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工作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我國全面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那麼,關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尊重學生的人格,遵循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根據學生成長過程的需要,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幫助和服務,以達到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促進形成小學生心理健康和個性主動發展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自我、悅納自我、調控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一、培養學生的更方面素質

  1、以師生髮展為本,加強了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爭創了心育工作優秀學校。

  2、基本上做好了課題的結題工作;

  3、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工作,基本上提高了心育工作實效。

  1、創設良好的校園心理環境方面

  為了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得以正常發展,在學校日常工作中,重視了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和寬鬆的心理環境,注重了校容校貌的建設,使學校環境實現了綠化、美化、淨化。完善了心理輔導室,配備部分設施,添置適合學生閱讀的心理書籍,使心理輔導室漂亮、溫馨。使學生能時時刻刻接受著健康的薰陶,學校心理環境和諧、真誠、奮進,孕育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圍。

  2、 開展有實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方面

  針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需要,全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讓根據各班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了學習內容,培養了良好的心理素質。

  3、 心理健康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方面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但是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長單純地重視孩子的勝利需求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4、心理輔導室的工作

  心理諮詢室要真正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矯正性功能,讓更多的學生能走進心理輔導室,安排好值班人員並加強了宣傳的力度。

  5、 學校重視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學校的一項常規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內,並制訂了專項計劃。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注重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

  一個學期也就能結束了我們為了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努力不少,也認識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過程中佔有很大的地位,學校也為此提供了不少方便,給教師和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心理健康問題基本上在少數人上知道了心理上存在的問題。為了學生我們會更加努力做好更方面的心理健康工作遇到問題及時解決。

  波鄉種羊場小學20XX年6月

  篇2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培養的人才必須具備優良的心理品質和完善的人格。自信是一個人成才素質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在提倡“以人為本”的今天,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如何去關愛學生,讓自信紮根於學生的心靈,尤其顯得十分的重要。

  一、主要工作要點: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學科性和實效性,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師一個人的事,是所有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學校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師為主,班主任教師為輔,其他教師為基礎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戰線。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立足實際、創造條件,努力開展好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

  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豐富教師的教學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二、工作措施和成果:

  1、探索多渠道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1***團體輔導

  利用健康課,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班主任結合本班的實際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2***個案教育

  班主任、任課老師、兼專職心理健康老師通過日常行為的觀察和學生的自述,瞭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通過“知心姐姐信箱”幫助個別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問題。

  ***3***指導家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後要歸結於此。因此,學校、家長應該合力重視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途徑,堅持不懈向家長提出各種建議,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4***指導小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重視指導小學生學習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學會放鬆。要使小學生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象、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2***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裡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物件,如心理諮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

  2、具體體現

  ①提高了小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適應能力***特別是一、二年級***,培養他們開朗、合群、樂學、自助的獨立人格。

  ②培養了學生善於與老師,同學交往的能力,不斷正確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③幫助了學生克服孤獨、依賴、由學習和環境的不適所帶來的困惑和交往障礙。對這部分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使學生開朗、熱情、善解人意富有愛心的健康人格。

  篇3

  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引起人們的重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只有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撥的意志、艱苦奮鬥的精神,才能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據“讓每個學生得到更優的發展,為每個學生提供更適用的教育”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通過多種形式及途徑,提高學生的心理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現將我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以理論學習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才剛剛起步,人們尚未充分意識到開展這項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校從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著手,不斷增強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領導班子與研究骨幹抓起,採取理論學習、問題討論、專題講座、工作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逐步引起全體教師對這一課題的重視,逐步統一思想,為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研究和實踐打下思想認識基礎。與此同時,還引導大家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認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大家逐步認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一系列健康的心理品質,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沒有理由忽視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全員培訓為龍頭,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技能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不管採用哪一種模式,落腳點都在教師,所以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要對專兼職心理輔導教師進行重點培訓,而且要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不但要提升全體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水平,而且要增強他們的實踐技能,提高全體教師自身

  的心理素質,因為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物件是全體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敏感、稚嫩、能動、可塑的一顆顆心,沒有一個良好的整體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將得不到保證。可以肯定地說,全員培訓,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命。

  有專家曾經指出,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70%產生於學校。且不論此話是否言過其實,至少說明學校是學生心理問題的發源地之

  一。學生在學校,正面接觸最直接、最多的是學科教師,教師的人格修養、教學行為乃至言談舉止通過學生的感觀直達學生的心靈深處。其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是信心和鼓勵,還是失落和壓力?是情與愛的感化,還是責罰與傷害?一切取決於教師的管理與教育教學過程是否規範科學。因此,在全體教師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高師德修養,規範教育教學行為,決定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失成敗。我們的做法是:首先有針對性地進行師德和教師行為規範培訓,期間還要求教師對照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形象,作自我評價,進行自我“形象”整容。其次,通過教育心理學、青少年兒童心理衛生、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常識的校本培訓,使全體教師掌握基本的學校心理衛生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初步實踐證明,這種教師全員培訓是十分必要的,不但教師自身心理素質提高了,而且改變了許多教師的育人觀。

  在心理健康培訓過程中我們培訓採取的方式主要是:

  1、請進來。請有關教育心理學專家來校作講座,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走出去。沒有學習、沒有借鑑,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坐井觀天,裹足不前,只能導致落後,只有不斷地拓展自己的視野,適時地充電,才能提高自我。學校努力創設條件組織有關人員外出參觀學習,每次學習後都有新的體會和感悟,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師教育實踐能力。

  3.理念引領,經驗推廣。經常召開多種形式的專題討論會,舉辦教師演講比賽、班主任教育小故事演講比賽,觀摩心理活動課等,以點帶面,以新的理念引領學校心理工作的深入開展,不斷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能力。

  三、通過四個結合,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一***集體教育和個別輔導相結合。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樹立面向全體學生,以班級集體教育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全體參與和個別對待相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受到適當的教育,又使個別學生的各種特殊問題得到及時解決。與此同時,我們從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出發,建立了個別輔導模式,以彌補“集體輔導”的不足,為此,學校建立了心理諮詢室,定期開展心理諮詢活動,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限於學校教育這一領域,家庭與社會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特別是家庭教育,它直接與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相關聯。利用家長學校進行心理衛生知識教育,以家庭教育指導為連結,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絡。實踐研究表明,家長能夠配合學校促進子女全面健康成長,成為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形成關心、支援、參與素質教育的良好環境,使學校素質教育得到橫向發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學工作相結合

  學校心理輔導的主要目標,是輔導人員從受輔者的實際出發,協助、引導受輔者去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正確認識環境和認識未來,學習面對困難和挫折,協調人際關係,維護和恢復心理平衡,促進身心健康,增強生活的適應性。其終極目的是使受輔者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為品德和才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並能依據

  自己的特點、環境和機緣,去選擇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社會的人生道路,以便愉悅、有效地屬於自己特有的生活。學校德育工作、教學工作和心理輔導的主要物件都是學生,它們共同服務於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的全面發展,服務於學校教育的總目的。它們的具體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滲透,但又各有側重,不能相互代替。

  ***四***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

  教室是學生逗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校園是學生成長的廣闊天空。每學期初,各班都會在學校德育處的部署下,進行班級文化的建立,讓幽雅、溫馨、健康的教室文化,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心理素質的鍛鍊、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促進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關係的民主、融洽、和諧,讓學生的生命在充滿溫馨的氛圍裡更加燦爛。

  “為讓每個學生得到更優的發展”,我們任重道遠。


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分析報告
六年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案
相關知識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初一第一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範例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範文
中學第二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關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中學下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小學心理健康活動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