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工作個人計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為進一步推動課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進教師發展,提高學校辦學質量,教師如何制定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研修個人計劃,歡迎閱讀。

  研修個人計劃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改為導向,以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宗旨,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學校教育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個性是實行新課改中遇到的問題為研究物件,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為目的,著眼於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專業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學生,聚焦課堂,多向反思,特色發展。完善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機制,加快教師個人的專業成長,提升學校辦學的理念與品位,為每一個師生的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搭建良好的平臺。

  二、基本目標

  在校本研修年中,要突出一箇中心: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二個轉變:轉變教學觀點,轉變教學行為;三個提高: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潛力,提高教師教研潛力,提高教師科研潛力;做到五個結合:理論學習與經驗交流相結合,教研與科研相結合,學習與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點與面相結合。促進教師自我更新、綜合發展與研究潛力的提高,做有信念、有理論,自覺追求,不斷創新的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智慧型、發展型教師,構成豐富多彩的研究型團隊。

  三、具體資料

  1、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包括課程改革理論、多元智慧論、校本教研理論、學校辦學理念、建立學校特色的理念等。

  2、新課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學科的教材及教法,促使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3、課程開發研究。包括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等。

  4、學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訓、共青團工作培訓、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等。

  5、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和應用的培訓和研究。

  6、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訓與研究。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和資訊科技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學生潛力培養為突破口,努力創辦“特色教育”。

  7、定位於課堂教學的活動與研究。課堂教學的活動與研究要充分發揮骨幹群體的引領作用,實施學校領導隨堂聽課制度。發動教師對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有效地促進教學。

  8、充分利用有效空間,展開有主題的學術研討活動。每學期設計兩到三個研討活動的主題。供教師們自由選取參加。讓教師在廣泛的交流中相互學習。

  9、搭建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組織教科研競賽,比賽資料的選取上堅持以貼近教師實際為原則。透過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潛力。

  10、開展“三個層次”的研究,即反思性研究、專題性研究、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一樣的發展。a、反思性研究:研究主體定位於每位教師,最終成果是以論文和案例為標誌。b、專題性小課題研究:研究主體定位於學校中層及骨幹教師。最終成果是專題講座、調研報告。c、課題研究:以學校名義整體規劃講究操作規範性,代表學校的研究水平。

  11、用心倡導建立教師的自我設計、自我更新與自我發展的教師個性化成長機制,每一個老師規劃並設計自我的教育發展之路。學校將對老師成長帶給儘量多的幫忙,並建立起對教師成長過程的管理和階段成果的展示與反思的評價機制。創設新機制促進教師自我更新、綜合發展與研究潛力的提高。

  12、多層次開展活動:

  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師培訓,一次業務競賽,召開一次課改經驗交流會。

  教務處每學期舉辦一次課改專題講座,組織一堂新課程教學觀摩課和一場課改論壇。

  教研組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教研活動,上一堂課改研討課,組織一次教法與學法研討活動。

  課題組每學期上一節研討課、一節彙報課,撰寫一份實驗總結。

  骨幹教師確定一名幫扶物件,上一節特色示範課,承擔一項課題實驗。

  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一本教育理論著作,撰寫一篇教學案例和一篇教學經驗總結或教研論文。

  10、認真組織開展“手拉手幫教幫學”活動,用心探索增加學生鞏固率和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途徑。

  四、保障措施

  1、根據學校研修活動方案制定活動計劃,認真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組織教師制定研修活動計劃及時檢查指導。

  2、模式推動活動深入開展。

  第一個層面即每個教研組中的幾個有經驗的骨幹教師群眾帶教幾個青年教師,互相探討,各取其長;第二個層面是組織骨幹教師、優秀教師擔任校本研修活動的領頭人,組成處室研修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對教科研活動進行具體指導。

  4、建立課堂教學反思三級管理制度。

  每月各組進行一次個人、組內和校內研究課,構成以個人反思為基礎,組內反思為橋樑,校內反思為導向的教學中反思機制,每學期末教師反思日記隨筆集評比機制,促進教師反思潛力的提高和反思意識的加強。

  5、充分利用科研載體,努力營造良好教科研氛圍

  在教科研實踐活動中,創造、完善活動載體。透過“教研組、備課題組活動”、“課題小組活動”,使學校教科研的氛圍日趨濃烈。

  6、拓寬教師的視野,擴大學校對外交流活動

  透過校外聽課交流,參加師群眾備課,鼓勵教師參加各類的學術交流活動等形式,加強校際間的交流。

  7、依據本校實際和特色,多渠道的構建校本培訓模式

  從實際出發,構建以下模式:即課堂教學達標爭優模式、自我反思模式、骨幹示範模式、課題驅動模式、問題研究模式。

  五.活動安排

  1、課堂教學研究:骨幹教師引領課

  2、教師基本功競賽

  3、新課程教師專業潛力的培養與訓練系列

  ⑥教師探究教學潛力的培養與訓練

  ⑦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潛力的培養與訓練

  ⑧教師創設教學潛力的培養與訓練

  ⑨教師創新潛力的培養與訓練

  ⑩教師教學評價潛力的培養與訓練

  研修個人計劃篇二

  人生雖有涯,學習無止境。在當今資訊豐富的年代,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的背景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專業成長需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困惑,有辛勞,有提高,有收穫,有進步,有喜悅。在自學中求成長,在成長中求昇華。結合我校及本人實際,我將認真學習《〈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綱要〉及解讀》《〈英語新課程標準〉及解讀》《好教師必備的五項新技能》《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實踐智慧的積累與提升》《好教師必學的5項教育新思維》等學科新教材,認真研修以求自我發展,特制定學習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學工作也需要有新的改變。努力改變自我,學習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以適應現代課堂,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和提升師德素養是現代教師的必修課。

  二、理論學習的重點

  好教師具備的技能。用一年時間透過學習《好教師必備的五項新技能》和《好教師必學的5項教育新思維》等掌握科學先進的技能與方法,積累豐富的間接經驗,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專業理論基礎。

  三、研修主題:“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潛力培養的研究”

  本學期的研修重點將立足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在英語閱讀課中指導學生閱讀策略,讓學生嘗試應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使教學生動化,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及合作學習中,領悟閱讀的過程,掌握閱讀的技巧,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從而提高教師的閱讀課教學設計水平,使教學設計真正適合學生髮展的需要。優化閱讀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提高課堂效率,向四十五分鐘要效益,構建科學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實施新課程,進一步推動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下一頁更多精彩“研修個人計劃”

小學教師校本培訓工作計劃
高校教師個人校本研修計劃
相關知識
校本研修工作個人計劃
生物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工作總結
小學英語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總結_英語教師校本研修工作總結
小學英語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總結_英語教師校本研修工作總結
個人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個人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幼兒園校本研修工作總結報告
校本研修教師個人反思總結
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