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二語文期末考試是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輔助手段,同學們要準備好語文期末試題的練習。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高二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題

  一.語言知識和運用***第1—15題,每題2分, 16題5分,共35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鬈髮***juǎn*** 黏泥***nián*** 犄角***jī***  冰涼砭骨***biàn***

  B.樹杪***miǎo*** 揄揚***yú***  怯場***què***  按捺不住***nà***

  C.圈養***juàn*** 蹩腳***bié***  靦腆***tián*** 膘肥體壯***biāo***

  D.麇集***qún***  執拗***niù***  咕噥***nong*** 呱呱直叫***guā***

  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騾車從橋邊蹣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著輪幅在幫著推車。卡車嘎嘎地駛上斜坡就開遠了,把一切拋在後面,而農夫們還在齊到腳踝的塵土中躑躅著。

  B.我們的思緒是多麼容易一哄而上,簇擁著一件新鮮事物,像一群螞蟻狂熱地抬一根稻草一樣,抬了一會,又把它扔在那裡……

  C.我年輕的胸膛是如何貪婪地大口大口吸著晴天傍晚潤溼的寒氣的,是如何被獵犬的吠聲激動地不可明狀的。

  D.他們開始報怨他不能夠好好地領導他們走出這片佈滿齷齪和恐怖的泥沼的叢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① 人們關於全球氣候危機的諸多_____,正一步步顯露出來,成為現實。

  ② 幸福的感覺總會被思念的潮水_____,因為思念有時候是苦的。

  ③ 譚盾自感藝無止境,於是他轉而向民間學習,從而_____了音樂創作的新境界。

  A.隱憂 淹沒 開創

  B.隱憂 湮沒 開拓

  C.殷憂 淹沒 開創

  D.殷憂 湮沒 開拓

  4.下列句中加點的熟語和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我國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學語文》排斥在必修課之外,而近年來外國留學生報考HSK***中國漢語水平考試***的人數大幅度上升,真可謂“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B.這樣的錯誤對於整個專案的要求來說是無傷大雅、不足為訓的,決不能只糾纏於細枝末節而忘了根本的目標。

  C.有關部門整頓房地產市場,那些八字還沒有一撇就熱熱鬧鬧售房的開發商,終於嚐到了自己釀的苦酒。

  D.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點,幾乎沒有註釋的舊體詩集子,這樣的書,實在讓人不忍卒讀。

  5.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一帶一路”是中國順應經濟全球化而提出的偉大戰略,中國未來數十年的改革開放都圍繞這一戰略佈局展開。

  B.據法新社布里斯班11月16日電,對於南中國海的島礁領屬爭端問題,奧巴馬始終不認可美國沒有有意遏制中國的崛起,但強調中國應當成為世界舞臺上負責任的大國。

  C.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將直接影響住房、教育、家政等方面,刺激擴大相關領域的投資,並且還能增加就業機會。

  D.在說書這一行,單田芳可謂世家出身,父親母親都是書曲藝人。他將這門藝術發揚光大,不僅成為當代“評書四大家”之一,更創下了“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的聲名。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唔,”他又說:“你知道,我待在那兒照料動物。我是最後一個離開聖卡洛斯的。”

  B.“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小說家不可能把他所欲訴之懷全然寫下,而一個好的結構是一個合適的“容器”,能夠把生活這條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來,讓它在一個有限的空間之內展示其豐富的姿態。

  C.《安東諾夫卡蘋果》的場景描寫,全方位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秋天果園的豐收景象:有色澤,有聲音,有氣味,將我們一下子帶入了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氛圍當中。

  D.墨子的主張和孔子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孟子說“墨子兼愛,是無父也?”

  7.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海明威是美國小說家,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憑《橋邊的老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代表作品還有《永別了,武器》《太陽照樣升起》《喪鐘為誰而鳴》。

  B.《橋邊的老人》關注戰爭中的小人物和弱者,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戰爭毀了他們的家園,使他們流離失所。對戰爭的譴責、對生命價值的珍視、對善良的人性的揭示是這部小說的主旨。

  C.雨果被譽為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最傑出的代表,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和小說家之一。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D.《炮獸》避開了當時眾多社會場面,選取一個特定的場景來寫。作者把環境純化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鬥爭,這裡只有人和炮獸,人與大海的搏鬥。通過這個鬥爭場面來表現人物性格。全文不僅在人物塑造中運用對比照法,幾個場景之間也充滿了抑揚的對比和動靜的結合。

  8.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喬治•桑以多產著稱,一生寫過的信件達2000餘封,   。   ,  ,   。   。除此之外,她與雨果、福樓拜和司湯達通訊也相當頻繁。

  ①“也成了瞭解19世紀曆史不可或缺的存在”

  ②卡尼爾經典文叢出版社編輯的《喬治•桑書信全集》更是多達26冊

  ③她與繆塞的蜜月期,她寫下頭三冊《一個旅行者的信札》,並在隨後若干年裡將這個系列出版到了第十三本

  ④僅2004年伽瑪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喬治桑生活信札就厚達1312頁

  ⑤這些信不只對了解她的生活與作品而言非常重要

  A.⑤①②④③  B.③⑤①④②  C.④②⑤①③  D.③④②⑤①

  9.下列各句加點字意義解釋都正確的一項*** ***

  A.如殺無道,以就***親近***有道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勸導***

  B.使***讓***民以時    則將焉用彼相***扶著盲人走路的人***矣

  C.小子鳴鼓而攻***攻打***之可也    有若對曰:“盍 ***何不*** 徹乎?”

  D.居其所而眾星共***拱,環繞***之 庶***眾多***矣哉!

  10.選出下列各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

  A.鄉原,德之賊也 / 其不善者惡之 B.既來之,則安之 / 孔子下,欲與之言

  C.惡稱人之惡者 / 果哉,末之難矣 D.先王之道,斯為美 /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1.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組是*** ***

  A.於斯二者何先 子將奚先 B. 道之以政 子路行,以告

  C.君子哉若人 甚矣吾衰也 D. 曾是以為孝乎 歲不我與

  12.下列各項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

  A.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B.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

  C.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D.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

  13.加點字的用法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己欲立而立人

  A.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B.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C.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D.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4. 下列各句翻譯正確的一項*** ***

  A.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用道德來訓導百姓,用禮制來整治百姓,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會有很高的品格。***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像高山一樣令人敬仰,像美麗的風景一樣讓人嚮往。***

  C.無乃爾是過與?

  ***這不就是你的過錯嗎?***

  D.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百姓富足了,您怎麼會一個人不富足呢?百姓不富足,您又怎能一個人富足呢?***

  15.下列各項中,對句子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是孔子的啟發式教育原則。孔子主張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啟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

  B.“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孔子的生死觀是以“仁”為最高原則的,他認為比生命更寶貴的就是“仁”,要求人們在生死關頭寧可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

  C.“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以仁來規定禮,仁以禮為基礎,以禮來維護。禮是內在的,仁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任何事情都經過自己的思考,不盲目附和。但小人則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只求與別人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原則。

  16. 下面是我國的“國家節水標誌”,請寫出該標誌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70個字。***5分***

  二.閱讀題

  ***一***閱讀下面的文化經典選段,完成17-18題。***6分***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闞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

  彼國者,亦有砥厲,禮義節奏是也。故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好利多詐而危,權謀傾覆幽險而亡。***《荀子•強國》***

  17.孔子認為治理好一個國家,首先要 ,而荀子認為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 。***2分***

  18.請結合上面的材料分析,從治理國家角度來看,荀子與孔子觀點有無不同之處?***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題。***10分***

  揚州龍興寺十方講院記①

  王安石

  予少時,客遊金陵,浮屠慧禮者②從予遊。予既吏淮南,而慧禮得龍興佛舍,與其徒日講其師之說。嚐出而過焉,庳屋數十椽,上破而旁穿,側出而視後,則榛棘出入,不見垣端。指以語予曰:“吾將除此而宮之。雖然,其成也,不以私吾後,必求時之能行吾道者付之。願記以示後之人,使不得私焉。”當是時,禮方丐食飲以卒日,視其居枵然③。餘特戲曰:“姑成之,吾記無難者。”後四年,來曰:“昔之所欲為,凡百二十楹,賴州人蔣氏之力,既皆成,盍有述焉?”噫!何其能也!

  蓋慧禮者,予知之,其行謹潔,學博而才敏,而又卒之以不私,宜成此不難也。世既言佛能以禍福語傾天下,故其隆向之如此,非徒然也。蓋其學者之材,亦多有以動世耳。今夫衣冠而學者,必曰自孔氏④。孔氏之道易行也,非有苦身窘形,離性禁慾,若彼之難也。而士之行可一鄉、才足一官者常少。而浮屠之寺廟被四海,則彼其所謂材者,寧獨禮耶?以彼之材,由此之道,去至難而就甚易,宜其能也。嗚呼!失之此而彼得焉,其有以也夫⑤!

  注:①選自《王安石散文精選》,本文又題《揚州龍興講院記》。十方,指東南西北等十個方位。講院,僧徒講經說法之處,即寺廟。②浮屠,佛教用語,即和尚。慧禮,和尚法名。③枵然,枵,音xiāo,本指中心空虛的樹根,此指空虛。④孔氏,指孔子。⑤有以也夫,有所作為吧。有,通“為”,也夫,語助詞。

  1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_  *** ******2分***

  A.嚐出而過焉 過:探望

  B.不以私吾後 私:私愛,偏愛。

  C.餘特戲曰 特:特意,故意

  D.而士之行可一鄉 行:品行

  2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_____   *** ******2分***

  A.願記以示後之人 士大夫之族

  B.視其居枵然 其後用兵

  C.學博而才敏 吾嘗終日而思矣

  D.以彼之材 以資政殿大學士行

  21.下列對原文的解說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    *** ******2分***

  A.本文是王安石應邀為自己的朋友——僧人慧禮所興建的揚州龍興寺院所作的一篇記,作於王安石吏淮南之後四年,目的在於宣揚自己“以佛濟儒”的觀點。

  B.文章簡述了慧禮將一座破敗不堪的寺廟改建成一座有百二十間房的大寺院的經過,特地點出慧禮建寺前食飲無物的艱苦境遇,以強調建寺的曲折艱難。

  C.作者在文中感慨佛教興盛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讚頌慧禮是一個“其行謹潔,學博而才敏,而又卒之以不私”的有才有學、品德高潔的佛教信徒。

  D.作者在文中將慧禮與那些儒者作了比較,目的在於說明當時的儒者缺乏像慧禮等僧人那樣甘於艱苦的精神,因此不能真正繼承儒家的精神。

  2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①當是時,禮方丐食飲以卒日,視其居枵然。***2分***

  ②而浮屠之寺廟被四海,則彼其所謂材者,寧獨禮耶?***2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6題。***14分***

  胡安發現了一條繩索

  [祕魯]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發現了一條從天上垂下來的繩索。

  那條長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繩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雲層裡,胡安一邊看著它一邊想身邊沒有人會相信他看到的這一幕。

  “這孩子太孤獨,出現幻覺了。”聽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會這麼說。“應該帶他去看心理醫生!”最後她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於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見他爸爸正坐在門口的那段老樹幹上。“有一條繩子從天上垂下來!”胡安喊道。

  父親沉默地他一眼,好像胡安說的是一種奇怪的無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沒有人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然而他已經習慣了,人們總是把他當成一個小孩子,儘管他都快十歲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騎著自行車到處來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發現的那條繩子非常粗大,我一個人沒法把它運回家。”胡安試著用父親的語言表達,想讓他別再像平時那樣用輕蔑的表情看著自己。

  “請您跟我來一下吧,爸爸,就一會兒。”胡安哀求道。

  但這仍是徒勞,父親不喜歡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歡玩耍本身,於是那孩子決定再次消失,重新向發現那條繩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紋絲不動,風吹拂著,但那條繩索仍定定地懸在那裡,並不是繃緊了,只是靜靜的。胡安它一會兒,又向天上望去,尋找一種解釋,但是同樣一無所獲,這時他想到直到現在他還沒有碰過那條繩索,就決定碰碰看,好證明那是真實的,而不僅僅是一種幻覺,或是海市蜃樓,就像那些在沙漠裡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一下繩索,決定走過去。但因為某種原因,他又想起了摟著繩索渴死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慮了幾秒鐘後,他吸了一口氣,向前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又一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離,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輕輕地碰了一下繩索。“很軟。”他想。

  胡安決定拉一下那條繩索。他用雙手抓住繩索,使勁向下一拉,但是什麼也沒發生,繩索頂住了他的全部力量,於是他決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摟著繩索縱身一跳,就像一個九歲的人猿泰山一樣吊在了繩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個小孩和三顆菜豆的故事,那個小孩在他家院子裡種下了三顆菜豆,最後菜豆長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長到了天上,那孩子順著它爬上去,在頂端發現了一座城堡,裡面滿是財寶。但是真的是菜豆嗎?菜豆不會長成爬蔓植物呀,真是個奇怪的故事……

  胡安學校的作業本上總是寫滿了老師的評語,說他是個非常不專心的孩子,喜歡在課堂上想入非非。現在胡安可給了所有那些老師一個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現了一條懸空的神奇的繩索。“我應該爬上去,我得看看這是什麼。”他這樣想著,開始攀著繩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時候,就害怕得不敢繼續了,但是也沒有勇氣鬆開手,於是就停在了那裡,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的小手很疼,胳膊開始顫抖,他決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後從家裡隨便找個人來,讓他看看這條繩索。但是他剛準備動一下,就感到繩索開始下降。

  突然,從很高的地方傳來一聲: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繩索開始往他身上落,好像終於從固定它的地方鬆開了。

  繩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裡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絕望地挪動著胳膊,這時他感到繩索溼透了……他終於從裡面鑽了出來,一溜煙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聽胡安解釋,他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了,開始下著細雨;一頓懲罰後,他上樓回到自己的房間,透過窗戶看著雨,無法講述自己的奇遇。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決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無法回到發現繩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監視著他,同時全家人都受夠了那場綿綿不絕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是那場雨的罪魁禍首……

  在繩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個湖;隨著時間的流逝,湖帶來了植物,植物引來了動物,大草原變成了一個山谷;七十年後,那個被稱為“拉坎提亞”的山谷裡的湖成了當地河鱒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裡,一些東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裡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個人沒有在垂釣,那是一個老人,他看著沁涼的湖水,似乎在思念著什麼,他好一會兒,我禁不住好奇心驅使,上前問他在找什麼。

  “我的繩索。”他回答道。 ***本文有刪改***

  23.分析文中畫線語句表現了胡安怎樣的心理。***2分***

  24.文中插入一個小孩和三顆菜豆的故事有什麼作用?***2分***

  25.小說末兩段採用第一人稱“我”來敘述,有什麼好處?***4分***

  26.小說中的繩索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可作多元解讀。你如何理解文中繩索的象徵意義?請結合文字加以分析,至少寫出兩種象徵意義。***6分***

  27. 名句默寫***每題1分,共5分***

  ① ,不亦重乎? ,不亦遠乎?

  ②子曰:“何以報德? , 。”

  ③飯疏食,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 。

  ④子謂顏淵曰:“ , ,惟我與爾有是夫!”

  ⑤吾恐季孫之憂, , 。

  三.作文***30分***

  2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①某報為了發掘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新聞,引導讀者以溫暖的視角看待社會,開設了《暖聞》專欄。編輯部收到三則新聞:

  ②一位賣油條的青年多年堅持不用有害的“復炸油”炸油條,給顧客提供新鮮健康的油條,被網友稱讚為最帥的良心“油條哥”。

  ③一位老父親從外地來醫院看望兒子,看到兒子正在坐診,忙得抬不起頭,根本說不上話。老人家等了兩個多小時後,只好掛了個號,和兒子見了一面。

  ④某地舉辦珍品畫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觀賞時不慎跌倒,損壞了一幅珍貴名畫。主辦方認為男孩只有12歲,又不是故意的,因此僅備案而未報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響。

  從以上新聞中選擇一則刊登在《暖聞》專欄上,你認為哪一則更合適?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體現你的思考、權衡與選擇。寫一篇論述類文章。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2***標題自擬。3***不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

  高二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試題答案

  1.答案:D ***A鬈quán, 砭biān;B怯qiè;C腆tiǎn***

  2. 答案:B***A幅-輻 C地-得 明-名 D報-抱***

  3. 答案:A

  4. 答案:C***A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別處來的人才更會辦事;B不足為訓:不能作為標準和準則的;D文不加點:比喻作文一氣呵成,無須修改。***

  5. 答案:C***A順應……的形勢; B不認可美國沒有有意遏制中國的崛起表意不清;D創下聲名搭配不當***

  6. 答案:B***A他又說後用逗號,C豐收景象後用逗號,D是父也問號到下引號外***

  7. 答案:A***憑《老人與海》獲諾獎***

  8. 答案:C***注意橫線處標點符號的提示作用***

  9. 答案:D***A勸-勸勉 B使-役使 C攻-批判,指責***

  10答案:B***A的/他B取獨C的/他D的/它***

  11. 答案:B***狀後,省略***

  12. 答案:B***A道-導 C被-披 D錯-措***

  13. 答案:C***例句使動,C句意動***

  14. 答案:D

  15. 答案:C***孔子以禮來規定仁,禮以仁為基礎,以仁來維護。仁是內在的,禮是外在的,二者緊密結合。***

  16. 答案:構圖要素3分,寓意2分。***供參考,言之成理即可***

  標誌由水滴、手掌和圓構成。圓代表地球,意為節水是保護地球的重要措施。留白為一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JS的變形。寓意為動手節水,保護地球。

  17.正名 隆禮或禮。***每空1分***

  18.有不同之處***1分***。孔子的“正名”是為了“復禮”***“興禮樂”******1分***。荀子在強調“禮”同時,也重視“法”***2分***。荀子認為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推禮治而王是第一位的,但實行以法強國的霸術也是可以的。***2分***

  附譯文:國家也有“磨刀石”,禮義法度就是這種“磨刀石”。所以人的命運取決於上天,國家的命運取決於禮。作為君主,推崇禮義、尊重賢人,就能稱王天下;注重法治、愛護人民,就能稱霸諸侯;喜歡財利、多搞欺詐,就會危險;玩弄權術、坑人害人、陰暗險惡,就會滅亡。

  19.B***動詞,私有,作為個人所有。***

  20.D***D項“以”均為介詞,憑藉;A項“之”,助詞,的/代詞,這些;B項“其”,第三人稱代詞,他的/指示代詞,那;C項“而”,表並列/表修飾***

  21.B***寫艱苦境遇不是“以強調建寺的曲折艱難”,主旨理解錯。***

  22.①當時這個時候,慧禮正靠乞討別人食物來度日,看他的居處空蕩蕩的樣子。***“丐”“卒”各1分***

  ②然而和尚的寺廟遍佈天下,那些他們所謂的有才能的僧人,難道獨獨只有慧禮嗎?***“被”“寧……耶”各1分***

  23.表現了胡安 謹慎膽怯,但又剋制不住好奇的心理。***2分***

  24.進一步表現胡安喜愛幻想的性格;為胡安決定爬上繩索的行為提供動因;使情節具有起伏,搖曳多姿。***每點1分,寫出2點即可。***

  25.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使故事更具有真切感;故意隱藏胡安的心理等敘述內容,留給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寫出一點給2分。***

  26.示例:①象徵與現實世界不同的夢想世界。②象徵與成人世界相對的兒童世界③象徵在現實中逐漸消逝的傳統文化。④象徵人們嚮往的某種奇蹟。***象徵意義每點2分,能聯絡文字作分析每點1分,共6分******

  27.①仁以為己任,死而後已

  ②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③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④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⑤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高二語文下冊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初二下冊語文卷子試題及答案
初一下學期語文月考試卷及答案
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月考試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考試語文閱讀試題及答案
初二地理學業水平模擬試題及答案
中學語文招聘試題及答案
自考大學語文統考試題及答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