段,您的教育任務與方式也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那麼對於初一的學生,家長要抓什麼?

  我認為首先是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美國科學家在對800 名孩子進行了30年的跟蹤調查之後,得出的結論是:成就最大和成就最小的人之間,最明顯的差異並不在於智力水平,而是非智力因素,即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注意等,這些心理品質往往決定著一個人的學習狀況。實踐證明,許多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雖然他們的智商並不高,但是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學習勤奮刻苦,遇到困難能夠努力地去克服它,因此就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績;相反,那些智商很高的學生由於缺乏毅力及不良的習慣,結果很令人失望。

  學習是一種極為艱苦的腦力勞動,沒有頑強的意志是不行的。作為家長,您有很多方法入手去培養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質:

  ⑴幫助孩子樹立理想,堅定信念。高爾基說得很有道理: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只有揚起了理想的風帆,一個人的意志行動的航船才有了力量的源泉。

  ⑵要配合學校明確規定孩子的學習任務,給他們一定的壓力。比如,在單位時間裡要完成一定的作業量,而且要做到正確、工整。

  ⑶可以創設各種困難的情境來加強意志訓練。比如,在學習上,要求當天的作業要當天完成;要求他們獨立完成作業,並做到一題多解;在生活上,要求他們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要按時起床、按時上學等等。要求不必太高,但要堅決做到,絕不含糊。

  ⑷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失敗,多給孩子以鼓勵。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不要一味埋怨、責怪,而應當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鼓起他們的信心和勇氣。

  ***5***培養他們集體的習慣,經營、建設班集體,就像經營自己的家,每一個人在集體中自主學習、自覺成長。用陽光的心態塑造陽光的心靈,構建了一個陽光的集體。

  ***6***培養他們紀律的習慣 , 班級紀律的重要性為了實現班級奮鬥目標,班集體要有一些紀律制度,紀律是形成班級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紀律,談不上班集體,更不用說好的班集體。

  ***7***文明行為習慣 ,言談舉止,表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更能看出一個人的家庭教育背景。

  ***8***勞動的習慣,勞動能培養孩子勤快、主動的工作態度,有利於培養任務意識、責任感和義務感。這不僅有利於孩子做個好學生也有利於今後的成材。

  初一學年的學習情況如何,往往對整個中學階段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要特別抓緊抓好。因此,您:

  ⑴及時瞭解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校的要求。當孩子升入初中以後,作為家長,很有必要了解中學的各種規章制度,瞭解作業的規範化要求、各學科的學習特點、每學期幾次重要考試的安排等等,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指導起來有目標,檢查起來有標準,使少數自覺性差的孩子難以鑽空子。

  ⑵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要求他們提高時間利用率。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時間表,安排好一天的學習、娛樂和休息,在規定的學習時間裡,要求孩子一定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這裡最重要的是家長要經常檢查督促,千萬不可滿足於為孩子提供優越的學習條件。現在住房條件普遍有了改善,不少家長為了不干擾孩子的學習,都給孩子單獨安排了臥室,書桌、檯燈、空調、隨聲聽„„應有盡有,可由於缺少深入的檢查督促,結果孩子在房間裡到底在幹什麼,家長卻心中無數。有的孩子就利用了家長的疏忽,躲在房

  間裡看小說、雜誌,荒廢了學業。

  ⑶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一個初中學生來說,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當前的學習成績,而且能使他們終身受益。作為初一學生的家長,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以下幾方面的習慣:

  ①預習的習慣

  預習,即在聽課前自學新課文,為聽課作好心理上和知識上的準備。做好預習,能夠變消極為積極,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有效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②作業的習慣

  作業練習是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的在於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使知識轉化為能力。因此,除了要求做到態度認真、獨立完成、步驟完整、書寫整潔、符合規範、反覆檢查、認真訂正以外,還要擺好複習與作業的先後順序。經過了解,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是一坐下來拿出作業就做,做錯了再訂正。結果不但費時多、錯誤率高,而且達不到訓練目的。正確的做法是,作業之前,先認真想一想白天老師授課的內容,講了哪些概念和例題,有什麼要注意的問題等等,將所學的知識理出一個頭緒,然後再開始做作業。

  ③朗讀的習慣

  朗讀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朗讀,不但能夠有效地加深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和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作文能力。

  ④一絲不苟的習慣

  作為家長,應當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主要不是檢查作業正確與否,而是檢查孩子的作業是不是認真;是不是整潔。***;有條件的家長,在檢查孩子背書的時候,必須要求孩子做到精確,一字不差;對孩子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一定要要求他們認真加以訂正,而且要他們自己分析錯誤的原因。培養孩子一絲不苟的習慣,要常抓不懈,切不可一曝十寒,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然而,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家長或光靠教師是不夠的,只有二者緊密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促進孩子的成長。因此,要重視家校聯絡,您可以主動、積極地去“校訪”和“師訪”。而且還要積極參加家長會,非不得已不要缺席或請家中其他人代為出席,還可在會後與老師個別交換意見。作為老師,我們誠懇地希望各位家長對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批評和意見。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所以真誠地希望在教育過程中能得到您的響應與配合,來共同營造孩子美好的未來。

  班主任:李卉

  9月5日

  篇二

  各位家長你們好:

  首先,祝賀您的孩子從小學步入初中,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也感謝您對虹橋中學的信任!

  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從小學步入初中,對孩子來說是一次成長上的轉折,他們還沒有完全從那種在玩耍中學習的狀態裡脫離出來,玩心比較強。而且,這個階段是孩子思想與性格成熟的時期,身心能否健康成長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長就要在這個時候經常關注孩子,多溝通,並且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引導孩子儘快投入到緊張有序的學習生活中來。

  在此,希望家長配合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

  一、瞭解初一階段的特點

  初一學生總的特點是“新”。進入新的環境,面臨新的困難:

  1.學習上的困難。小學只有語文、數學兩個主科,副科也不多。進入初一後,學科有語、數、英、政、史、地、生物等考試科目,負擔明顯加重;

  2.學習方法上的困難。進入初中後,學科增多,知識量增大,光靠死記硬背就不足以解決問題了。學生感到不適應,或者出現心理上的不平衡,都是很正常的;

  3.感覺不到學習壓力,突然覺得學習不如想象的那麼緊張了。因為初一離中考有四年之久,所以,入學後我們主要強調打基礎、培養良好的習慣、學會正確的方法,教師不再事無鉅細式的教學,有的學生不能把握重點,因而就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4.部分家長覺得子女已升入中學,可以喘一口氣了,因此放鬆對子女的督促„„

  這種種表現,都將妨礙初一新生進步。

  二、創造良好的家教環境

  1、家庭人際關係的融洽與否,將直接影響到子女心理健康。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已經具有成人感,家長對他們要平等相待,以身作則,家裡的事情儘可能民主管理,對孩子學習和心理多瞭解關心,創造良好家庭氛圍,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服務。

  2、家長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事業和生活要有所追求,要注重學習和閱讀,瞭解心理學的常識,與孩子及時溝通,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

  3、家庭環境要舒適、安靜、整潔,適合孩子學習;家庭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徵,必要時就得作出一些犧牲,在看電視、上網方面有所節制。

  三、加強與學校老師的聯絡

  教育好一個孩子,要靠家長和教師的緊密配合,才會形成最大的合力,促進孩子的成長。因此,家庭和學校之間要建立起一種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援、互相體諒的合作關係。

  作為家長要注意加強同學校老師的聯絡。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始終站在同一個出發點,互相理解,互相支援,共同為我們的孩子打造一個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摒棄那些自私、自利,為了孩子的一切,團結一心,共同發展!

  XXX

  X.X

  篇三

  時光飛逝,轉眼又是一個學期。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我也許有許多做的不周不到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見諒。同時,我也感謝一學期來諸位家長對我工作的理解、支援與幫助!希望我們多聯絡。作為孩子的班主任,我也和您的心情一樣,希望孩子在學校多學一些東西,懂得尊重、孝順父母,養成良好的習慣。希望孩子們成龍成鳳。

  “在自身原有的基礎上,能夠不停的前進、發展,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是我對學生說過不知多少遍的話題。不管是哪個層次的同學,我看重的是他們的進步.儘管他們的起點不同,最後他們的成績不同,但他們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心態與行動是相同的,有了這份積極努力與不懈堅持,相信誰都可以爭當第一的,誰都可以出類拔萃的。是啊,當孩子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他們的發展就會突飛猛進。在所有同學中,老師比較頭疼的基本就是那些在考試中得到良與及格的同學了,他們的成績之所以差,其根源不外乎這麼幾點:1缺乏學習自主性,儘管可能作業按時完成,但學習效率太低、質量太差;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不會聽講,主要表現為聽不進去,聽不懂,不會思考,課堂對他來說形同虛設,幾乎沒有任何作用;3在家庭中,可能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沒有什麼要求,甚至有的家長已經對孩子灰心失意,沒有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去薰陶孩子。天長日久,就形成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巨大的差異。如果這種差異不及時彌補,那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加深,就會與學習的低能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要想教育好一個孩子,老師與家長必須密切配合!從幫助他們克服學習困難做起,儘量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曾經一個家長跟我聊到:“他小學成績挺好的,怎麼到初中就變差了?”我想說,差別就在於學習的習慣!一個人習慣的養成主要在他的初中階段,初一又尤為重要。在小學是老師教我怎樣做,很少有自己的主張和想法,進入中學以後,學習難度加大了,作業量增多了,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也寬裕了。在中學,學生應該有學習的主動性,可以預習老師沒講過的內容,也可以複習老

  師已經講過的知識,所以求知慾強的學生,成績越來越好,或者有明顯進步;而懶惰、怕吃苦的同學,想把成績搞好就難辦了。靠老師補,沒有出色表現,難!因為很多知識要靠學生自己去消化、領悟,最後達到觸類旁通。作為班主任,作為科任教師,我們有義務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但學校教育的形式是群體性的,一個老師至少要負責90多個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學校不可能像父母那樣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教育的物件,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家庭教育始終佔有特殊的優勢地位,其潛在能力是巨大的,有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在同樣的年齡段裡,同時走進同一所學校,在同樣的班級裡學習,授課的時間是相同的,教育的環境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這種分化的原因,並不在於學校教育質量,而在於家庭教育的配合上。為此,我們須在以下幾個方面形成共識。

  1、我們是搭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三個方面對孩子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即學校,家長和社會,在這三個方面中,如果我們能有效地抓住前兩者對學生進行教育,那麼實際上也就抓住了學生教育的主要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家長必須加強與老師的聯絡。有的家長只是在開家長會或老師要求的時候才來學校,對學生在學校的活動幾乎一無所知,對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也不甚瞭解,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不利於對學生的教育,還會使有的學生在老師和家長中間鑽空子,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更主要的還會造成家長和老師的誤會。

  2、我們需要您的理解和尊重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在自己的工作中,同樣難免犯錯誤。鑑於此,我們希望家長在家裡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品評老師,而應該積極樹立老師在孩子眼中的正面形象。如果真的由於我們的工作失誤而對您的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希望家長能正確處理,積極與老師聯絡,而不是在學生面前輕率地對老師進行評價。

  3、我們需要您的支援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也艱鉅的工作,在這三年的生活中,我們希望家長能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最大限度的支援。教育工作錯綜複雜,千頭萬緒,加之我們工作中也可能出現一些失誤,我們希望家長能對這一點有充分的認識,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更希望家長能對我們的工作給予大力的支援。在遇到一些具體問題的時候,也希望家長能以孩子的教育為重,以大局為重。正確處理在教育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件。

  家長和老師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目標是共同的,因此,家長和老師還應該充分信任。在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中,老師實際上是以學生矛盾對立面的身份出現的,因此,老師與學生勢必會產生很多矛盾。家長應該正確認識這種矛盾,當自己的孩子和老師發生矛盾時,家長應在中間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而不能將可能出現的矛盾激化。作為班主任我曾經動搖過,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該嚴格要求您的孩子。因為我知道有家長說我對孩子要求太過苛刻,可一小段時間過去,我們的成績滑坡了。我還是咬著牙,又堅持下來了。所以我真誠希望每一位家長支援我的工作。

  XXX

  X.X
 

致家長一封信模板
初三學生寫給家長的信
相關知識
初一年級致家長的一封信
小學一年級致家長的一封信
四年級致家長的一封信
一年級給家長的一封信
一年級給家長的一封信
初中學校致家長的一封信
初三學生致家長的一封信範文
班級致家長的一封信
初一學生致家長的一封信
小學四年級給家長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