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日常如何保健養生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0日

  我們都知道中醫最講究日常要做好養生保健的護理,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中醫日常保健養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日常保健養生法

  按摩小腹部

  每晚臨睡前,將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順時針按揉36次,再逆時針按揉36次。有理氣、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捶背

  捶背時,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臥。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鐘60至100下為宜,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鐘為限。

  勤於梳頭法

  頭為精明之府,人體之重要12經脈和40多處大***位,以及十多個特殊刺激區均會聚於頭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所謂鍼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頭的確是一項積極保養人體精、氣、神的簡便易行的長壽保健對策。

  按壓勞宮穴

  經常按壓手心的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可用兩手拇指互相按壓,也可將兩手頂在桌腳上按勞宮穴,時間自由掌握。

  日嚥唾液三百口

  中醫認為,唾液是人體精華,貯于丹田,再化津還丹,遂成精氣,起到和脾健胃、濡潤孔竅、潤澤四肢五臟、強腎補元、滑利關節、補益腦髓的作用。所以常嚥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按壓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是全身強壯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壓足三裡穴,以感到麻脹為度,經常按壓有益健康。

  中醫養生方法

  1、養肝大法-閉眼睛

  人的神明,都可以從眼神耗出去。古代有一個養生大法:眼睛一閉,就養肝。因為“肝主藏血”,肝主目。比如眼睛乾澀、眼睛迎風流淚,都是肝病,迎風流淚屬於肝的收斂功能不足;眼睛乾澀是肝的精血不足,所以養肝大法就是閉眼睛。

  閉目降氣,食指輕壓眼瞼,微微揉搓到眼珠發熱發脹,便覺得燥怒平息。

  2、轉轉眼球-除眼疾

  雙目同時以遠處某一大型固定物體為目標,由左經上方再至右到下方回到左方,眼動頭不動,旋轉運目10圈。然後再由右經上方至左到下方回到右側,旋轉運目10圈。有清除眼疲勞、提高視力的功效。

  3、踮腳尖-補腎

  中醫專家解釋,從經絡角度看,踮腳尖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這組經絡分佈在大腿內側,上側為足太陰脾經,中間為足厥陰肝經,後方為足少陰腎經。肝腎脾都主升,三個臟腑都有激發中氣的作用,從而達到補腎固本、強精的效果。

  4、搖頭轉頸-健腦提神

  工作間隙做些轉頸、前俯、後仰的頭部運動,或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不僅能解除頸部肌肉疲勞,還能改善大腦血氧供應,健腦提神,治療由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等。

  5、合理飲食-保持活力

  15~25歲需多吃白菜、韭菜、豆芽、瘦肉等豆類食品,使面板紅潤有彈性,尤其是豆類食物,既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優質蛋白質,又能供給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

  6、吃薑棗喝蜂蜜-補氣血

  女人怕衰老,女人衰老的原因一是缺氣,二是寒氣、三是腎虧。每天早上三片生薑、一杯蜂蜜水、三顆紅棗,兩天一瓶酸奶,平時多吃亞足額、血豬血。

  7、梳頭-醒腦開竅

  各式梳子或手指皆可,每日梳數十至百下,具有按摩頭皮,醒腦開竅的功效,對視力、聽力也很有幫助。

  8、叩齒

  齒對齒輕叩,或牙齒空咬,可防止牙齦退化、牙周病等口腔問題;此法還可促進臉頰肌肉活動,使臉頰豐潤,防止雙頰下垂。

  9、拍肩

  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10、握拳

  雙手緊握後放鬆,反覆數回,直立或坐姿時均可進行。

  5種養生方法有益健康

  1、神養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進機體的免疫力,而且有利於身心健康,同時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裡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面板紅潤,面有光澤。所以,應該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

  2、睡養

  保證有充足睡眠及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並做到起居有時、娛樂有度、勞逸結合。要學會科學生活,養成現代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熬夜,不偏食,不吃零食,戒菸限酒,不在月經期或產褥期等特殊生理階段同房等。

  3、動養

  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游泳、跳舞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

  4、食養

  女性日常應適當多吃些富含“造血原料”的優質蛋白質、必需的微量元素***鐵、銅等***、葉酸和維生素b12等營養食物。如動物肝臟、腎臟、血、魚、蝦、蛋類、豆製品、黑木耳、黑芝麻、紅棗、花生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等。

  5、藥養

  貧血者應進補養血藥膳。可用黨蔘15克、紅棗15枚,煎湯代茶飲;也可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水適量煮熟食用;還可食用首烏20克,枸杞20克,粳米6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煮成的仙人粥,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貧血嚴重者可加服硫酸亞鐵片等。


中醫春季養生方法
老中醫如何在生活中養好腸胃
相關知識
中醫日常如何保健養生
中年女性如何保健養生
中年男人如何保健養生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健養生
心絞痛患者日常如何保健
老年人高血壓日常如何保健
男性日常應該如何保健養生
女人日常如何保健肝腎
中年人如何保健養生
青春期女性如何保健養生