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歷史備考策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中考即將來臨,歷史該如何複習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一、立足教材,緊扣考綱和中考指南,吃透考綱

  1.根據考綱和中考指南,劃定考試範圍,找準知識點。

  2.吃透中考指南上的“考試要求”,以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知識。***深度與廣度,難易度***

  二、注重基礎,全面複習

  中考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業水平考試,《考綱》明確規定中考的指導思想之一就是: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歷史知識和歷史發展脈絡的掌握程度,不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婁底市的中考試題有25題是單項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難度大多不高。所謂基礎知識,我認為就是最基本的史實。所以肯定是以考查基礎知識為主,考綱範圍內的基礎知識要全面掌握。

  三、關注熱點,針對性複習

  學習歷史是為了鑑往知來。當今社會重大的時政、社會熱點問題常被用作學業考試命題的背景材料。

  1.要關注與考點相關的重大的時政和社會熱點;

  2.關注與考點相關的週年紀念性的歷史事件。

  大事件我們都會關注,需要提醒一下:千萬不要忽略了週年性事件中的“小”事件。

  四、研究近三年的中考題,找規律,循捷徑

  1.古代史部分,近三年考過的知識點,再考的機會會相應少些,故應側重近三年未考過的知識點。

  2.主幹知識,重點知識,熱點問題,經常考,年年考。

  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年年考,反覆考。如中國史方面:共產黨史、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新中國的成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及改革開放等。世界史方面:美國史、日本史、三次科技革命等。

  五、指導學生答題

  1.不要寫錯別字,寫錯別字立即秒殺。

  尤其是人名、地名。

  2.要克服學生對選擇題中古文材料題、長材料題的恐懼心理。

  選擇題是歷史科分數高低的關鍵。《考綱》的指導思想部分就明確規定:重視運用“新材料、新情境”,所以選擇題材料化、情境化肯定是趨勢,所以一定要學生首先克服對古文材料題、長材料題的恐懼心理 。其實有些題目的材料或情境純粹就是虛擺設,看不懂也不影響答題。

  建議:要多進行幾次選擇題專項訓練

  3.要認真讀題、審題,要善於“摘帽”。

  不管是選擇題,還是材料分析題,不管“新材料或新情境”是否是虛擺設,都應採取“點讀”的形式閱讀題目,然後抓住題目的關鍵字,絕不能一眼掃過就立即作答。

  4.材料分析題的答案組織和表達能力的指導與訓練

  ①儘量用課本原話回答

  ②用詞要準確,語言要簡潔明瞭。

  ③開放型的能力題***如認識、啟示等***,答案一定要緊扣題意,與材料要相關聯。

  注意區別:“綜合上述材料”來回答與 “綜合上述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 來回答。

  總之,我們面對多量而繁雜的歷史學習內容,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把任務分解到每一天、每一節課,循序漸進,穩打穩紮,不能貪多圖快,也不能一曝十寒。教師要做幫助學生學習的貼心人,做中考研究的有心人,做課改的熱心人,這樣,我們的學生一定會茁壯成長,我們的教育一定會讓他們終身受益。

  2017中考歷史備考建議

  一要會看書,中考歷史內容廣泛,涉及世界和中國的古、近、現代歷史,死記硬背那些條條框框,乾巴巴的歷史知識,不如從巨集觀的角度把握,則事半功倍,這裡要求的學生會看書,是融會貫通地看,而不是走馬觀花似地瞧:1.看標題,目的是為了尋找線索,瞭解每一課的結構;2.看標題的提示,尋找課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點;3.看課內和課後思考題,尋找答案或者從課內得到一些啟示,同時還應該做到邊看、邊劃、邊問、邊寫,看內容,劃知識點,找疑問,寫出疑問來,這是對學生複習時的基本要求。

  二要善於歸納。歸納是指將眾多的或零散的歷史知識,按其同類進行梳理,可長可短,並不一定非依賴老師。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善於“自得其法”上面,歸納的好,條理清晰,棄繁就簡,效果自然就不尋常。比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介紹唐文化的這一內容時,有學生製作了下面一個簡表。

  這樣全新的組合,形成了新的知識結構體系,學生能夠全面準確地掌握這一段歷史知識。

  三要理清線索,要求學生在看書時,通過對課本的歸類,理出課本內容的縱橫線索,形成知識網路,這種網路可以是整個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也可分階段地整理知識網路。如世界歷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史中美國霸權政策,關聯很多國家和地區,跨時半個世紀,是重點內容,又是複習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按大事線索,製作下面這樣一個簡單的圖示,就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四要巧答題目。2004年中考題目考到我國對臺政策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決不承諾放棄武力”,可不少同學僅答一句“一國兩制”而失分,所以答題時審清題目很重要,避免粗心大意,過於緊張而顧此失彼,答題要緊扣題目簡明扼要,同時注意規範化、時序化。最後建議在寫歷史小論文時,在行文之前和行文中,應該始終注意:1.觀點明確,論述集中,不泛泛而談;2.聯絡史實,詳略以說明觀點為度;3.文字通順,條理清晰,結構要合乎邏輯。

  2017中考歷史備考方法

  ***一***系統複習,夯實基礎

  為全面迎接2015年中考,打好2015年中考攻堅戰,整個複習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5年2月——4月份月底***:“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編寫體系,以《中考歷史考試標準》規定的考試內容為重點,提綱挈領地複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識,同時對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教材的整體線索有一定的瞭解。

  第二階段***2015年5月份***:專題複習,經歷第一階段的複習,學生掌握了較多的基礎知識,但知識是零碎的,孤立的,沒有從巨集觀上整體把握知識脈絡。因此在複習的第二階段,可將前面所學的知識列成專題歸類總結,比較對照,形成知識網。

  第三階段***2015年6月初至中考前***:綜合複習,將六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中考的具體要求,選擇若干題目進行一系列綜合訓練,目的是將第一階段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進綜合、形成能力。查漏補缺、熱點講解、模擬測試,每一週一次強化訓練,根據多次訓練的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再進行講解、訓練,進一步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二***抓住重點,加強訓練

  六本書的內容很多,在複習時教師首先要全面系統地進行復習,根據《株洲中考歷史考試標準》裡的考查內容及要求,複習這部分內容要強化。教學時要強調,平時的訓練要強化,對學生常犯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

  ***三***注重應試能力的提高

  基礎知識掌握了,能力提高了,還要提高考試、答題的能力。特別是應試的技巧,我們認為學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審題,在平日練習和考試過程中一定要仔細審題,題目問的是什麼要弄明白,然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千萬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對課本內容一定要熟悉,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做選擇題儘量不看書,材料題和問答題一定要看書。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試時間。


蘭陵王的歷史資料
初三英語學習計劃範文
相關知識
2017中考歷史備考策略
2017年高考歷史備考策略
中考歷史備考寶典
中考歷史備考發言稿
中考歷史備考計劃
中考歷史備考資料:文藝復興與新航路的開闢
歷史備考複習最後階段策略
雲南初中歷史備考資料
高中歷史備考複習攻略
文學中有歷史高考閱讀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